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反弹式普涨告一段落 分化行情将开启
  • 第三只眼看“养老金入市”
  • 收购浪潮第二季:
    合久必分
  •  
    2015年7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反弹式普涨告一段落 分化行情将开启
    第三只眼看“养老金入市”
    收购浪潮第二季:
    合久必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收购浪潮第二季:
    合久必分
    2015-07-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于斐

      

      互联网新贵面前,迟暮的先驱在这个财报季显得格外落寞。高通在裁员,微软在转型,雅虎已被人遗忘,就连光芒四射的苹果都在花样解读其实并不难看的数据。巨头的黄昏背景下,狂欢的是早已虎视眈眈的华尔街秃鹫。他们曾经忙碌在第一线,为巨人们迅速膨胀的胃口寻觅猎物。如今,他们再次出击,将枪口反转,等待另一场腐食的盛宴。

      发布财报之后,伤痕累累的高通一边着手裁员,一边宣布将会在董事会中增加三名来自Jana公司推荐的董事,同时将会开始评估业务分拆计划。据悉,在高通这一波重组中,背后的激进型股东是美国对冲基金Jana公司。该公司持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通股票,一直在要求高通进行业务分拆。

      裁员,拆分,多么俗套的华尔街套路。

      在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华尔街激进的投资风格正在变得无孔不入。这些呼风唤雨的前巨头们在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几乎面临同样的几个问题:主营业务乏力,市场空间有限,失去了能够左右公司发展的灵魂人物。于是,最擅长不懂装懂,自诩引领趋势的大股东和基金入主了。他们目标明确,计划周全——“拆了卖掉”。

      惠普的案例可谓其中典型。华尔街先是在惠普和康柏的交易中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又通过分拆再干一票。市场不好又怎么了?华尔街一年两季,旱涝保收。而继eBay在投资大亨伊坎的压力下,被迫宣布将分拆PayPal之后,雅虎也逐渐成为被激进对冲基金掌控的公司。机构正在按照自己的计划改造雅虎,在剥离了最有价值的阿里巴巴股权之后,激进股东正在怂恿雅虎变卖剩下的门户资产。日前,猎手伊坎的最新目标是苹果。他情真意切地发表了致苹果公司CEO库克的公开信,如是剖白:如果按照他说的做,苹果股价应达到每股240美元。他表示将其持有的苹果股份由400万股增持至470万股。作为苹果公司的第七大股东,显然,伊坎想要更多的话语权。

      对微软来说,拆分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投行人士建议,微软最好分拆成两家公司,其中一家专注于设备,业务包括Windows、Windows Phone和Xbox,然后让他们努力将数字做得漂亮。另外一家公司就专注于服务,亦即效率应用。这家公司的业务将围绕Office、Azure和微软其他面向消费者的Web服务(Bing、Skype和OneDrive)展开。这些产品不需要依赖Windows,同时需要公司允许它们向所有设备提供最好的服务。

      这种算术题真的能带来多少价值吗?业内玩家一针见血:“拆分上市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具备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成熟业务,非但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既定战略,反而会‘自伤’。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大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可惜的是,在信息过载的世界,如是激进风格正在变成一种力量。在华尔街,这些股东或者说标准制定者一边为转型摇旗呐喊,借以提高公司股价,一边向客户收取大笔服务费用,对外宣扬自己的投资业绩。然而,这样的策略真的有效吗?据研究公司HFR统计,近8年来激进投资者只有3年的成绩好于标准普尔(S&P),其中包括2015年截至目前的小幅领先。据HFR公司统计,如果你在2008年年初投资一家普通的激进投资者的对冲基金,如今在扣除各项费用之后的累计回报为19%,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如果加上分红)为65%。换句话说,激进,然并卵。

      可是,就是这些激进的平庸者,正在越来越多地主宰产业资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