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政策性金融改革还须厘清商业银行角色
  • 超量化肥已构成我国最大面源污染
  • 亚投行开放包容
    全球金融合作赋新意
  • 两家面临退市公司的提醒:
    别误读注册制
  • 主动退市应兼顾
    市场公平与投资者利益
  • 如何把控中国经济的衔接期
  •  
    2015年4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政策性金融改革还须厘清商业银行角色
    超量化肥已构成我国最大面源污染
    亚投行开放包容
    全球金融合作赋新意
    两家面临退市公司的提醒:
    别误读注册制
    主动退市应兼顾
    市场公平与投资者利益
    如何把控中国经济的衔接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把控中国经济的衔接期
    2015-04-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郁慕湛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最新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虽然这个数字符合全年GDP目标7%,但这是创出了六年来新低,前次低点为2009年一季度的6.6%。那时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最烈之时。仅此而言,我们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应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不光GDP处于低位,3月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5.6%,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企业整体生产意愿较弱,主要工业产品中仅钢材和原油增速抬升,有色、水泥、汽车产量增速均下滑,产出缺口继续扩大;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滑至13.5%,3月预算内资金增速虽在提升,反映财政支出力度在加大,但国内贷款增速下滑,表内融资欠佳;3月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至10.3%,均处于低位。

      然而,就在这一连串下行的数字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乐观的数据。比如一季度第二产业增速降幅明显,仅为6.4%,而第三产业增速较高,为7.9%;勾勒出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步态。又比如,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跑赢了GDP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还在继续下滑,但细分一下,主要是汽车零售增速大幅下滑,而与房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和建材零售增速均在回升,餐饮收入增速连续7个月回升,这是在大力度反腐后的上升,当是消费扩大的真实表现。更有意味的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加快孕育,或者说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新产品、新动力正在形成,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渐渐清晰。网上零售额在前几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一季度增长41%。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增长50%以上,快递业务量增长46.8%。

      这么看来,那些对我国当前经济低增长过于忧虑,是很片面的认识。中国经济正在“去泡沫化”,经历刮骨疗毒的痛苦过程,所以,看似较低的增速,却是有质量的增长,而现在经济学界也越来越多地把环境治理纳入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变量。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在此前一天说,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些传统支撑力量逐渐消退的衔接期,目前仍处在合理的可控范围,并没有2008年、2009年国际金融风暴来袭时的那种紧张状态。

      说我国经济仍处于合理的可控范围,最突出的标志,就是5%的失业率处在合理范围。还有,3月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升至24.4%的高水平,3月制造业PMI为50.1%,重回临界点上方,这都反映去年四季度发力的基建开始产生作用了,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未来仍将维持高增速。另外,“互联网+”等新兴概念产业崛起;第三产业已成了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我们现在却没有把握说,中国经济已经筑底。因为,传统经济拉动力均在下降,而新的拉动力孕育还有个过程。在经济动力换挡期,稳增长需要时日。虽然各项稳定经济发展的措施去年10月已经开始实施,落后过剩产能生产速度显著放慢、生产的产品显著减少,但其淘汰速度并不快,其占有的流动性和各项资源并没有多少被盘活;互联网+新兴产业及服务行业也不会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它们的爆发及在我国经济中的重量级地位,多半要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渐形成。所以,谁也无法肯定二季度经济增速就一定会加快。而GDP7%和失业率5%,虽然都是可控的,但也都处在临界位置。7%的GDP就是今年GDP的目标,也就是一季度没有为后三季度留出缓冲余地。目前的失业率也还没有把全部农民工都统计在内。所以,为了不让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衔接期脱节,当前有必要继续强化以往的稳定经济和货币宽松的法宝。然而继续宽松却不能套用老办法,必须有新的路子。

      根据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按照已经部署的各项经济刺激措施,降息降准都是没有悬念的。然而,传统的全面降准降息,也可能会延长落后过剩产能的寿命,更加难盘活存量流动性和存量资源,不利于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的爆发。而只有坚持定向调控,才能既有利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又能诱导新兴产业爆发,才能如李总理所说的“骑自行车”把控中国经济, “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