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
□李 翔
上周后两个交易日,沪深股市爆发了“久违”的巨大调整行情,不论其突发性还是规模,都是最近一年以来新入市的新股民所没有见识过的。在这次大跌之时颇为吸引眼球的,是被市场爆炒的次新股板块,在临近收盘之时纷纷打开涨停,上演跌停潮,这些股票的持有人在一个交易日之中经历了从涨停到跌停两个极端,内心的纠结和郁闷,已不能再简单地用“过山车”来形容了。
而对经历过上证指数2007年从6124下跌周期的老股民而言,这种“体量”的调整倒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历史以让人说不出的巧合,让这次6.5%的上证指数跌幅恰与2007年的“5·30”暴跌惊人一致。而这两次大跌,市场环境大不同,成交量更相差悬殊。在互联网时代,这次暴跌的社会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转眼之间,暴跌的股市成了整个社交网络的“风暴眼”,无数关于股市的段子席卷了微信,微博。
“很受伤”的投资者开始寻找各种可以解释的原因。毫无例外,各种各样似曾相识的理由,换了一个“马甲”就又出现在各种专业的、民间的解读版本中。不管是所谓的汇金减持,还是IPO即将大批量登陆带来的资金“吸金”效应,抑或所谓央行正回购收紧资金面,这些引致大跌的理由在经历过沪深股市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老股民看来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当有媒体甚至把汇金公司的总经理日前的离职也与“5·28”大跌拉上关系时,恐怕更多投资者也只能报以苦笑。
在很多时候,股市短期的起伏跌宕,并没有太多道理好讲,涨多了就会跌,跌多了也就会涨。在半年多指数劲涨600多点之后,出现一波迅猛的杀跌,实在不太需要什么额外的理由。因此,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现在更为重要的是撇开那些牵强附会的解释,多琢磨后续的市场该如何演绎,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历史虽然会惊人相似,但却不会简单重复。笔者认为,这次绝不是“5·30”行情的重演,更不意味着沪深股市牛市会就此终止。沪深股市的牛市之旅还远未结束。对短期以创业板为代表的A股在估值上存在泡沫,想来应该不会有异议。在一些小盘股几百倍的市盈率配上几百亿的市值,靠改个名字就能连拉几个涨停的情形屡见不鲜的时候,还不承认泡沫,无异于掩耳盗铃。但据笔者的分析研判,参考美国当年纳斯达克市场科技网络股最疯狂之时的情形,沪深股市存在的部分泡沫还远未到破灭之时,而且,沪深股市也不会简单重复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市场泡沫的兴起、疯狂、到最后崩溃的老路。笔者做出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前提下,资本市场的泡沫化,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演绎中,泡沫所带来的影响大不相同,此泡沫不同于彼泡沫,尽管最终泡沫是会破裂,但是留下的东西却大不一样。虽然每一个破裂的泡沫后边都留下了投资者的伤痛,然而对社会的影响却大不相同。密西西比泡沫埋下了法国大革命的诱因,北美铁路泡沫为美国西部大开发铺下了最有利的根基。大家耳熟能详的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却让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发展的浪潮之巅。很多科技创新公司在泡沫破灭之后消失了,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也孕育出了几个执全球科技创新能力牛耳的科技类巨擘。换个角度来看,纳斯达克市场泡沫的兴盛与破灭,可以被视为美国科技企业重新引领全球发展的产前阵痛。
当我们寄希望于以“互联网+”来创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市场也需要中国版本的创新性泡沫。是的,我们承认,长期来看,泡沫必然破灭,但这也是我们为了产业转型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充沛的资金流动性流入了这个市场,必然泥沙俱下:市场的风口刮向哪里,鸡犬升天也是常态。但是哪怕十里成一,甚至百里成一,那么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这也许就是决策层针对市场战略化思考和普通投资者仅考虑自身盈利的战术性思维的根本性差异。曾有券商报告喊出了“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口号。虽有些离谱,倒是道出了几分真相。关键是,当有人需要付出代价时,谁会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其次,这次沪深股市大行情的兴起,正是对过去十几年地产拉动经济模式的彻底革命。土地财政、投资拉动,导致中国经济被牢牢绑在了地产这个战车之上。但是,从资产大类来讲,存款搬家的过程刚刚开始,地产回吐的进程也刚刚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一波股市的泡沫,远未到破灭之时。
那么这次股市大行情告一段落的标志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应密切盯紧通胀的压力。只要通胀不失控,央行就会在货币政策上保持异乎寻常的克制,而不会轻易从市场上“抽水”,或许 CPI上升至5%之上时,央行才有可能转换货币政策。还有,如果实体经济彻底复苏,那必然会对流动性充沛的股市资金形成有效分流,缺少流动性的支持,大规模的泡沫也定然难以维系,那也就意味着这轮大行情走到头了。
(作者系英国约克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教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