□胡月晓
经济下行担忧下,股市在“任性”走强。先前公布的2月货币、信贷增长双超市场预期,于是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再度强化。但笔者认为,货币、信贷反弹事实上只是“虚增”——银行真实放贷意愿并未转向扩张,经济低迷下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依然疲弱,信贷、货币持续增长局面不会出现。
当下学界与官方经济“新常态”的界定,是经济运行在“三期”叠加影响阶段,并且估计这一阶段会持续数年。不过,这也有个过程。2014年10月前,官方对“新常态”的描述仅是“两期”叠加:“结构调整和增速换挡”,11月后才增加了“政策消化”这一新因素。虽然在公开场合从来没说明过需要消化什么政策,但市场几乎一致公认为这指的是2009年以“4万亿”和信贷大投放为代表的大扩张政策。2009年极度扩张的政策带来了政府、企业、家庭的全面杠杆提升,高杠杆导致高利率,高利率带来挤出效应,挤出导致投资下降,投资下降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可见,中国经济突破“新常态”的关键,是处理好债务。“经济退、货币松”的政策决策框架不再适用。
稍稍深入分析一下,官方对“新常态”成因推论的变化,重心在于 “前期政策消化”。
因为2009年的系列扩张政策,直接导致了全社会债务水平的上升;2009年经济扩张带来的全社会负债率跃升,是在地产开发商主动准备“受死”的情况下,全民加杠杆的结果。随后的政策正常化,迅速让全社会的资金利率提升;加上互联网金融兴起,导致表外融资、影子银行等所谓金融创新兴起。在实体领域,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迅速放大,在社会上并没有恢复“实业至上”的气氛,只是“干实业不如放贷”取代了过去的“干实业不如炒房”。
前期货币的速降和大幅回升,仅是受春节因素影响的季节性波动,货币增长在现有水平(M2=12)附近延续的状态并未改变;现有的货币增速也与货币当局公开声明的合意。而前期信贷的持续高增,仅是银行经营中表外转表内趋势持续的结果,说明货币当局规范银行表外业务、整顿影子银行,治理资金脱实向虚等监管行为仍在持续进展中,规范和结构是当前货币当局的主要目标。
当然,前期货币、信贷超市场预期增长的事实也表明,商业银行已改变了持续多时的谨慎态度,大举扩大投放,这与前期央行公开劝告有关;面对经济低迷态势,调控部门加快投资审批的同时,也在道义上劝说银行放贷。另外,降准对银行扩张的效用也开始体现,不过当前货币、信贷的回升,仅是对先前过低增长的修正,M2增长达12%后,在信贷有效需求偏弱的情况下,未来增长将保持平稳。
虽然信贷实际增长状况最终取决于政府政策的引导,但银行经营重心已转向防风险,信贷冲动或不再出现,在维持经济平稳和保证信用风险可控的稳定目标下,信贷平稳增长会是政策现实选择。对商业银行来说,寻求化解理财市场对传统存贷业务冲击,是比信贷扩张更为迫切的经营事务。金融创新的深入,非金融企业和居民货币资金在金融市场间的流动性已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变化,开发新商业模式,化解金融脱媒的冲击,是各家商业银行面对的严峻考验。
货币存量过分充裕,是笔者对我国现阶段货币环境的基本判断,这也是央行坚持“结构调整”、总量稳健的政策基准。因此,未来会进一步出台的降息、降准只是“对冲”性质的操作,而宽松货币格局不会来临。另外,在央行政策多元目标体系中,经济增长容忍度提高,这意味着其他政策优先度上升,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政府努力推动创建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型国际金融组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背后的战略都是提高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塑造一个多元环境,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而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目标优先性,也决定了人民币增长要受到国际环境制约——一个持续过度投放、没有自我纪律约束货币,很难为外界所接受。
(作者系上海证券研究所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