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位置服务”的大生意
  •  
    2015年9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科技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科技
    “位置服务”的大生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位置服务”的大生意
    2015-09-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由于传感器和移动追踪技术的扩散,绘制世界地图的成本和难度不断降低。这也使位置服务为更多产业打开想象空间。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商学院和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马尔塔·波布莱特的眼中,这好比“给我一个位置数据,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这些被撬动的产业包括无人驾驶、精准农业以及智慧城市等。

      未来十年,人们有机会看到定位技术所出现的重大进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仅仅是个开始。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谷子

      美国科技杂志计算机世界的作者迈克尔·戈德堡有一次想要去哈佛大学书店买一本蜘蛛侠的漫画,因为人潮拥挤,他进入大学对街的这家商店时,必须小心通行,以免撞到其他顾客。书店里的空间也同样拥挤,消费者从各个方向走进来,这使他完全搞不清楚漫画放在了哪里。

      不过,戈德堡并没有径直走向服务柜台寻求帮助,而是拿出了智能手机,打开了一款手机应用,在一个搜索框里输入了大名鼎鼎的蜘蛛侠彼得·帕克的名字。这时,应用程序为他显示出了商店的地图并突出显示某个货架。果然,在商店的地下室位置,他找到了这位超级英雄的书。

      这个小小的搜索举动,背后是移动技术和零售商IT系统的“联姻”。这是基于位置服务(LBS)的一个简单示例,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和终端用户所熟悉地图相结合的应用程序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

      比如通过室内导航,为消费者提供附近商品的优惠券、精准的路面信号和地形分析保证无人驾驶一路畅通,或者是通过分析每天每个时间段的人口量,来更好地设计城市信号系统,迈向智慧城市。

      位置本身并不十分特别,但当位置与数据分析和增值服务相结合,它或许会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大IT经济增长点。

      当智能设备开始读懂位置

      “一切都和用户有关”。在知名地理信息系统(GIS)供应商ESRI公司每年举行的用户大会上,人们总会听到创始人杰克·丹杰蒙德这样说。“和过去一样,这个会议的目的是希望让人们聚合在一起、搭建网络、建立某些形式的关系、互相学习,创造理解以及类似这样有趣的事情。”数年来,这个大会就像是一个极客精神的家庭团聚。

      2013年,杰克年近七十,依旧保持着某种激情。他在哈佛大学获了城市景观建筑的硕士学位,却创建了从事地理信息研究的ESRI公司。“我至今还能想起创业之初的那间地下室,那时我们只是一家为客户分析地理信息方面的咨询公司。”在一次福布斯的采访中,他回忆道。

      1981年,杰克成功地推出第一个现代商业GIS系统ARC/INFO软件后,他带领ESRI向GIS软件开发公司转型,之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2013年,他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排名第554位。

      他认为,地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平台。而GIS 既可以独立发展出针对各行业的专业解决方案应用,为行业提供数据、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也可以融合到LBS产业链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商业化,自那时起,卫星导航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国金证券认为,它已经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全球第三大IT经济增长点。

      但和最初的样子不同,从单一的GPS系统转变为广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从以导航应用为主到融合消费,这一产业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中迎来新时代。如今,供应商们则从经销商的身份转变成以位置服务为主的服务供应商。

      位置服务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电子地图,智能手机、网页或是平板电脑,它似乎无处不在,用户轻而易举便可以通过它查询交通路线。

      不过,让你的朋友知道你正在来的路上听起来固然不错,但如果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离他们有多近就更好了。定位分享的需求应运而生。

      脸谱网便尝试把这一特征装进它的聊天客户端。简单点击两下,用户就可以分享自己的位置给他人,由此将它转变为一个开放式的地图应用程序。这一转变蕴含的商机无限,它也为聚合餐厅、购物中心等商业信息的聚合提供了可能。

      而这恰恰也是消费者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根据斑马技术公司本月发布的年度全球购物者调查,购物者对无线网络和基于位置的店内服务非常感兴趣。其中超过一半的购物者对移动优惠券感兴趣、其次分别是占比45%的购物地图和41%的商店员工协助。

      不同于GPS,LBS提供了精准度更高的位置数据,帮助它在室内环境奏效。移动设备将位置、距离和个人身份信息等数据传递到应用程序上,再由此上传到云服务器,依托互联网,这些数据经过消化后触发应用程序的行动,例如发放附近商铺的购物优惠券等。

      从最开始简单地界定你在哪儿,到如今为用户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智能设备已经开始读懂位置。

      SocialRadar的CEO迈克尔·查森今年初列举了四大原因来说明为何位置服务会在今年有所作为。其中第一条便是智能手机对位置的理解。其他原因还包括改善的消费者数据将使多系统接入平台(POI)供应商承压、环境意识将成为主流以及超级本地化内容的交付。

      “问一个人他在哪里购物或进餐,他会回答某个特定的地方。在2015年,应用程序将赶上这一应用。位置将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移动的‘蓝色圆点’,它将意味着我们已经旅行过的地方、我们所形成的关系以及一直以来的解决方案。”

      大数据分析是LBS的心脏

      Solution市场策略公司的主管史蒂夫·罗宾斯亲身体验过不完美位置服务所带来的烦恼。有一次他到附近的一个体育用品超市去买运动鞋,货架上除了样品,还有叠放整齐的盒装运动鞋,但是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信息,没有特殊功能和使用提醒,例如它们无法告诉消费者这是用来慢跑的还是打篮球的。商店里甚至没有人工助理来帮助回答问题。

