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应者寥寥
    最后成败或需看机构“脸色”
  • 长百集团变身“中天能源”
  • 瞄准节能环保
    再升科技设产业并购基金
  • 南京熊猫二级市场获增持
  • 日方不愿放弃标的资产 新华锦收购无望改合资
  • 中国清洁技术加速器项目启动
  • 中安消拟购上海擎天科技
    强化华东区域业务布局
  • 东软与林洋电子
    合推智慧光伏云平台
  • 史玉柱“三板斧”整肃巨人网络
  •  
    2015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应者寥寥
    最后成败或需看机构“脸色”
    长百集团变身“中天能源”
    瞄准节能环保
    再升科技设产业并购基金
    南京熊猫二级市场获增持
    日方不愿放弃标的资产 新华锦收购无望改合资
    中国清洁技术加速器项目启动
    中安消拟购上海擎天科技
    强化华东区域业务布局
    东软与林洋电子
    合推智慧光伏云平台
    史玉柱“三板斧”整肃巨人网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应者寥寥
    最后成败或需看机构“脸色”
    2015-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徐锐 ○编辑 邱江
      赵燕旎 制图

      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依照上海家化目前的股价走势,中小投资者接受要约的可能性较小。反观大型机构投资者,即便其有减持意愿,但由于持股规模大,从二级市场抛售并不太现实,届时接受要约则是合理的选择。另外,2015年三季报显示,证金公司报告期末共持有上海家化2010.56万股,位列第四大股东,其会否借此机会将持股定向出售给平安,也值得关注。

      ⊙记者 徐锐 ○编辑 邱江

      

      以太富祥尔为运作平台,“平安系”向上海家化股东发起的部分要约收购进程过半。目前来看,由于收购方案披露后二级市场股价向着要约价快速靠拢,过小的套利空间并未引发投资者预受要约的兴趣。在市场人士看来,“平安系”本次要约收购能否成行,持股量较大的机构投资者最终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上交所最新披露信息显示,从11月4日部分要约收购启动至11月17日,累计已有64位投资者共629.92万股股份预受要约。明细来看,前期参与部分要约收购主要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每天预受要约股份规模均相对较小,只有11月16日当天预受要约股数达到了568.52万股(共7位股东预受),显示出个别投资大户也已开始加入预受行列。但即便如此,上述预受要约股份仍不及“平安系”计划收购规模的零头。

      根据太富祥尔此前披露的要约收购方案,其将以40元/股的价格,向除上海家化集团及上海惠盛以外的上海家化股东发出部分收购要约,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2.09亿股,要约收购期限从11月4日至12月3日,共计30个自然日。若能如愿收购上述规模股份,“平安系”未来所持上海家化股权比例将增至58.87%,从而实现绝对控股,而其付出的资金代价将高达83.58亿元。太富祥尔表示,实施本次要约收购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中国平安旗下的产业资源配置,巩固中国平安的控股地位,但并不以终止上海家化上市地位为目的。

      尽管目前预受要约股数较少,且随时可以撤回要约,但从过往要约收购案例来看,投资者密集接受要约则主要集中在最后3个工作日,因此“平安系”本次要约收购最终会达成怎样的结果,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对于本次要约收购的前景,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依照上海家化目前的股价走势,中小投资者接受要约的可能性较小。“以11月18日为例,上海家化二级市场全天股价波动区间在39.96元至40.10元之间,鉴于要约收购价格为40元,对中小投资者而言,相较于预受要约,其完全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将持股套现,同时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反观大型机构投资者,即便其有减持意愿,但由于持股规模大,从二级市场抛售并不太现实,届时接受要约则是合理的选择。”

      鉴于上海家化股东榜历来是机构投资者“扎堆”,因此接受要约与否,则要看其对“平安系”每股40元的出价是否认可。不得不提的是,2015年三季报显示,证金公司报告期末共持有上海家化2010.56万股,位列第四大股东,其会否借此机会将持股定向出售给平安,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