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权重题材齐休整 沪指失守3200点
  • 部分险资从观望转向偏乐观
  • 抑制措施严厉 股指期货“入冬”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银行间市场每日发布
    同业存单曲线和估值数据
  • 金交所:
    有价证券可充抵保证金
  • 机构调研依然聚焦新兴产业
  • 新兴产业股或获公募青睐
  •  
    2015年9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权重题材齐休整 沪指失守3200点
    部分险资从观望转向偏乐观
    抑制措施严厉 股指期货“入冬”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银行间市场每日发布
    同业存单曲线和估值数据
    金交所:
    有价证券可充抵保证金
    机构调研依然聚焦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股或获公募青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部分险资从观望转向偏乐观
    2015-09-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铃 ○编辑 枫林

      

      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向来备受市场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大中型保险机构已从之前的观望转为偏乐观态度,除了从大局出发不会净卖出之外,已有保险机构开始试探性逐步加仓。展望后市,部分保险投资圈人士认为,市场底部的确认和磨合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日,但一些个股确实已经到了“捡便宜”的时候。

      这种情绪的转变,开始逐渐在保险公司内部显现。一家大型保险机构股票投资经理告诉记者,原因是去杠杆的阵痛正在过去,有相当一部分股票自高点回落近60%,甚至破净,进入价值投资区域。

      对于短期指数表现,受访的多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表示,随着熔断机制、养老金入市等长期利好A股政策的持续出台,指数短期有望在政策持续提振下,反弹至3300点至3500点区间。

      不过,上述保险投资经理也普遍认为,市场底部的确认和磨合可能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大盘可能会呈现震荡、阴跌走势,而暴涨暴跌的情况可能会相对减少。“到四季度时,还要根据美国是否加息等因素来具体研判。”

      当然,仍有一部分保险机构认为,还难以判定是否已经探明市场底,故而继续观望中。不过,他们也认同目前“看淡指数、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下半年市场很难再出现“百花齐放”的行情,未来个股分化将会加大,这在绝大多数保险机构之间已经形成共识。

      大中型保险机构普遍看好的是,业绩增长明确、高分红的消费、电力、医疗等行业龙头股,主要都是一些防御型股票以及业绩稳定的成分股,对于这些个股的买入将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在大中型险企看来,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考虑,在经过这波调整之后,这些优质个股今后的每一次下跌,都是买入机会。

      相对而言,中小保险公司则盯上了有地产等资源在手、股权结构分散或股东持股比例接近而无实际控制人的个股。这从国华人寿、前海人寿等保险“黑马”近期频繁举牌上市公司中,便可窥一二。他们抄底起来毫不手软,一些被其举牌过的上市公司也随后走出了逆势行情。

      据保险投资圈资深人士介绍,中小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背后动机通常有几类,一是对部分被严重错杀的优质个股的单纯价值投资,背后并无更深层次的复杂动机;二是长期战略投资,或为未来并表甚至借壳做准备。诚然,一些正步入快速发展期而面临资本金压力的中小保险公司,也的确把多渠道上市融资纳入了议事日程,尤其是背后股东本就善于资本运作的激进型保险机构代表。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市场底部逐步确认,预计保险公司的举牌潮将会达到一波高峰。尤其重点关注以下几类:手上握有大量资源,并能与保险资金进行嫁接,与保险业务存在相关协同性的上市公司;之前已被保险公司买入、但比例低于5%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