      “我甚至去找了这家公司的网站,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其他信息。我拿着一双鞋子走出商店,但是这次经历让我考虑下次是否还在这里买鞋子。”他写道。

      而如果有了LBS,当消费者进入商店时,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许会发出声音来欢迎客人的到来,当他们走到运动鞋柜台,限时购物优惠券随即便出现在手机中,一旦在某双运动鞋上目光停留较长,另一条消息可以向消费者询问是否需要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和细节,或是建议再搭配一双慢跑袜子。

      以色列移动地理位置技术厂商KitLocate的CEO奥利·莫兰认为,提升位置服务的关键是数据,并且是很多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搜集用户的习惯,你可以发展更广泛的服务”。

      位置数据对于Uber或者Lyft这样的共驾服务供应商来说是核心,但对于亚马逊或者Domino披萨来说同样重要,他们想要测试使用无人机来实现更快的配送服务。

      这促使一些公司转型,也促使金主开始打量这笔潜在的大生意,拥有这项技能的企业更是受到热捧。交通和导航应用企业Waze几年前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它追踪数百万用户的GPS坐标绘制出自己的地图。2013年,这家以色列新兴地图定位企业被谷歌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今年5月,Mapsense获得25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这家公司两年前成立于美国,是一家基于地理信息提供开发及分析服务的公司。CEO爱瑞兹·科恩指出:“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在五年前还不可想象,当我们刚刚开始做Mapsense时,仅仅只是打算搜集位置数据而已。”

      这一领域的争夺似乎格外激烈。今年8月份,德国顶级汽车制造商奥迪、戴姆勒和宝马终于共同出资28亿欧元收购了诺基亚旗下的HERE地图资产。这一资产来源于八年前,当时诺基亚收购的是美国地图公司Navteq,足足花去81亿美元。

      而Uber在退出对HERE的竞价之后收购了微软公司的部分地图技术,并已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心,外界猜测该公司也想要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此前,Uber还正式收购一家地图软件公司deCarta,其主要利用其开发的软件系统提供全程音控导航和本地搜索服务,给一般用户使用的地图软件提供后端支持。

      用位置数据“撬动地球”

      尽管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LBS的发展仍旧处于早期阶段,但它的市场确实在增长。例如,mCommerceDaily在今年4月发布的调查显示,37%的大型零售商计划在今年末前应用iBeacons,这是苹果公司旗下炙手可热的LBS技术之一,56%的受访者计划在2016年前应用。

      调研公司Technavio今年6月发布报告指出,LBS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15年至2019年间将以近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分析公司Berg Insight预测称,全球LBS市场的规模将从2014年的103亿欧元增加到2020年的348亿欧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2.5%。该公司的分析师表示,LBS用途的增加也将带来显著的盈利增加,增幅将来自更多的活跃用户,以及这个领域的领先玩家货币化其移动服务的趋势,该趋势的首要方式是通过广告和应用内置支付来盈利。

      Research and Markets也注意到这一行业的生意经。该公司在8月末发布报告称,越来越多的新玩家正加入LBS市场,目前全球有超过4万个初创企业,其中大部分成立不到三年时间。未来,风险资本也将更多地为这些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预计在2015年至2016年,风险投资所提供的资金总量相较于2013至2014年将出现200%的增长。

      而成立于六年前的Foursquare如今已经和近200万家企业签署了获得其用户信息的应用程序。根据瑞典调研公司Berg Insight的研究发现,类似于Foursquare,基于位置的广告行业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2013年的16.6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48亿美元。

      由于传感器和移动追踪技术的扩散,绘制世界地图的成本和难度不断降低。这也使位置服务为更多产业拉开想象空间。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商学院和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马尔塔·波布莱特的眼中,这好比“给我一个位置数据,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这些被撬动的产业包括无人驾驶、精准农业以及智慧城市等。人类是否已经为这个美丽新世界做好准备?

      相较于一般的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更精准的实时位置,包括建筑物、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灯甚至路面凹坑。多家企业正在跃跃欲试。谷歌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原型产品已经在美国宇航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进行道路实测。也有报道称,苹果正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地图数据库,该公司此前暗示有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计划。

      而在去年,德国物流公司DHL Parcel也宣布了他们的无人机投递技术Parcelcopter。

      在一些人道主义领域中,无人机也正在测试救灾行动的可能性。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温布利,数百位志愿者参与搜寻在今年夏天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期间被洪水冲走的8位居民。部分搜索工作由GIS系统来完成,通过使用无人机、载人飞机和天基成像系统所收集的详细图像,用于绘制灾区地图。在搜索的核心地区,1500名志愿者一起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实时上传他们搜查所得到的发现。最终,6位失踪者被找到。

      精准农业是另外一大被寄予厚望的领域,利用遥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获取农田每一平方米或几平方米的作物生产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信息及其变化,及时对农业进行管理,并分析各地块产量差异形成的原因,为下一季作物精准农作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位置2025”——新加坡W-Locate公司的CEO史蒂夫·奥里心中有个十年的梦想,他表示,未来十年,人们将会看到定位技术所出现的重大转变。未来基于位置的服务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仅仅是开始。

      ■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有关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依托GIS和网络等来追踪用户的位置并提供搜索结果。LBS的核心特征包括实时方位、寻找朋友、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实时跟踪、基于位置的广告。

      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由美国国防部研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