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财富管理
  • 5:焦点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专栏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并购掮客起歪心
    内幕交易恒康医疗被捉
  • “双十一”迎来七年之痒
  • 临港集团
    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 船舶业巨头聚议发展大计
  • 首家精神病院赴港上市
    鼎晖投资潜伏其中
  • 国内首架“双十一”跨境包机空降上海
  •  
    2015年11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并购掮客起歪心
    内幕交易恒康医疗被捉
    “双十一”迎来七年之痒
    临港集团
    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船舶业巨头聚议发展大计
    首家精神病院赴港上市
    鼎晖投资潜伏其中
    国内首架“双十一”跨境包机空降上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临港集团
    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2015-1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邵好 ○编辑 孙放

      

      从“自仪股份”变身“上海临港”,更名公告甫一出炉便引发市场追捧。昨日,上市公司股价高开高走,最终封于涨停板。如此良好的开端,也为上海临港的“资本秀”拉开帷幕。

      昨日,上海临港的控股方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家平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临港集团未来的科创路径,绘就临港集团的发展前景。

      今年10月,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临港行动方案推出,方案提出,力争把临港地区打造成为“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框架;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在上海《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的六大重要区域中,临港集团拥有两大重要承载区——临港地区、漕河泾地区,而这也是我们重点建设的两个核心区。”刘家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临港集团正准备把临港产业区从制造走向智造,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漕河泾地区从科技走向科创,打造成为科技服务示范区。为此,临港集团将充分利用开发园区的产业优势和基础,全面落实《意见》精神,努力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推动者,为全市园区经济发展树立新标杆。

      “同时,我们还将依托临港、漕河泾品牌和所属开发园区,建设三个科技城,即临港科技创新城、临港松江科技城、桃浦智慧科技城;三个科创基地,即南桥、康桥和浦江科创基地。此外,我们将利用园区闲置资源和城市更新资源,打造十多个‘临港新业坊’,提供‘办公+ 服务+ 产业+ 空间+投融’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孵化和加速。”刘家平说。

      据刘家平介绍,临港产业区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一直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为产业导向,以“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力”为发展目标,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

      目前,临港产业区已形成国家新能源装备、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物流及工程机械、民用航空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六大产业制造基地。这六大产业,实际上都与临港产业区“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发展定位有关,同时也为将来临港地区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对于临港地区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战略部署,结合产业特征和转型发展的需求,临港产业区正在全力打造以民用航空动力园区、绿色节能产业园区、再制造产业园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开创临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新格局,同时计划在‘六大装备制造基地’的基础上,转型升级,建设‘六大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将临港产业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刘家平说。

      除了在园区建设上抢占先机,临港集团也在尝试以设立产业基金和直投等方式,来投资园区内优质的行业和产业。临港集团已经牵头发起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有限合伙制园区开发基金,重点推进临港科技创新城、创新创业带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临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