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将加码灵活操作
⊙记者 周鹏峰 实习生 王子霖 ○编辑 剑鸣
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昨日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下称《报告》)认为,虽然我国货币政策在稳健基础上出现了放松迹象,但货币政策取向不会发生变化。预计今年将出现2-3次降准,进一步降息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低通胀和格局分化的“新常态”。各国央行纷纷采取同步的宽松货币政策。我国自去年年底以来做出两次降息一次降准的调整,但今年一季度各项宏观数据表明我国宏观政策的宽松依然还有很大空间。
《报告》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取向需总量和定向调控双管齐下,在稳健的前提下加强灵活性,但货币政策取向不会发生变化。
尽管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在稳健基础上出现了放松迹象,但货币政策的立场和取向不是“刺激”而是“调整”,是基于新常态下的灵活应对操作。今年制订的GDP增速目和预期通胀率与广义货币预期增长目标比较吻合,说明货币政策仍然在总体稳健的框架之内。
在流动性方面,《报告》认为由于美元进入升值通道、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趋势逐步确立,我国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意愿将逐步增强,基础货币将出现较大缺口。在外汇占款减少的情况下,未来或出现2-3次降准以补充流动性缺口。
在宏观数据疲弱、物价持续走低的状况下,进一步的降息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面对36个月负增长的PPI所反映的产能过剩局面未有改观、制造业生产仍然呈收缩状况,以及持续走低的物价水平的局面,进一步降息将直接促使名义利率下降,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
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运行还未完全市场化,缺乏完整的收益率曲线,《报告》认为2015年结构性货币政策仍会延续,与总量政策相互补充。
展望二季度,《报告》认为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速将保持稳定,M2增速将会上升至12.5%左右。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也将总体平稳,但短期资金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然短期承受贬值压力,但长期汇率将保持稳定,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另外,《报告》还对第二季度我国GDP增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出了预测。在我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以及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战略的支撑下,二季度GDP增速或在7.2%左右,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CPI将继续在低水平运行,或上涨1.3%左右,PPI或将下跌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