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宏观
  • A6:研究·市场
  • A7:数据·图表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年末大考临近 部分次新基金急速加仓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量价齐动 央行多管齐下维稳资金面
  • 国内大宗商品一片“跌声”
  • 题材股恢复活力 大盘重拾升势
  • 打新再遭热捧
    老基金“闭门谢客”
  • 热钱追捧虚拟现实概念股
  •  
    2015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年末大考临近 部分次新基金急速加仓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量价齐动 央行多管齐下维稳资金面
    国内大宗商品一片“跌声”
    题材股恢复活力 大盘重拾升势
    打新再遭热捧
    老基金“闭门谢客”
    热钱追捧虚拟现实概念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末大考临近 部分次新基金急速加仓
    2015-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彭 ○编辑 长弓
      赵雁旎 制图

      年末大考临近

      部分次新基金急速加仓

      ⊙记者 王彭 ○编辑 长弓

      

      自9月15日以来,A股市场掀起一轮波澜壮阔的反弹行情,截至11月18日,上证指数已从8月26日的低位2850.71点回到3500点上方。与此同时,偏股型基金的整体净值也呈现水涨船高,不少基金在此期间反弹幅度超过50%。与这些股票仓位较重的老基金相比,部分次新基金虽然由于仓位较轻,躲过了此前的大跌,但因加仓不及时,同样与本轮大涨擦肩而过。

      据Choice金融数据粗略统计,5月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中,具可比数据的40只股票基金里有17只,即占比约五成的基金近一月净值涨跌幅度在4%以内,远远落后于同期大盘指数的涨幅。此外,在有可比数据的263只混合型基金中有202只,即占比逾七成的基金近一月净值涨跌幅度在5%以内,且大多数净值波动幅度不超过1%。

      其中,个别次新基金甚至采取了几乎空仓等待的投资策略。例如,5月13日成立的中海进取收益混合,截至11月18日,其净值增长率仅为0.8%。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基金股票仓位仅为5.08%。6月24日成立的博时新财富混合,截至11月18日,净值增长率仅为2%,从“纹丝不动”的净值曲线来看,基金几乎处于空仓状态。另外,景顺长城改革机遇灵活配置也采取了相当保守的建仓策略,该基金于9月1日成立,截至11月18日,其净值增长率仅为0.1%,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1.31%。

      次新基金在三季度靠轻仓甚至是空仓度过,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但临近年末,次新基金终将面临市场的考验。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四季度次新基金面临的考验不小,特别是部分并未完成建仓的基金,在近期市场风格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建仓或者加仓更考验背后的投资能力。”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部分前期空仓或低仓位运行的次新基金,的确加快了建仓步伐。以6月29日成立的财通成长优选混合为例,三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股票仓位仅为26.17%。但自10月起,当创业板出现大幅上涨或显著调整时,基金净值也呈现明显波动。10月22日,创业板指数大涨4.84%,基金同步上涨3.99%;11月4日,创业板指数上涨6.38%,财通成长优选上涨5.49%;11月13日,创业板指数下跌2.63%,基金净值回落4.66%。

      再看8月6日成立的上投摩根新兴服务股票,该基金在10月15日之前,单日净值波动幅度不超过1%,但随着市场持续反弹,基金经理也开始逐步加仓。10月22日,创业板指数上涨4.84%,基金净值上涨2.97%;10月28日,创业板指数下跌3.07%,基金净值同步回落2.13%;到了11月6日,创业板指数再度大涨3.77%,基金净值也随之上涨3.47%。

      业内人士指出,从建仓的节奏安排来看,次新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的压力显然更大。一位建仓缓慢的基金经理表示,其主打成长股投资,虽然新兴产业未来能够诞生一批成长股,但眼下来看,估值并不便宜,需要时间来消化。他坦言,面对市场强势上涨,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但还是需要耐心寻找“性价比”较高的个股长期布局。还有基金经理表示,对前期市场剧变中基金产品过快建仓而遭遇市场暴跌记忆犹新,但对市场稍纵即逝的机会也要尽力把握。目前,包括次新基金在内的基金产品建仓或加仓仍以稳步推进为主,既要避免被动加仓又要避免盲目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