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安
试图通过给民营部门提供新的寻租机会来改善盈利水平,可能的结果是国有部门向民营部门分租。其实,供需错位才是导致内需不足的真正原因,制造业若能对接国内市场供给的产品和需求,民企还会陷在目前的困境中吗?
民营企业何去何从?流行的说法是通过开放垄断部门,让民企参与,既可改善垄断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也能提升民企活力。持这种想法的人坚信,民营经济的困境是政府对国有部门的偏向所致。之所以这样的说法还有挺大的市场,是因为迄今很多人还没从过去三十余年的增长逻辑中摆脱出来,还在用老经验来看待新问题。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发现,通常人们在判断时,总是依赖认知系统中的系统1,凭经验、感觉、情绪来下判断,而不是通过系统2做出理性判断。一种观点的流行,往往是人们普遍依赖系统1的结果。
假如通过系统2来思考,会发现什么不同的结果?历史地看,在几乎所有竞争性领域,改革三十余年可说是民营经济不断成长,国有部门不断退出的过程。制造业崛起是民营部门崛起的同义词。在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与不断改善的市场环境两个前提下,民营部门凭借自身努力成长壮大。但民营并不必然等价于高效率,改革初期价格双轨的租金创造及市场渐进过程中的租金创造,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回顾一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史,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通过寻租获得的。
有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寻租都是权力者和垄断者干的事。持这种说法的人不了解民营企业崛起的历史及当时的特定环境。改革之初,价格普遍行政管制,几乎没有市场。渐进式改革就是让市场一点点放开,让价格一点点放开,这就是双轨制的思路。在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受管制的领域和放开的领域会产生巨大的价格差,而这本质上是租金。有租金就有套利。当时一部分人就是凭借这些套利机会获得了丰厚利润。这个套利过程其实也是寻租的过程。因此,民营部门崛起一开始就离不开政策和政府行为。当然,这个套利过程也是个冒险的过程,也是企业家的利润发现过程。但这个过程和生产性活动有本质的差别,尽管民营部门也从事生产性活动。
当租金随市场化进程逐步耗散后,民营部门才把资源集中在生产领域,通过提升规模来获得竞争力,但此时仍然伴随着寻租。这就是民营资本总是追着政府政策和招商引资之手流动的缘故。由于寻租是更便捷的获利途径,民营部门会在寻找租金上花费更多精力,而生产部门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一旦市场化程度提升,竞争加剧,租金空间缩小,劳动力成本上升,民营部门的边际利润率逐步下降,便陷入了低盈利的困境。尤其当民营部门在所在领域的发展已到了一定边界,以现有能力和技术很难再拓展其边界时,这种低盈利困局就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民营部门的提升。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紧箍咒?流行思路是开放垄断部门。我不反对这个做法,只想提醒一句,这无助于改变现状,本质上还是寻租思路。也就是说,试图通过给民营部门提供新的寻租机会,来改善盈利水平,可能的结果是原先国有部门向进入的民营部门分租而已,对经济会有整体提升吗?对垄断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会有整体提升吗?迄今国外的私有化经验都没有提供完全令人信服的支持证据。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后专门讨论。今天想说的是,我们能否摒弃过去的寻租思路,转而从现有的生产性活动维度出发,寻找改善盈利的机会?答案是肯定的。依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一个企业来说,要么在给定产出的前提下,通过节约成本来获得盈利。这是过去三十多年民营部门的普遍做法。但还有另外一个视角,就是给定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产出来获利。这个视角只有少数民营企业能做到。
如何提高产出?并非生产越多越好。从产出端来看,需要认清几个基本事实,才能给出正确的看法。首先,对现有的民营部门来说,就现有的生产性活动,似已到了一个边界。证据是很多民企在所在行业已成龙头企业,对行业发展已具有很大影响力,但边际利润则变得越来越微薄。其次,现有生产性活动受到制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08年之后的海外需求下降所致。在海外需求复苏之前,民营部门是否有提升空间?还是有的:我国的内需很强,只不过没有被激活。家电下乡等举措只短期激活了一部分,没有真正激活家庭的内在需求。原因是制造业针对国内市场供给的产品和需求没有对接。所以,是供需错位导致了看似内需不足的窘境。
只要看看有这么多国人去海外购买大量消费品就清楚了。这些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品很多都是我国生产的。为什么他们不在家门口购买这些消费品?是虚荣心?当然不是。是因为买不到。流行的看法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水平比我们高。试想,如果这种看法成立,我国怎么能成为世界工厂?能向全球提供高品质产品?显然,形成这样的供需错位,是因为本土制造业对本土市场采取了歧视政策。因为按过去三十余年的成长逻辑,本土企业主观上认为本土消费者更看重价格低廉,对品质可以将就。他们恰恰忽略了,随着家庭财富的积累,国人对消费品的品质需求会快于对价格的需求,对消费品质量诉求会越来越高。要是民营企业能认真对待这些基本事实,按美标欧标的要求生产本土消费品,他们还会陷在目前的困境中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