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牛基换帅业绩分化 踏准节奏成关键因素
  • 证券类产品规模锐减 信托寻找突围方向
  • “十三五”规划指明配置路线
    资金加仓信息技术和医疗
  • 紧跟政策导向
    汇添富医药保健掘金医药牛股
  •  
    2015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牛基换帅业绩分化 踏准节奏成关键因素
    证券类产品规模锐减 信托寻找突围方向
    “十三五”规划指明配置路线
    资金加仓信息技术和医疗
    紧跟政策导向
    汇添富医药保健掘金医药牛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牛基换帅业绩分化 踏准节奏成关键因素
    2015-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彭 ○编辑 于勇

      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应关注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如果基金经理离任时,投研团队有较多实力突出的基金经理,而不是只靠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英雄主义,则更有可能实现基金经理离任后的平稳过渡。除此之外,基金公司投资运作风格以及究竟是集体决策还是纯粹的基金经理负责制,也是影响基金经理变更后能否实现平稳过渡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者 王彭 ○编辑 于勇

      

      自去年起,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曾经叱咤于公募界的明星基金经理们陆续“奔私”,从齐东超到王茹远,从陈扬帆到王鹏辉,无一不在任期内创造了显著的超额收益。然而对基金持有人而言,最为关注的莫过于“换帅”之后,明星基金经理的优秀业绩能否得以延续。

      在今年上半年如火如荼的单边牛市中,“换帅”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或许还不明显,而在三季度的剧烈震荡中,无论是仓位调整、行业配置,还是个股选择,都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令其业绩表现产生了明显分化。

      

      错判行情导致业绩下滑

      在记者统计的10只基金中,有5只在基金经理离任后业绩发生不同程度的下滑。以曾经由“基金一姐”王茹远执掌的宝盈核心优势为例,自王茹远2012年6月30日开始掌舵以来,宝盈核心优势由一只规模不足1亿元的“小危”基金迅速成长为规模逾33亿元的明星产品,单位净值也由最初的0.67元直线蹿升至她离任时的1.18元。王茹远离任后,宝盈核心优势A的业绩呈现显著下滑,截至11月3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净值仅上涨4.79%,位于同类基金下游。

      根据宝盈核心优势过去四个季度的季报数据,新任基金经理张小仁在去年四季度准确判断了市场风格的剧烈转变,及时调整结构,重点加仓了金融板块,令基金最终以80.06%的净值涨幅蝉联2014年混合型基金冠军。然而,进入2015年以来,一季度以计算机、传媒、通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风起云涌,但基金仍然维持去年四季度的配置,导致整体收益受到传统蓝筹股的拖累;到了5月,他在高位大幅加配成长股,令基金净值在接下来的剧烈调整中遭受重创;7月份受大量救市资金入市影响,张小仁逐步增加仓位,但在8月中下旬市场的又一次快速下探中铩羽而归。接连几次的行情错判,导致宝盈核心优势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再看另外几只换帅后业绩“变脸”的基金,广发聚瑞上半年对传媒、计算机、有色、非银行、地产等板块均有所布局,但配置过于均衡,错失了波澜壮阔的成长股行情;兴全绿色投资在上半年进行了较为保守的行业配置,显得防御有余,进攻不足;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贰号上半年超配金融、地产板块,同样踏空创业板。截至11月3日,这几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分别上涨19.06%、18.06%、1.55%和0.36%。

      

      新老交替不改牛基成色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也有部分基金在更换了基金经理之后,依然能够延续往日的辉煌。统计显示,汇添富民营活力的齐东超、兴全轻资产的陈扬帆、银河主题策略的成胜、嘉实研究精选的张弢,以及国泰金牛创新的范迪钊离任后,这些基金业绩有的保持稳定,有的甚至更上一层楼。拿汇添富民营活力来说,2010年5月5日至2014年4月7日,在齐东超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基金取得了60.75%的涨幅,跑赢下跌7.43%的同类基金近70个百分点。齐东超离任后,在朱晓亮的管理下,基金依然保持骄人的业绩,今年以来净值上涨88.32%,位居575只同类基金第9位。

      从双方的优势来看,齐东超擅长成长股的投资,同时运用成长与价值两个维度去判断;朱晓亮则醉心于消费股,并同时运用逆向投资和正向投资两种方法。从近四个月的基金季报来看,朱晓亮在去年年报中即明确看好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并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重仓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准确捕捉到“互联网+”这一上半年的投资风口。

      再以兴全轻资产为例,陈扬帆在2012年4月5日至2015年1月4日期间担任基金经理,期内取得了92.2%的任职回报。陈扬帆离任后,兴全轻资产继续高歌猛进,今年以来、近6个月和近3个月分别上涨71.48%、9.5%和8.87%,始终位于同类基金前四分之一阵营。

      针对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基金业绩会否发生变脸,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应关注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如果基金经理离任时,投研团队有较多实力突出的基金经理,而不是只靠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英雄主义,则更有可能实现基金经理离任后的平稳过渡。除了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整体实力之外,基金公司投资运作风格,以及究竟是集体决策还是纯粹的基金经理负责制,也是影响基金经理变更后能否实现平稳过渡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换基金经理后部分基金业绩表现情况(截至11月3日)

    基金代码基金简称 上任基金经理现任基金经理今年以来收益
    470009汇添富民营活力齐东超 朱晓亮 88.32%
    163412兴全轻资产 陈扬帆 谢治宇 71.48%
    519679银河主题策略成胜 王培 58.21%
    070013嘉实研究精选张弢 陈少平 35.90%
    020010国泰金牛创新范迪钊 程洲 33.10%
    270021广发聚瑞混合刘明月 王颂 19.06%
    163409兴全绿色投资陈锦泉 杨岳斌 18.06%
    213006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王茹远 张小仁 4.79%
    260104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王鹏辉、杨鹏杨鹏 1.55%
    260109景顺长城内需贰号王鹏辉、杨鹏杨鹏 0.36%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