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IPO重启体现“稳定、修复、建设”并重
  • 姚刚:鼓励涉农企业
    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 定增“新花样”
  •  
    2015年1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IPO重启体现“稳定、修复、建设”并重
    姚刚:鼓励涉农企业
    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定增“新花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IPO重启体现“稳定、修复、建设”并重
    2015-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于勇

      

      证监会6日宣布全面重启因年中市场异常波动而暂停的新股发行,同时推出五大举措,改革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此次IPO暂停仅4个月,本轮完善制度、重启发行不仅是市场回归自主调节后全面恢复基础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级市场解决突出问题、降成本、提效率,向新股发行注册制迈出的坚实步伐。

      从改革内容及IPO恢复的节奏安排来看,此次恢复新股发行体现了决策层“稳定、修复、建设”市场并重,统筹一、二级市场发展的政策用意;明确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大投资者保护,进一步向发行注册制靠拢的改革指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经济转型升级仍是未来五年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点和关键,服务于该整体目标,资本市场也将在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以贯之的要求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资本市场将以实现“由大向强转变”为目标,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在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上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其中,实施发行市场改革、推进注册制的落地是近期市场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

      今年年中,A股市场遭遇剧烈异常波动,管理层综合采取了包括暂缓IPO在内的一系列维稳措施,遏制了市场恐慌,避免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既为应急性临时举措,在投资者信心恢复、市场回归自主调节后,恢复IPO就成为必要的工作。

      市场普遍认为,当前A股市场已从此前的“非常状态”回到“正常状态”,此时恢复新股发行必要、适当。长远看,恢复IPO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激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降低国民经济整体杠杆率水平,降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

      今年7月开始的IPO暂停仅持续4个月,是历史上暂停发行时间最短的一次。即使如此,此次重启发行也并非以简单方式展开,而是同时推出了取消申购预缴款制度、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强化投资者权益维护等改革措施。

      其中,取消申购预缴款制度,从资金面上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二级市场的影响,降低了投资者交易成本,也减轻了未来新股申购可能给货币市场带来的扰动;2000万股以下发行采取直接定价,缩短发行周期、提高了发行效率,也节约了中小规模企业的发行成本;强化中介机构监管,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新出台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指导意见,则进一步加大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后续发行的恢复,也将循序渐进、分步骤实施,既不搞“政策一刀切”,也不搞“一拥而上”,已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作为第一批先行启动,其他获得发行批文未缴款的18家企业分两批发行,同时初审会、发审会恢复,待新规正式实施后,企业发行全面适用新规则。

      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留出了适应时间,也将减轻发行重启可能带来的对股指波动的影响。

      专家提出,常态化的审核发行、股票的充分流通均有利于促进真正的市场化,通过市场自身的遴选确保存量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中最优秀的企业群体。目前我国流动性整体宽松,但好的投资标的资产仍旧稀缺,只要继续向市场传递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信心和部署,并不需担心IPO重启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可以预期,随着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落实和IPO全面恢复,资本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将更好、更正常地得以发挥;在稳定、修复、建设并重的政策部署下,新股重启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将得到一定平抑;发行注册制改革也将在此基础上沿着既有轨道稳步推进。

      相关报道详见2版·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