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私募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股指冲高回落 市场或趋于震荡
  • “神奇”的基金不可靠
  • 博时基金李权胜:四季度市场投资性机会
    将层出不穷
  •  
    2015年1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股指冲高回落 市场或趋于震荡
    “神奇”的基金不可靠
    博时基金李权胜:四季度市场投资性机会
    将层出不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神奇”的基金不可靠
    2015-1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末,行业圈子里突然流传一些文章,热情地描述了一些今年以来业绩“神奇”的基金。

      其中一篇文章的相关描述是这么说的,“XX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今年净值增长率达到了120%以上,成为截至2015年那个时点上的绩效冠军。“精准逃顶”、“精准抄底”、“反弹以来净值快速上升”、“惊天超越”,这些都是行业所给予它的高度赞誉。”

      另外,该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分析师对于基金业绩表现优异的分析。诸如投资定位、投资空间灵活度大、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出色、尤其是择时水平高等等。

      其实,类似的文章还有不少。上周以来陆续有一些文章见诸报端和微信圈,大致的逻辑都是热捧一些业绩出色的基金,或者是赞誉某些量化基金业绩稳健,收益高、回撤少。或是赞誉某些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神奇地在今年6月初逃顶,又在7月上旬加仓,造就了又创新高的业绩等等。

      这些文章的“出炉”,或许与近期市场行情恢复,一批资产管理企业再度出山营销新基金有关。这种商业行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推荐基金的逻辑,无一例外的着眼于描述一段神奇的“操作”却很让人心生疑问。

      这些有神奇“逃顶抄底”能力的股票基金,真的有持续能力么?

      精准“逃顶抄底” 但逻辑缺失

      总体来说,今年以来业绩出色的投资者,尤其是近期业绩大大超越同行的那批基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过去的一段大跌市道中成功地进行“逃顶炒底”。

      这样的神乎其技,确实让很多人羡慕。毕竟,在这轮下跌中,创业板指最大调整幅度超过53%,期间的又掺杂着两轮30%以上的大幅反弹。神奇的基金经理的最大业绩表现完全可能超过50%,而同期,市场平均水平亏损超过50%。

      两厢相比,这样的业绩似乎让很多人羡慕了。

      但是,过去“逃顶抄底”的表现,对于当下的投资者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他能证明,这样的能力是可以重复的。

      但恰恰是这点上,几乎所有出来营销的基金都没有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

      比如,有些投资经理声称自己是对市场“过度泡沫”的敏感而成功逃顶的。但是,他所描述的一些市场征兆在今年4月份已经出现,这位基金经理却没能给出他没有在4月份逃底,而在6月份逃顶的可靠逻辑。

      再比如,有些投资经理声称自己是在对市场“千股跌停”和国家队出手等预期下,而决定抄底的。但是,这些基金经理没有办法说明的是,千股连续跌停中,如果他出手过早,如何解决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再比如,一些基金经理声称是对市场走势或技术图形有判断,好吧,对于这种上个世纪就出现的“投资方法”的效果,我们就不评点了。

      不能迷信“净值回撤率低”

      类似的,在一些量化和高频基金(当然,也有很多是自我标榜为量化或高频基金的)中,也出现了净值回撤率低,基金净值表现突出的案例。

      再比如,一家基金号称其基金进攻和回撤率表现很低,但仔细分析下,这个产品本身的波动率披露是非常有限的,是按月披露的。换言之,究竟其中的回撤率有多少,只能由这个投资管理人说了算,这样的“出色表现”,实在让人不知说啥好。

      类似的,这个业内还有很多所谓回撤率低的产品。但仔细分析下可以发现,周均的波动率并不算小。之所以其最大回撤率表现得好,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年6月那波行情下跌时的操作避险。也就是说,“毕其功于一役”。

      难么问题又来了,这位量化基金经理,能解释他在6月初的操作逻辑么?这样的操作和回撤幅度,他能有能力每次都重复么?

      答案似乎并不如此。

      对基金分析文章也要“分析”

      说到底,投资本身是概率的问题。而验证一个概率最好的方法是重复。但目前为止,这个市场上所有的神乎其技,都着重于过去半年中当市场处于极端行情时的操作结果。但是对于赖以操作的投资逻辑,却都语焉不详。

      从积极的角度是,这样的“择时”能力是真的存在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投资经理不便披露。从相对谨慎的角度看,这样的业绩表现,或许就是一种“偶然”,一次偶然的灵感乍现,或是机缘巧合,导致了一次关键时刻的“正确操作”,进而获得的收益。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这也解释了为何,相关营销文章要在短时间内“冲刺”出来——因为,过了这个时机,可能这个机会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