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专栏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 稻盛和夫给中国企业家的忠告
  • 股票在你眼里
    是什么
  • 从苏宁以互联网再造商业模式说起
  •  
    2015年5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专栏
    布雷顿森林体系蜕变的历史效应
    稻盛和夫给中国企业家的忠告
    股票在你眼里
    是什么
    从苏宁以互联网再造商业模式说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票在你眼里
    是什么
    2015-05-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 胡飞雪

      诗有别趣,股有别理;诗道需要妙悟,股道亦需要妙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下看你。你在网上用软件,有人在里面利用你。当你把股票当成资产来看,就有人把股票当成一种交易博弈工具卖给你。

      1+1等于几?有两个答案,数学家的答案是等于2;社会学家的答案是未必。如有人故意算错或被动了手脚,或被强势力量操控,完全可以等于3,抑或等于N。

      股票是不是一种资产?至少也有两类三个答案。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经济理论家给出的答案是,股票就是一种资产(凭证);现代金融学的答案是,股票是种虚拟价值符号观念产品;博弈论、金融投机客、商人、博弈高手则认为,股票是一种工具,在发行市场是融资工具,在交易市场是博弈工具。两类三种答案或者说三种股票观大相径庭,值得我们坐下了细细推敲一番。

      股票是一种资产或产品的说法,只求在理论上说得通,却不管市场特性、市场环境,不管人为操控因素,不管在实战、交易中是不是行得通,不管股票能不能给持有者带来正收益;股票是一种工具的说法,不求“政治上正确”,却很实用,能帮助信奉者在投资博弈中战胜对手,取得正收益。

      有高人创意设计了一个双人游戏用以检验一个人或股市参与者懂不懂股票以及股市投资投机、交易博弈。假设有两个人做游戏,游戏规则是,甲做什么动作,乙必须跟着做什么动作,才算做对。如果跟着做不出来,就算失败。甲拿起笔在桌上纸上划几下,乙也拿起笔在桌上纸上划几下;甲挠挠头,乙也挠挠头;甲端起杯子喝一口茶水,乙也端起杯子喝一口茶水。下面该揭开谜底了,甲站起来走到茶盂前把刚才喝的茶水吐了出来,这时乙会做什么动作呢?如果乙也跟着甲把茶水吐了出来,就表明他(她)懂得股票以及股市投资投机、交易博弈;相反,如果乙把茶水咽了下去,就表明他在与对手的对抗较量中输了、亏了、赔了。这个游戏放到股市上,甲的前面的动作,如拿起笔,如挠挠头……就相当于主力连续向上拉升股价(当然也包括在电视上或所谓投研报告里高调推荐某些股票),或者说是营造有利于出货的环境氛围气场,而最后的吐茶水,就相当于出货(出货时还会发布推荐评级报告,上市公司往往也会发布利好消息以配合呼应)。

      华尔街股市有个经典故事。两位交易者买卖一批沙丁鱼罐头,每次买卖,一方都以更高价钱从对手盘买进,这样反复多次,双方都赚到了钱(所谓财富效应)。有一天,其中一位突发奇想,决定打开罐头看看究竟,想了解一下这些沙丁鱼罐头何以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哪知他打开这些沙丁鱼罐头傻了眼,居然是臭的!于是他责怪对方卖假货。对方答:谁让你打开的?这些沙丁鱼罐头是用来交易的,不是用来吃的!这个故事与上述“吐茶水”异曲同工。

      股票是工具媒介,单单股票本身带不来正收益,只有把股票抛给别人对手盘,才能赚到钱实现盈利。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在股市历练多年,前期亏了很多钱,后期赚了很多钱,他对股票投资的领悟至为深刻到位,尝言:“但从私人观点看,所谓最高明的投资,乃是先发制人,智夺群众,把坏东西让给别人。”他还说:“从事职业投资,好像是玩‘叫停’(game of snap)、‘递物’(Old Maid)、‘占位’(Musical chair)等游戏,是一种消遣,谁能不先不后说出‘停’字,谁能在游戏终了以前,把东西递给邻座,谁能在音乐终了时,占到一个座位,谁就是胜利者。”(以上皆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二章《长期预期状态》)凯恩斯的这些话,类同于我们中国人玩的击鼓传花游戏,而A股市场的行情,在许多方面,也正如击鼓传花游戏,庄家主力机构咚咚咚击鼓,众人不停地传花,就看鼓声停止时,花会落在谁手里。

      也许有人会说:那以后我不把股票当成资产了,也把股票视为一种投机博弈工具,不再跟它谈恋爱、动感情,该抛出就坚决抛出,决不迷恋。恭喜你,你能这样想、这样做就对了,有利于成为股市博弈中的赢家。不过,我还要说,你,或者部分人这样想这样做,可以;如果所有的股市交易参与者都这样想这样做,都把股票视为投机博弈工具,都跟着主力吐茶水,随时抛出,那就会出现“合成谬误”,股市就会出现一边倒的踩踏事故,必将“崩溃”,投机博弈游戏必将玩不下去。当然,这只是一种“如果”,股市零和博弈之妙,就在于股票是多数参与者认为的有价值的资产和少数参与者认为的是博弈投机工具之间。所以,不用杞忧股市真会“崩溃”。

      诗有别趣,股有别理;诗道需要妙悟,股道亦需要妙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下看你。你在网上用软件,有人在里面利用你。当你把股票当成资产来看,就有人把股票当成一种交易博弈工具卖给你。有券商经济学家李大霄者曾言:做好人,买好股,得好报。有人说:只有“坏人”才能在股市赚到钱。窃以为,这两种说法虽针锋相对,却势可两立,可兼容互补。

      (作者系投资人,知名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