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圆桌
  • A16:基金·人物
  • 固收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 资金流向或生变
  • 基金谋攻
  •  
    2015年10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固收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 资金流向或生变
    基金谋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谋攻
    2015-10-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6月份连续阶梯式大跌之后,市场在9月份筑底震荡回升,在去杠杆等利空因素出尽之后,进入10月份以来,开启迅猛反弹。上周大盘创下了大跌之后最大周涨幅,创业板指数最近一月飙涨36%,在指数飙涨带动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市场呈现螺旋上涨状态。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在前期极端行情中,投资者尤其是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不敢贸然加仓,在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加上三季报对部分绩优公司的验证,利空因素去除、利好因素叠加,一举开启了秋收行情。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从最近一段时间机构的谋篇布局看,热点依然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金融、核电及高铁等新兴产业,以及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切切实实利益的稳增长受益板块。在经历了前期市场大跌之后,参与博弈炒作概念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在重新回归原点重新谋攻的情况下,参与的品种聚焦于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及政策推进中真实受益的品种。

      ⊙本报记者 赵明超

      谋略:追求确定性

      在截至今年6月份之前的牛市行情中,市场大幅上涨下概念股层出不穷,任何受到市场炒作的概念,都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上市公司只需发布一则简单的公告,在二级市场就会收获好几个涨停板,牛市狂躁氛围中带来的市值膨胀效应,让热衷于炒作的上市公司屡试不爽。

      但是,在市场大跌的情形下,情况完全变了。裸泳者很快现出原形,部分仅仅公告布局新业务的公司,在市场大跌的情况下,要么是仓促中止,要么是没有下文,这也使得在二级市场股价重挫,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流动性丧失期间简直是噩梦一场,这也使得不少基金经理表示要减少甚至不再参与博弈的品种,转而去挖掘真正具有价值的公司。

      在新的秋收反弹行情面前,从最近机构投资者的布局情况看,尽管在龙虎榜上依然能看到机构博弈新能源汽车、二胎等概念股,但是与前半年牛市中相比,已经不可相提并论。当前机构更看重稳增长、新能源汽车、核电等具有确定受益的品种。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在经济增长疲软的大环境下,随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不断推出,稳增长受益板块将成为接下来较长时期内最为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最近推出的一系列行业利好政策,城市地下管网、充电桩及棚户区改造等,动辄千亿乃至数万亿级的投资,随着而来的投资机会也将会非常确定。

      公开数据显示,从最近几个月来的经济数据看,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其中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预览值为47%,较8月终值47.3%下降0.3%,继续创2009年3月以来最低值,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实体经济数据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7月的6.0%小幅回升至8月的6.1%,低于市场预期,生产面继续表现疲弱。在光大证券看来,生产面与需求面均呈现较为疲弱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加大,稳增长需求上升。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相应的政策刺激政策将会持续加码,不管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还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等,乃至关系民生的棚户区改造问题,最近频频受到政策利好推动。

      9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海绵城市建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要求今后在城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采用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在此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会议确定,一是把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起来,加快充电桩设施建设,并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最近推出的一系列行业利好政策,城市地下管网、充电桩及棚户区改造等,动辄千亿乃至数万亿级的投资,随着而来的投资机会将会非常确定。南方一家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在前期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受到市场追捧的部分概念股损失惨重,相对于仅存有预期的部分概念股,受到政策强力推动的稳增长受益标的,风险相对来说更为可控。

      

      动向:调研利好板块

      从机构调研情况看,最近一个多月来,机构调研的重点依然聚焦于新兴产业板块及政策受益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通讯设备、信息软件等行业,其中最近一段时间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板块最受关注。

      上证报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个多月来,数百家机构密集调研了十多年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亿纬锂能、欣旺达、大洋电机最近一个多月来均接待了18家以上机构调研。

      建信、诺安等基金及国泰君安、国金等券商调研了当升科技;易方达、华宝兴业、摩根士丹利华鑫等基金公司及中金、招商、长江、国海等券商调研了天赐材料;前海开源基金及深圳民森、尚峰资本等调研了猛狮科技;民生证券及中银国际证券调研了赣锋锂业;万家基金及广发、东吴、国联等券商调研了先导股份;嘉实、民生加银等基金调研了比亚迪;博时、南方等基金调研了长安汽车等。

      在接待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毫无例外地全部看好行业景气度及发展空间,部分公司表示产业供不应求,目前在满负荷生产,并将积极扩产缓解产能瓶颈。其中当升科技表示,公司海门项目目前正面临着产能瓶颈,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推进,未来海门的产能会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张。

