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评论
  • 9:研究·宏观
  • 10:研究·市场
  • 11:数据·图表
  • 12:书评
  • 13:路演回放
  • 14:股市行情
  • 15:市场数据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如何趋利避害让杠杆交易成稳市场利器
  •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的市场催化效应
  • 促使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尽早形成
  • 养老金每年在缩水
  • “慢牛”的前提
  •  
    2015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评论
    如何趋利避害让杠杆交易成稳市场利器
    内地香港基金互认的市场催化效应
    促使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尽早形成
    养老金每年在缩水
    “慢牛”的前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促使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尽早形成
    2015-07-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谷牧青

      当前实体经济仍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基于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质量的权衡,银行会理性放款,因此并不具备大规模信贷投放的可能性。金融改革深化将助推银行业加快自我约束与经营转型,信贷投放高效化和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化将成金融业新常态。

      ⊙谷牧青

      

      取消存贷比是我国金融改革大战略中重要的阶段性举措,为银行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改革发展空间。

      存贷比在1995年被正式写入《商业银行法》。在实施初期,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存贷比作为一项简单有效的监管指标对我国银行业资产监管与风险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20年过去了,我国商业银行运营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常通过委托、委贷和同业代付等扩大表外业务来绕过存贷比,增加了监管难度和金融风险。作为表层监管指标,存贷比已难以反映流动性状况,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负债成本加速上行的现实。

      此外,存贷比硬性约束造成银行业逆向选择,引发高息揽储、存款冲时点、资金掮客等乱象,推高融资成本,削弱了存贷利率对银行信贷供求的测度能力。存款量作为反映银行存款市场份额的核心指标,迫使银行周期性突击购买存款,催生大批资金掮客。而披露时点一过,突击性存款稍纵即逝,这样的资金配置扭曲和利率周期性反常波动,放大了金融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竞争加剧,为追求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存款冲刺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使货币供给难以有效测度,不利于货币政策精准操作。就理论而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于25%时,受75%存贷比制约,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能调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而不能有效调节银行贷款,75%硬性存贷比使货币乘数受到刚性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形成梗阻,削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就实际操作而言,存贷比无法就宏观形势相机调整,当流动性匮乏时,货币宽松政策就会与存贷比监管发生冲突,对货币宽松目标形成抑制。

      可见,在存贷比所反映的银行资本状况已名不副实,而针对存贷比的替代性风险监控与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的新环境下,取消“存贷比”,能充分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优化金融传导机制,提高银行的信贷资金裁量权,从而降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取消“存贷比”,还能促进资金加速流入实体经济,激发国民经济微观活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不会引发大规模信贷扩张。

      今天,基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在存款与贷款比例上理应获得更灵活的自主权。长期信贷管制造成利率高居,使利率市场化基本条件难以具备,而贷款管制和债市门槛导致利率传导不畅,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降息亦形成梗阻。放开存款利率,其前提就是解除银行信贷管制。而只有取消存贷比,银行才能获得降低贷款利率的空间,形成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资产合理定价,加快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今后应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打通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界限,破除利率联动的多重阻隔,切实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应注意的是,取消信贷比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资产质量了更高要求,中小银行或将面临更高风险溢价等多重考验。

      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触及存贷比上限则更为多见。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四大行存贷比约为65%,而很多信贷投放较为积极的中小银行则已达75%上限。取消存贷比为中小银行信贷投放释放了更多操作空间。由于中小银行贷款主要投向中小企业、三农和消费领域,这必将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等实体经济发展,最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当然,职能部门也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中小银行政策扶持,逐步提高其吸储和抗风险能力,增大放贷空间,稳步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实体经济仍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信贷市场有效需求萎靡,基于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质量的权衡,银行会理性放款,因此并不具备大规模信贷投放可能性。金融改革深化将助推银行业加快自我约束与经营转型,信贷投放高效化和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化将成为金融业新常态。

      取消存贷比将解除银行业信贷额度和资本金限制,缓解揽储压力,从而使其经营重点转向资产管理和盘活存量等实质性领域,大幅提高资产运作灵活性,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作将趋于良性化和高效化。同时,因存贷比衍生的影子银行等表外融资也会逐步向资产业务转型,融资成本和风险会随之降低。取消信贷比和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能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推动银行业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其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结构分布将具备更强的自主性,传统存贷业务也会逐步被科学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取代。随着银行业经营日益精细化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升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能力会逐步提高,其授信业务、同业业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也将深入发展。

      眼下,我国金融改革已逐步跨入深水区,机遇和风险将会相继涌现,因此相关措施应协同展开。笔者认,为让金融活水更加高效地滋养实体经济,除降准降息外,还需深度优化流动性结构,如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积极开拓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缩短融资链条,降低担保费用,从根本上打通其融资梗阻局面;商业银行也应积极推进大额存单和银行间借贷来支持贷款投放,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创新。随着国际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监管模式变革也指日可待。监管理念将逐步实现由单一规模监管转向资本监管和审慎性风险监管;巴塞尔协议III中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或将成为银行流动性监测重要指标;监管部门为此也该注重实施更灵活的监管制度,引领商业银行向综合性和多元化转变,从而使我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大变革中实现稳健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