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广告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万亿置换债券再发
  • 为何发行第二批地方置换债券
  • 大数据安全隐患引担忧 市场需求催生保险创新
  • 证券公司
    协调投资者取款纠纷案例一则
  • 首只保险主题指数分级基金获批
  • 保监会:
    “东方之星”事件保险金额共9252万
  • 百亿级并购重组分级基金今日上市
  • 山东规模企业规范化改制培训班开班
  •  
    2015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万亿置换债券再发
    为何发行第二批地方置换债券
    大数据安全隐患引担忧 市场需求催生保险创新
    证券公司
    协调投资者取款纠纷案例一则
    首只保险主题指数分级基金获批
    保监会:
    “东方之星”事件保险金额共9252万
    百亿级并购重组分级基金今日上市
    山东规模企业规范化改制培训班开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缓解地方偿债压力 万亿置换债券再发
    2015-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玉 ○编辑 枫林

      数据显示,财政部今年安排地方财政赤字6000亿(一般债务5000亿,专项债务1000亿),存量地方债到期1714亿,加上2万亿置换额度,地方债发行量将达到2.77万亿。从规模上看,目前的置换额度可以完全覆盖2013年6月审计结果中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1.86万亿到期债务。

      ⊙记者 张玉 ○编辑 枫林

      

      6月10日,财政部确认,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近日已向各省下达了第二批一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仍为公开发行与定向承销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已有省份进行第二批置换债券发行工作,湖北省第二批置换债券额度为200亿元,新疆第二批置换债券额度为138亿元。

      受访专家均表示:债务置换加速体现政府降低融资成本的急迫性,地方债供给压力能够有效化解。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对第一批债务置换供给吸收能力高于预期,也加强了第二批债务置换的信心。同时,2万亿债务置换或倒逼货币政策放松。地方债置换对利率冲击确实存在,但上行空间有限,每次收益率上升均是上车良机。

      第二批置换债券化解地方政府压力

      数据显示,财政部今年安排地方财政赤字6000亿(一般债务5000亿,专项债务1000亿),存量地方债到期1714亿,加上2万亿置换额度,地方债发行量将达到2.77万亿。从规模上看,目前的置换额度可以完全覆盖2013年6月审计结果中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1.86万亿到期债务。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对记者表示:“考虑到2014年的债务延期、审计结果之后的新增债务以及或有债务的再甄别,2万亿之后可能还有第三批的置换。”

      李奇霖进一步指出:“随着PPP模式的推进不断深化,存量项目的转型有了细化的安排,符合要求的项目成功转型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将得到缓解,债务置换的规模可能会减小,根据之前的债务测算,置换债的规模估计在2.8万亿以内。”

      中债资信公共机构首席分析师霍志辉对记者表示:第二批1万亿地方债置换增加利率债的供给,对于城投公司偿债压力有所缓解。

      李奇霖对记者表示,在40号文放松了在建项目的银行借款之后,此次债务置换中银行贷款的置换优先度会下降,地方政府可能优先置换城投债、信托融资等高成本债务,由于协商难度大,这部分债务大概率采用公开发行的方式置换,进而提高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置换债的比例。

      地方债务存量置换并非增量融资,并不直接消耗流动性,主要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央行层面,地方债纳入质押范围,压低货币端资金成本,从而压低商业银行配置地方债的边际成本。财政层面,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从而为地方债供给提供增量需求。

      2万亿置换债券或倒逼货币政策放松

      从第一批发行结果来看,置换债的发行定价紧贴国债利率。“如果发行规模进一步增加,将会对利率债产生明显的挤压,推升国债收益率,而地方债定价基准参考国债收益率。这势必需要央行进一步的宽松缓冲地方政府债的负面影响。”李奇霖对记者表示。

      同时,李奇霖指出,公开发行的置换债直接占用银行资金头寸,如果这部分比例进一步提升,必然会影响银行对其他融资主体信用投放的能力。此外,如果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冲到3.7%和4.2%,如果考虑资本占用和税收,可能比8折后的5年期贷款更合适,加剧银行惜贷情绪,进而触碰融资成本。这都意味着需要货币政策宽松支持。

      广发固收分析师也表示,货币政策宽松将进一步延续和强化。首先,地方财政受到约束,增量融资将得到高效利用,货币宽松的副作用将明显下降。其次,货币宽松驱动融资成本下降和地方债务置换,将显著降低存量债务风险,并且减少存量成本对新增融资的挤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