      天赐材料表示,公司电解液产能已经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销售收入同比大增75%,旗下东莞凯欣从5月开始并表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目前公司已经与SONY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研发新型溶剂、新型锂盐,不断提升电解液的性能,以满足客户对电解液的高层次需求。

      大洋电机表示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发展很快,今年上半年实现业务收入7919.29万元,同比增长433.13%。赣锋锂业表示,由于电动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目前公司年产5000吨碳酸锂仍供不应求,新增产能囿于上游原材料瓶颈目前无法投产,正在加快上游资源布局及下游产业延伸。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随着新能源利好政策不断推进、下游需求迅猛增长,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该板块,正处在行业爆发的风口上,有望率先走出独立行情,其中的投资机会值得把握。

      

      布局:核心受益品种

      在市场反弹行情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板块,随着行业热度的提升,同样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予以布局。那么,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该板块的投资?据了解,在机构投资者看来,任何一个行业的景气度高涨时,均会有跟风参与的公司,这就需要从逻辑上及公司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去选择能核心受益的品种。

      以新能源汽车板块为例,从最近一段时间上市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的情况看,至少有十多家公司予以发力,包括力帆股份、骆驼股份、冠城大通、成飞集成、猛狮科技、拓邦股份、大东南等。但是,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投建项目的周期至少一年,如果加上土建的话,整个项目从开始投资到具备产能,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2015年上半年还没有开始产能扩建,2016年可释放的有效产能是非常有限的,期间存在行业变化及市场变化的潜在风险。

      招商证券分析师游家训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启动,锂离子电池行业进入新的黄金期。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打开锂离子电池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从原有的电子消费品市场进入汽车市场,需要锂电企业综合能力的升级。但对具体公司而言,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则会出现显著性分化,优质企业将加速成长。只有公司基本面优秀,平台化能力强,成长边际有较大拓展空间的公司,以及基本面尚可,但在行业发展风口上,且主营业务有持续改善空间的公司才可能胜出。

      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从主题投资角度看,众多上市公司蜂拥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先显著受益的将是上游板块,因为不管中下游企业如何竞争,原材料将会显著受益,拥有丰富锂矿资源的天齐锂业、西藏矿业等将确定受益,“不管中下游的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如何发展,最上游的锂矿资源公司将确定收益,从追求确定性角度看,选择拥有大量锂矿资源的公司至少从逻辑上是对的,接下来可以仔细研究在加工制造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据了解,目前国内六氟磷酸锂价格已经从年初的每吨8万多元上涨到9万多元,年底可能上涨至10万元以上。招商证券认为,由于六氟磷酸锂的产品制造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且扩展周期需要两年左右,预计2016年底前六氟磷酸锂将出现供不应求,具有稳定六氟磷酸锂供给和成本优势的电解液生产企业,将在行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目前国内具有规模化生产晶体六氟磷酸锂的本土企业只有多氟多和天赐材料。

      从机构布局稳增长受益板块看,不管是投资逻辑还是标的甄选,同样聚焦于核心受益品种。首先是基建投资产业链,包括地下管网、海绵城市、环保等,在稳增长背景下,PPP 项目有望进入快速签约,收益将会相对确定,吸引机构投资者买入。9月29日,财政部发布第二批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金额高达6589亿元,各省市也相继推出PPP基金予以推进,在广发证券看来,PPP 模式具有“大项目-再融资-更大项目-再再融资”成长逻辑,其中再融资和PPP订单是两个影响公司成长加速度的最核心要素,而再融资放开+PPP 基金推动项目落地,预计四季度将迎来PPP订单大潮,对小市值公司而言,通过再融资承接大型PPP项目,具备跨越式成长的最佳机会。从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表现看,苏交科、龙元建设、博世科等公司受到资金关注。

      其次是兼具稳增长及经济转型推动的新能源、核电、高端制造等领域。在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看来,新能源板块是接下来具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主要表现在政策推动、需求强劲、产品供不应求,上游的锂电池原材料,中游的电池加工领域及下游的充电桩领域都会有好的投资机会,其中上中游的原料及加工领域将率先受益。

      最后则是潜在的政策受益板块,包括“十三五”规划、产业利好政策出台等。在沪上某基金经理看来,接下来的各产业利好政策,在市场逐步回暖、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的情况下,也将会受到资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