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发行体制改革统筹推进 为注册制铺实道路
  • 新股发行重启不改市场中期上行趋势
  • IPO重启凝聚信心
    市场改革加速推进
  • 填补回报新规征求意见 助力中小投资者保护
  • 长盛电子信息主题基金投资价值简析
  •  
    2015年1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发行体制改革统筹推进 为注册制铺实道路
    新股发行重启不改市场中期上行趋势
    IPO重启凝聚信心
    市场改革加速推进
    填补回报新规征求意见 助力中小投资者保护
    长盛电子信息主题基金投资价值简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IPO重启凝聚信心
    市场改革加速推进
    2015-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平安证券 魏伟

      

      证监会宣布重启暂停4个多月的IPO,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意义重大。IPO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直接融资渠道的标志性制度和通道,是企业获取股权融资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IPO曾经8次暂停,8次重启,IPO重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往往象征着市场信心的重新凝聚,也意味着实体经济能够享有更多资本市场所带来的红利。

      从此次IPO重启和新股发行制度完善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亮点:第一,制度的调整使得之前由于巨额打新资金冻结而导致市场波动的情况得以改善,大幅缓解打新资金的冻结压力,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稳定。第二,按照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监管职能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为注册制改革奠定基础。突出发行审核重点,调整发行监管方式,延续监管减少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总体思路。第三,简化小盘股(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定价发行程序,缩短发行周期,提高发行效率,降低中小企业发行成本,可认为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制度突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四,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要求首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填补回报措施。第五,强化中介机构监管,落实中介机构责任。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要求保荐机构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赔付的承诺。

      IPO重启的时间点略早于市场的预期,但却体现出了决策部门对于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从历史的经验来看,IPO重启对于短期资本市场并无实质性影响。根据A股历史上曾经有的8次IPO从暂停到恢复的市场表现分析,重启IPO无论是在短期还是中期对股票市场的扰动均有限,而且指数在IPO恢复后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均接近50%。就短期市场而言,在IPO恢复的当天,平均涨幅为0.32%,而最大的下跌幅度只有1.38%。从中期角度观察,1个月以后指数的平均涨幅为0.69%,而最大下跌幅度也只有7.64%。因此,IPO重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偏中性,冲击相对有限,其标志性意义更大,体现监管当局认为市场已经恢复常态化。

      此次IPO重启先将按现行制度恢复前期暂缓的28家,其中已经缴款的10家公司,将在两周时间准备之后发行,剩余18家公司将在年底前分批发行。第一批发行的10家公司,总的募集资金额大概在40亿元左右。和市场7-10月每月增发700亿左右的规模相比,此次首批IPO的募集资金量不大。从市场的成交活跃情况来看,9月市场日均成交额一度下跌至5800亿元,而到10月市场的日均成交已经恢复到8800亿元,显示当前市场成交活跃度和流动性状况良好。因此,此次首批IPO的规模较小,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较小,相反在IPO暂停4个月之后,投资者当前的参与意愿较强。

      我们认为此次IPO重启对于恢复投资者信心的效果值得期待,有利于短期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对于短期的市场影响偏正面。

      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放眼未来,支持资本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是改革和转型(包含资本市场本身的改革),中国经济当前面临总需求下滑、部分行业出清过程艰难、海外货币政策调整(如美联储加息)三重压力。IPO重启,有利于更多中国的优质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红利,而新股发行制度的调整,将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便利性更加明显。长期来看,既有利于资本市场容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资本市场结构的调整。这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只有加速推进改革和转型,鼓励创新,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中国经济才能在较长时间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中国资本市场方能在此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