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斐
曾经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叫暴风影音,有一个残酷的故事叫迅雷看看,有一个惨烈的故事叫快播。当资本市场开始用砸钱的方式为或有或无的互联网故事点赞时,当初的先行者格外落寞。他们在没有人大肆谈创新的时候默默做技术,培养了第一批幸福的宅男宅女,成就了80后文化;他们在用户量成几何倍数增长的时候,还把小广告当作盈利模式,丝毫不考虑资本市场神奇的变现功能;他们在终于接轨资本市场之后,还不得不壮士扼腕,叫人不禁质疑,尚能饭否?果然,概念才是生产力。现今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舌灿莲花的互联网概念股。在词条年代,只知产品的“码农股”注定无出头之日。现今的弄潮儿:多半速成,涉猎甚广,出身难觅,产品模糊,一掷千金,只谈未来,不谈PE。
先知向来被石头砸死,没什么好奇怪。只是这样的例子多了,便让人怀疑,谁说资本市场先知先觉?如果说美国资本市场是风向标,那么扎堆回归的中概股又意味着什么?劣币驱除良币?谁是劣?谁是良?
无论如何,如今的资本真的是蛮着急了,着急到都等不到科技公司IPO了。进入2015年以来,纳斯达克再创新高,然而美股完成IPO的科技公司只有云存储公司Box一家。理论上来说,今年美股市场上掰掰手指就有一大批炙手可热的潜在标的,比如租车服务商Uber、租房网站Airbnb、云服务公司Dropbox、视觉创意平台Pinterest和图片及视频共享网站Snapchat,随便哪一个都是估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巨头。可是他们才不着急上市哩,这些科技新贵正沐浴在第n轮投资的金钱雨中。眼下,不仅是传统的风投在深挖私募市场,就连各类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也越来越多地冲入第X轮融资中。既然不差钱,那么何必要花功夫应对市场脆弱的神经呢?要知道谷歌和Facebook当初上市并非自愿,不过是因为达到了股东人数上限,无奈才行此下策。据统计,2014年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有53家,但重量级玩家屈指可数,大多是行业的二、三线公司。它们不知名,规模较小,却往往搭上了巨头们的概念顺风车,涨幅倒也喜人。比如,去年在美国市场,表现最好的首发新股中包括首日上涨173%的软件公司Zendesk和首日上涨197%的视频广告平台TubeMogul。可是,你此前有在媒体报道中看到他们的名字吗?那些个“头条公司”去哪了?什么时候资本市场的头条才能和科技公司的头条融合呢?
那些在钱堆里打滚的巨头们总归是排在上市日程表上的,只是当他们真的差钱的时候,也许就是概念衰竭的时候,届时资本市场或已经审美疲劳,激情不再。热闹倒成了别人的——相关概念股的相关人士也许早已套现离场,盆满钵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交易所就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无论是在以毫秒为计算单位的高频交易市场,还是在传统的交易模式里,信息不对称才是利润来源的根本。如果说互联网技术对金融的技术颠覆始于抹除信息平等,公开透明,那么有一天我们可能真的不再需要IPO了。
想想还真是蛮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