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圆桌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市场底部震荡 机构关注政策受益股
  • 基金“换将”那点事
  • 奢侈品跨界围城
  •  
    2015年8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市场底部震荡 机构关注政策受益股
    基金“换将”那点事
    奢侈品跨界围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换将”那点事
    2015-08-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最近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换将之举再次受到关注,原因当然是业绩。

      相关报道称,这家基金公司的一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离职,导致了相关基金业绩的“大变脸”,从该位基金经理离职算起,过去近3个月,相关基金的净值大幅调整超过30%,在同类410多只基金中排名360多名,并且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93个百分点。而此前的近3年中,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三名。也就是说,基金的业绩几乎从第一梯队下滑到最后一个梯队。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行业里喜剧的故事也有过,比如,2005年,一哥“接棒”的那只大盘基金,当时换帅时,行业里也颇为关注,为前任基金经理“抱屈”者有之,认为给的时间太短,有临阵换将之嫌,兼之一哥社保折戟案例犹在眼前,一时非议纷纷。但事后看,这次换将成就了一个业内的“神话”。

      类似的考验还有不少,结果也差异极大,去年末今年初,上海的两家大型基金更换了投资总监,时间过去,一个团队业绩不错,另一个团队问题就很大。再往前看,基金“一哥”“一姐”的离职也导致了整个行业震动。但换帅后,一哥曾经的团队业绩大幅下滑,而一姐曾经的团队业绩则整体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

      可见,更换基金经理对于基金的运作确实有较大影响,但究竟是好影响还是坏影响,则不是一成之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那么怎么来判断呢?

      以我们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可以参考。

      其一、看离职原因。基金经理的离职通常都有各自的原因,但不同的原因对于该基金未来的业绩是有很大影响。

      比如,一位基金经理是为了实现创业梦想去的,他对于之前工作的公司总体氛围还是比较认可的,公司对他也认可度比较高,那么这样的离职,通常对于基金的业绩延续会比较有利。

      再比如,一位基金经理离职原因是对公司体制或管理感到失望,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了。如果这个公司之前还连续出现过多例类似的离职措施,那么通常意味着这个基金的未来业绩会比较有压力。从几家基金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看,多数情况都更属于后者。

      类似的还有个参考指标是,办理离职的时间。通常,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从提出离职到真正完成离职工作,持续的时间越长,则所管理的基金后续业绩愈发被动。当然,基金法规设定了一个必要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之外,延趸的时间越长,通常表明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环境愈加吃紧,而后续的基金运作压力都会更大。

      当然,这两个参考指标都需要一定的渠道去了解,但通常,这个指标会有一定的指示性。

      其二、看接棒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

      更换基金经理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看接棒者的投资能力,以及消化过渡时期的副作用的水平。这其中,接棒者的从业经历,往往极大地影响了过渡时期的副作用表现。

      在诸多案例中,有一种情况是比较上佳的状况——就是接棒者和离职者有长期合作的经历。如果,两者能有一段不断的合作时间,而且,合作期间业绩比较不错的话,通常,这种情况下业绩过渡会比较顺利。

      打一个比方,如果一个饭店更换了厨师,那么什么情况下菜品品种受影响的程度最小?当然,是这位厨师的“助手”或“徒弟”担纲主理的情况下。如果是外面另外延聘一个,整个饭店的风格维持就难度大多了。

      当然,前提是这位厨师确实把“真才实艺”教给了助手,如果这个厨师的才艺交接比较少,或者这个风格比较难为外人掌握,那么影响也会比较大。文首提及的基金情况,据说就是这个原因。

      其三、还要观察这个基金曾经的投资风格。

      承前所述,基金经理的更换初期,对于基金的业绩影响通常是必然要发声的。但是原有的风格不一,对于基金交接棒的影响也不一。

      从大的风格来说,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影响,会比权益类的小一些(以绝对收益水平而言)。而在权益类基金中,成长型风格的基金的影响,又会比价值型风格的影响来的小一些。这其中,可能和成长型风格年轻人更容易上手有关。

      当然,难度最大的是,是交易型或事件型的基金经理,比如“一哥”这类,主持这种风格的基金经理可遇不可求,通常更换后,接任者极难跟上。遇到这种案例,投资者只能及早做好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