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财经新闻
  • 3:市场
  • 4:公司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尽快引导股市回归常态 继续市场化改革
  • 美国银行高管成了歹徒“抢钱工具”
  • 突发事件强化了
    “金融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认识
  • 外论点击
  • 如何疏导千余公司复牌压力
  • 乌法“双峰会”
    开启新模式
  • 我们还需构建抵御市场整体性风险基石
  •  
    2015年7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评论
    尽快引导股市回归常态 继续市场化改革
    美国银行高管成了歹徒“抢钱工具”
    突发事件强化了
    “金融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认识
    外论点击
    如何疏导千余公司复牌压力
    乌法“双峰会”
    开启新模式
    我们还需构建抵御市场整体性风险基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还需构建抵御市场整体性风险基石
    2015-07-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温建宁

      

      毫无疑问,沪深证券市场从上月中旬开始的这场“十年不遇”的巨幅震荡行情,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也将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印痕。这是因为今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已经比肩GDP总量,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最终要靠市场来实现;这更是因为资本市场已融合了技术革命,建设创新型国家完成技术革命,也需要活跃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所以,尽管资本市场这次“飞来横祸”,对毫无防范的投资者伤害不小,好在市场自身的弹性发挥了作用,固然投资资金缩水、严重“伤筋”,但市场的精神内核得以有效保护,资本市场所幸没有“动骨”,这就为资本恢复往日的“元气”提供了可能。

      当然,要促使资本市场回到稳健运行的常态轨道,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现在尤须痛定思痛,重新认识资本市场逻辑,重新定位市场二度重构的发力点。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首先要建立风险防范的多层次机制,提高应对风险的监管能力和水平,遭遇紧急状况,就一定要在“黄金救援时间”“快、准、狠”出手,以防险情进一步快速蔓延。

      客观地说,这次“非常时期”管理层的救市行动比较及时,相应遏制了市场非理性的交易行为,有效地防止了恐慌性情绪的蔓延,初步达到了恢复市场秩序的初级目标,进而维护了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投资者财富保护划定了底线。

      这次联手行动的成功之处,笔者归纳为四点:第一,央行率先看到市场酝酿危机的征兆,“双降”措施延缓了市场下跌的速度,为协调各方祭出救市“重典”争取了时间。第二,证监会发现市场危机爆发的迹象,组建券商出资“平准”基金有的放矢,为增强市场多头力量树立了一面旗帜;第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全方位立体化扩大救市效应,为全社会抵御风险设置了一道屏障;第四,适当放松和放宽了资金条件,减少了强制平仓的市场冲击,较好地保证了流动性,平复了投资者情绪。

      现在,考虑到市场信心恢复较快,但市场功能恢复较慢,整个市场步入常态轨道,还需要坚持提振士气,保持定力毫不松懈。

      比如,治市政策应是市场整体的管控追求,这就需要个强大的顶层协调机构。树立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全局观念,以资本市场为核心重构监管框架。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格局下,为防范“黑天鹅”事件,疏导、化解、甚至干预危机,调整市场保障机制,建立资本市场危机预警机制及应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各大交易所设立大数据监测分析团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数据和信息。

      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发展,依赖于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保护投资者的资产安全是市场治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还需建立公平合理的投资利益分享机制,构建市场整体性的风险抵御基石。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