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十三五”坚定转型信念
    新兴产业成长期投资风口
  • 交银施罗德资管:资产证券化迈向黄金时代
  • 创金合信王一兵:利率持续下行有望带来债市“长牛”
  •  
    2015年1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专访
    “十三五”坚定转型信念
    新兴产业成长期投资风口
    交银施罗德资管:资产证券化迈向黄金时代
    创金合信王一兵:利率持续下行有望带来债市“长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交银施罗德资管:资产证券化迈向黄金时代
    2015-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璐 张馨

      

      2011年底,首家境内基金子公司获批,此后,拥有“万能牌照”的基金子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扩张崛起,截至2015年9月30日,基金子公司已达74家,总规模逼近7万亿元。然后在基金子公司迅速扩张的背后,一场旨在“去通道化”的“转型风暴”正在来袭。

      记者获悉,交银施罗德资管联合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协同营销、共同推进的交行首单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太仓港协鑫发电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22亿元,开创性地为客户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证券即将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对此,交银施罗德资管副总经理朱明君表示,许多发达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但是我国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还不算高,伴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不远。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交银施罗德资管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并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事实上,为了本次项目的顺利落地,交银施罗德资管在基础资产的筛选、人员配备和团队协作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交银施罗德资管副总经理陈映申向记者解释道,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的过程中,对基础资产的甄别可谓重中之重。目前来说,交银施罗德资管筛选的标准主要有三条:首先,项目涉及的基础资产必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负面清单以外;第二,融资人主体评级原则上不低于AA级;第三,紧紧依托交银集团的客户优势。陈映申表示,凭借交行丰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资源,力争做到项目遴选“优中选优”,这对于交银施罗德资管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且难以被复制的优势。

      从人员配备和团队协作的角度来说,陈映申指出,资产证券化作为基金子公司的主动管理型产品,对人才储备和团队协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环环相扣,也需要多元化的配合,比如项目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与销售渠道协调的募资能力,以及与包括律所、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沟通,都要求我们的团队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组织和协调能力也必须非常出众。”陈映申说。

      本次项目是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单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同时又是市场第二单银行系基金子公司主导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是市场上目前最大的火电类资产证券化项目,产品稀缺性强,先发优势明显,示范意义重大。

      “‘如果你有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句华尔街的名言正逐步在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变成现实。”朱明君指出,对于融资方来说,资产证券化业务也为他们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与发债、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对于融资方的限制较少,且资金用途灵活,最重要的是,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将有利于企业主体优化资产负债表,作为直接融资模式之一,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资产证券化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市场各方期待进一步提高产品流动性,降低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补偿溢价,更好地发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创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