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徐翔冲击波
  • 一个被终结的神话
  •  
    2015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徐翔冲击波
    一个被终结的神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个被终结的神话
    2015-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于勇

      

      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徐翔被证实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业绩最抢眼的私募基金之一,泽熙投资在风云变幻的资本江湖中,以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博取高收益备受追捧,不管是被市场津津乐道的抄底重庆啤酒,还是大手笔参与鑫科材料定增,乃至此后“逼宫”宁波联合、工大首创等公司,再到徐翔以其母郑素贞之名控股大恒科技等,泽熙逐步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

      随着徐翔被抓,由其构建的泽熙帝国前途未卜。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喜好炒作、内幕交易频发的A股市场来说,知名私募大佬被抓,凸显监管部门打击违法交易的力度,有杀鸡儆猴的警示作用,对违法行为有泼水降温之效,但对于资本暴利诱惑巨大的A股市场来说,泼水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徐翔被抓这一事件,凸显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但从本质看来,这起事件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唯有完善法制与打击违法行为双重发力,才能从根本上净化市场环境。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事实上,纵观资本发展史,投资获利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源于被投资公司的价值增长.通过投资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并有相对优势的公司,随着公司逐步成长壮大让股票的价值得以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在零和博弈中获利,利用其他投资者的情绪套利,尤其是在A股市场喜好追涨杀跌的氛围中,通过交易对手的非理性交易行为获利。

      基金界元老、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曾经提到,很多人宣称能买到好股票并能做好时机选择,在市场低点买进并在高点抛出。但在他21年从业经历中,从来没见过能真正高抛低吸的人,而利用内幕消息的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成为很多私募基金获利的最主要来源,但这已经触犯了监管红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巨额财富诱惑下,即使明明知道飞蛾扑火也有人敢于以身试法。对于当前炒作氛围浓厚的市场,泽熙被查只能在短期内降低市场的风险偏好,对游资炒作形成一定的警示作用,更加有利于价值股的投资,但从长期看来,更加需要新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建立相匹配的制度,还会有另一个徐翔冒出来。

      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在业内人士看来,徐翔被抓只能短期降低市场博弈特征,对市场短期心理影响更大一些。对于数十万亿的二级市场来说,数百亿元资金规模的泽熙投资,也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制度建设,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

      在徐翔被公布的涉嫌违法的两种主要犯罪行为中,内幕交易和操纵股票价格,前者即是窦玉明提到的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买进卖出,后者则是利用资金优势通过频繁买进卖出等行为操纵市场价格。

      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一方面资本市场惊人的财富效应,让人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另一方面处罚力度不足致违法成本过低,也让利欲熏心者有恃无恐。值得提出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在资本市场中,内幕消息无疑是金钱的代名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同样如此,对于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公私募基金来说,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配合和利益勾兑,内幕消息往往无从谈起。对于与投资机构利益勾兑内幕消息的上市公司,更应该受到惩戒,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炒作自家股票的行为,则更为恶劣。

      对于资产规模动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机构来说,面对流通盘不大的公司,在有涨跌幅限制、T+1交易等制度条件下,借助A股散户数量较多追涨杀跌的特征,也让操纵市场价格变得相对容易。解决的办法同样需要两手抓,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让违法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所得,另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让操纵市场价格变得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