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市场
  • 4:公司
  • 5:互动
  • 6:研究·宏观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朱颖人:以画松鼠而闻名的艺术家
  • 徐航:网络时代下的笔墨众生
  • 画坛一绝
  •  
    2015年9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资产
    朱颖人:以画松鼠而闻名的艺术家
    徐航:网络时代下的笔墨众生
    画坛一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徐航:网络时代下的笔墨众生
    2015-09-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互联网时代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拉近,却又在现实中疏离着人们之间的情感。徐航,这个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画家,不仅用自己的身心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变化,参与着这个社会的巨大变革,也在用笔墨记录着、表现着自己所处的时代。

      近日,今日美术馆举办“网@墨-徐航个展”,展出的作品是徐航近年来的新作。他用自己的水墨方式表现着这个时代的独特气息。

      网络时代的笔墨浮世

      来自水墨之乡的徐航自称水墨创作是自己终生不愿意放弃的事业,“最享受的是笔、墨与宣纸接触的那个过程,舒畅极了,所以没有理由不去拿一生来和它在一起。”他用戏谑的笔墨描绘着都市男女的表情和生活。

      人物画写意传统在中国画中由来已久,近代水墨大师齐白石的很多人物画,就属于此类。齐白石的画注重人物神态的描画,在细节处理上更加自由开放。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流行于画坛的当代“新文人画”,进一步在齐白石写意人物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充分发挥水墨效应,注重笔墨结构的重新构建。人物形象表现得诙谐幽默、恣意狂放。

      徐航的作品描绘的是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百态:欧巴、大叔、小鲜肉、女神、美眉……他认为他们身上呈现着强烈的社会表情、色彩、语言、空气,甚至是这些人的声音、思想、状态,最为真实的他们直接代表着组成这个社会的因子。在画法上借鉴了“新文人画”的方法,对人物突出其神态情趣,处理的更加率真自然。

      诗书画的时代因子

      在徐航看来,水墨画是中国最传统的画种,“我不愿让它在我笔下走得太远,诗书画虽然不能全做到,我想让它能在我笔下感到这个时代的脉搏,那些流行的语言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所描绘的对象正是这个时代的一张张面孔,是用这种纪实的手法加以记录。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分子,我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脱离不了与社会的关系。”

      徐航近十年来一直在作品中提炼感动自己的时代因素,以简练、概括、有力的笔墨描绘他所面对的周遭世界。他要用墨来@这个社会,@这些社会的组成部分,@当下这个我们正在进行中的互联网时代。

      知名华裔艺评家蒋奇谷教授评价徐航的作品时提到,其大胆的笔触及充满画面的夺目色彩与德国表现主义明显相似。西方表现主义画家以纯粹的主观视角进行创作并以强烈的个人风格传达出他们的悲悯情怀。而徐航客观的笔墨生动捕捉到了当下中国种种举世瞩目的转变。

      他的作品形式主要为纸质水墨,他重视艺术本体,强调艺术以真为贵。他对绘画倾注着强烈的感情,坚持水墨要有独特的风格,强调水墨应随时代而进。他作画常常一气呵成,将画气韵超越与画形上,任主观抒写,不拘泥于物象。他的创作过程是主动的,而结果却是可以不必关心,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

      他笔下的人物代表了自己经历的这个世界。在物质精神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包括水墨传统在内的观念与当代理念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此时的中国在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需要有新鲜的视觉去冲击旧有的观念。徐航的绘画为这种冲击提供了一种范例。曾经痴迷于摄影艺术的他,在现实中不停地接受时代的影像信息,继而努力用毛笔、宣纸拓宽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视野。

      

      

      

      画家小像

      

      徐航,1976年9月出生于安徽萧县,199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徐航是一位水墨画家。现为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总监,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