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5:特别报道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特别报道
  • A3:私募
  • A4:私募
  • A5:私募
  • A6:私募
  • A7:私募
  • A8:私募
  • A9:私募
  • A10:基金·投资
  • A11:基金·焦点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视点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人物
  • 23只新股冻结资金3.2万亿
  • 央行再度降息
    引导利率下行
  • 汇付天下
    打造超级金融账户体系
  • 卡梅伦留驻唐宁街
    经济亮点立大功
  • 南方中国梦:布局“中国梦”,重仓大牛股
  • 新城控股拟换股吸收合并新城B
  • 4月CPI继续漫步“1%时代”
  •  
    2015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23只新股冻结资金3.2万亿
    央行再度降息
    引导利率下行
    汇付天下
    打造超级金融账户体系
    卡梅伦留驻唐宁街
    经济亮点立大功
    南方中国梦:布局“中国梦”,重仓大牛股
    新城控股拟换股吸收合并新城B
    4月CPI继续漫步“1%时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3只新股冻结资金3.2万亿
    2015-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A股震荡导致新股遭哄抢

      3.2万亿的总量超过上轮25只新股2.9万亿的冻结规模,再创去年IPO重启以来的最高水平。本轮23只新股平均网上中签率为0.38%,平均网下中签率为0.12%,其中网下中签率低于0.1%的有7只,占比达三成,这在以往极为罕见。

      ⊙记者 潘圣韬 吴悦萌 ○编辑 于勇

      

      随着股票二级市场进入震荡整固,一级市场“打新”变得更加炙手可热。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上周发行的23只新股冻结资金合计3.2万亿,无论是冻结资金总量还是峰值,均创出了去年IPO重启以来的新高。不过由于实际发行规模偏小,本轮新股网上网下平均中签率较前明显下滑,分析人士也指出,随着未来IPO发行节奏持续加快,“打新”收益率难以继续高企,“打新”也需三思而后行。

      上周三个交易日(5日至7日),两市共有23只新股发行。据本报统计,23只新股网上冻结资金合计2.24万亿,网下冻结资金合计9300亿元,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合计达3.2万亿。这一总量也超过了上轮25只新股2.9万亿的规模,再创去年IPO重启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板块分布看,沪市9只新股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合计1.56万亿,平均单只新股冻结资金1733亿元;深市14只新股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合计1.65万亿元,平均单只新股冻结资金11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轮前23只新股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发行,相互不能套打,因此3.2万亿的冻结资金规模既是总量也是峰值,而此前单批新股的冻结资金峰值均在2万亿左右的水平,此次该数据出现陡升,也可见市场“打新”热情再上一个新台阶。

      实际上,从证券保证金数据的变化上,也可看出当前市场“打新”热情的持续升温。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每逢“打新”周,证券市场银证转账均呈现净转入趋势,且规模持续攀升。今年4月13日至17日当周,银证转账净转入额近8000亿元,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汹涌而入的“打新”资金,自然是为了新股的绝对高收益而来。据中银国际证券统计,2014年6月-2015年4月共发行新股177只,累计募集资金1063.59亿元,其中,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发行的147只新股最新收盘价相较发行价格平均上涨322%,打新收益率可谓惊人。

      不过随着新股发行节奏越来越快以及注册制推出预期越来越强,申购新股超高的收益率或许难以为继。以本轮前23只新股为例,其募集资金总规模相比上批新股下降了三成左右,但“打新”资金不降反升,这直接导致了本轮新股的中签率出现大幅下滑。

      统计显示,本轮23只新股平均网上中签率为0.38%,平均网下中签率为0.12%,两者均处于去年IPO新股以来的较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3只新股中,网下中签率低于0.1%的有7只,占比达到三成,这在以往极为罕见,也可见网下机构竞争的惨烈。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在二级市场遭遇波动之际,“打新”被视作规避风险取得绝对收益的极佳途径,但随着未来新股供应量越来越大,目前的高收益率或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