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上证金融街月谈
  • 4:公司
  • 5:专版
  • 6:市场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路演回放
  • 10:评论
  • 11:专版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两市再度飙涨 机构布防价值成长股
  • 让基金发行再“热”一会儿
  • 先行者的诅咒
  •  
    2015年4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两市再度飙涨 机构布防价值成长股
    让基金发行再“热”一会儿
    先行者的诅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让基金发行再“热”一会儿
    2015-0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近期A股基金的火爆发行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称之为“火热发行”,有人称之为“光速发行”,有人称之为“2007年后难见的牛市图景”,总之热的可以。

      根据媒体报道,近期新基金的密集发行,并未影响到募集数据,相反基金发行势头不断上升。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7日,今年以来共计发行主动型股票基金34只,同比增加47.8%。混合型基金发行更加惊人,今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发行共计达到78只,同比增加178.57%,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而目前已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总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达到1125.48亿元。

      过去几周发行比较火爆的股票基金品种包括: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东方红中国优势,3天内卖出了150亿的规模;华商量化进取灵活配置型基金发行1天规模就超过70亿元;中欧基金旗下的精选基金3天募集了62亿元。此外还有大批股票基金的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的大型基金界限,不断向上拓展。这还没有包括,近期认购火爆但是规模无法统计的港股和新三板的产品。

      于是这样的热闹场面,让亲历过上一轮牛市的各界人士有些担心起来。各种担忧纷至沓来,有对股市短期涨幅的担忧,有对基金建仓规模的担忧,有的人士更直接把现在的图景和2007年末6000点的状况加以比对,认为又一轮“把群众高高套在山顶上”的状况即将到来,呼吁大家谨慎小心。

      从动机来说,这样的提醒都是有益的。港交所的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其最新的文章中,有句总结也与之颇为类似,叫做“机会常在、风险常在”。这是一句金句。

      全世界的资本市场,它的运行都是机遇和风险共生共存,次第显现的,经常地拨拨风险的这根弦,这个提法总体上是没有错的。

      不过如果落到具体市场的判断上,恐怕如今的世道和2007年的疯狂世道还是有所区别。于基金的投资管理而言,风险和难度尚在合理范围之内。

      这中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整体市场的行情演进看,2007年末时的A股市场足足走牛两年有余,股市在当时早已成就了万人空巷、全民话题,且各种非理性状态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当时的监管层积极动员如大银行、大能源集团公司上市,仍然不能让股市步子慢下来些许。各界情绪的发酵程度、金融市场的风险积聚水平,都是当前市场无法比拟的。

      第二、从参与者的深度和广度上看,如今的世道也尚不如当时的牛市最疯狂期。仅以基金募集而言,2007年末的A股市场,股票基金募集过百亿已成为常态,各方不得不层层限购,这个募集热度当然远超现在。另外,各方投资者的关注度,渗透率乃至思维行为,也与目前相异。仅是目前非常高涨的理性声音,也是当时罕见的。

      第三、从投资标的看,目前A股市场是比过去几年的最底部有明显上升,但整体各板块的估值仍并未脱离历史中枢。于大多数基金经理而言,似乎目前的估值结构性高估的判断是主流。大部分管理人,对于在大批投资标的中选择合适的结构性机会,还是颇有信心。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目前市场的热度还是值得谨慎乐观的。

      当然,回头来看,公募股票基金的投资竞争力,并不在于市场时机的判断。而是更多地依赖相对有控制的投资体系、以及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超额收益机会的专业能力。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市场过高还是过低,并不影响公募基金本身运营。从行业机理看,期望全行业在市场最高点谨慎小心、“戛然止步”也是奢求。

      归结起来看,个人认为,在目前市场点位对于股票基金的风险,似乎担心的早了一点。公募基金的专业能力仍有发挥余地。基金规模募集也尚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必过于担心。当然,随着市场热度的增加,在市场更热的未来,逐步提升风险范围的意识,还是有其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