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圆桌
  • A16:基金·人物
  • 逻辑依然清晰 A股反弹延续预期强烈
  • 政策持续加码 新能源汽车将加速普及
  • 上证指数反弹的力量
  • 利多利空两面看
  • 全球强弱分化 A股量价齐升势如虹
  •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  
    2015年10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市场
    逻辑依然清晰 A股反弹延续预期强烈
    政策持续加码 新能源汽车将加速普及
    上证指数反弹的力量
    利多利空两面看
    全球强弱分化 A股量价齐升势如虹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多利空两面看
    2015-10-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潘伟君

      

      最近几周上证指数开始往上磨,似乎磨出了向上突破的态势,但反观基本面并未有变,于是便觉得市场所谓的利好不明显。其实我们可能很少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一些周期性的波动来说并不需要基本面的强力支持。反过来说,基本面的明显变化只会影响市场的长期趋势,或者说,即使在基本面一成不变的情况下,周期性的波动也同样会出现,因为推动周期性波动的利多利空因素永远都存在。从逻辑关系来说,基本面的变化决定了市场长期趋势的演变,而周期性的波段演变则正好相反,它是由市场内部的供求关系决定,是先有供求变化之后再去寻找利多利空因素的。

      当前的宏观经济一如既往,也很难出现意外变化,因此市场在讲故事行情结束之后也重归长期的估值之路。这条路尽管会有起伏但却是一个长期趋势。然而,在连拉四根月阴线之后市场的抛盘已经明显变少,这时市场内在的供求关系出现了变化,需求逐渐占了上风,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利多。比如:“美联储年内或不加息“、”周边市场向好“、”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国内经济下滑严重必将大放水”等等,但如果我们具备逆向思维,或者习惯换位思考,那么就会发现反过来结论也同样成立。

      假设现在周线趋势转换为调整,市场内部供求关系也就转换为供大于求,这时候占有强势地位的卖方就会寻找利空因素。以前面的利多因素为例,“美联储年内或不加息”其实等同于“美联储年内仍然可能加息”,“周边市场向好”等同于“周边市场暴跌后反弹无力”,“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等同于“人民币汇率下跌后前景堪忧”,同样的利多完全可以成为利空。特别是“国内经济下滑严重必将大放水”这一条作为利多因素还不如作为利空因素更为合适一些,因为目前的情况是银行并不缺钱,央行甚至取消了存贷比监管。实际上是银行愿贷的企业并不需要银行的钱,而想借银行钱的企业银行又不愿意贷,这一矛盾是整个经济疲软的反映,这种情况不改变,银行可贷资金再多也没有用。政府如果强行放水只能借银行的手自己进行投资,重蹈2008年的老路,而这条路的弊端已经放在那里。实际上央行新增的质押再贷款政策也只是增加了一种货币调控的工具,最后是否一定会实施,实施之后又会有多大力度都是未知数,所谓N万亿只能是市场的臆想。即使按照客观的理解,经济乏力然后放水,那么前者是利空后者是利多,就看市场是需要利多还是利空了。

      其实,任何因素都有利多利空的两面性,甚至连IPO也未必一定是利空,因为每一波大的上涨行情都伴随着巨量的IPO,但对于波段性行情来说趋势的演变才是关键。目前周线趋势仍然处于回升态势,只是日线回升趋势有些撑不住,所以本周的日线趋势演变是看点。

      统计显示,上证A股在3300点下方共成交近10万亿元,减去上周已经成交的2万亿元为8万亿元。如果市场持续上行,那么成交量需要持续快速的放大。如果周一放量不明显,那么上半周冲高回落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上证指数将回归日线调整的趋势。日线的调整趋势是迟早要来的,其回落的高低决定了这波周线趋势回升的力度。如果日线趋势调整到3300点下方,那么周线回升趋势最迟会在11月上旬终止,反之则至少有望延长到11月中旬甚至下旬。

      作为周线趋势的跟随者,日线趋势的转换并不会影响到具体的操作,目前的仓位可以继续持有,静待周线趋势转换的信号出现。对于收益尚可的年度结算者来说,逢高择机退出则可为清算以及适度的休假留下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