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多重利好叠加 机构布局军工板块
  • 聪明资本的选择
  • 泛娱乐产业链
    投资大幕开启
  •  
    2015年1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周刊
    多重利好叠加 机构布局军工板块
    聪明资本的选择
    泛娱乐产业链
    投资大幕开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聪明资本的选择
    2015-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资金观潮

      ⊙本报记者 周宏

      

      西方市场对于有眼光、有见识的资本,有个很好的称呼“smart money”(聪明钱)。这个称呼拿来形容一些国内的机构资本,也很恰当。近期就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目前市场的聪明资本是怎么样做决策的。

      打新策略的萌动

      首先一个例子发生在新股申购这个领域。不久前监管层刚刚透露出消息,说新股将要恢复发行,并可能实行市值申购的新规则。这边厢,打新基金又快速热销起来。

      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仅仅在11月17日,沪深两市就有10只新基金成立。上述基金全部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且平均募集规模超过21亿元,粗算下,一天之内200多亿资金到账。

      鉴于上述新基金募集时间极短(其中9只基金都只募集了一天,可谓神速);且持有人户数很少(平均一个基金都只有一两百户持有人)这些基金大概率是所谓的“打新”基金。其持有人多数是精明的机构资金。

      此前,业内一些专家曾分析称,新的新股发行规则下,将大大打击资金优势明显的机构投资者,在新股申购中的收益,但打新资金怎么还趋之若鹜呢?

      答案当然不是这些机构“笨”,而是他们规则吃的“透”。

      据悉,这轮入场的打新资金乃是看准了两部分的收益。首先,首批发行的28只新股,仍将按照老办法进行新股发行。根据一些人士测算,这部分前期被暂缓发行的新股将在年底前按三批次发行,以历史上中签率不低于0.10%,平均300%的上市涨幅计算,参与年末新股申购可获得0.90%的收益,扣除0.10%的申购赎回费用,净收益0.80%,对应一个月的资金使用期,年化净收益率有9.6%,这对机构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明年的新规实施后,大盘股仍然要保留网下的询价机制,这个机制对于打新基金可能还有一点空间。

      从表面上看,打新资金申购新股,交易次数多,单次收益以十分位数计,又麻烦又无暴利。但回头看,这个策略恰恰能满足机构资金的“低风险”和运作规模大的特点。从今年上半年看,这种策略在任何市场世道接近“旱涝保收”,是个很聪明的投资选择。

      “勿以利小而不为”,这是聪明资本的第一个启示。

      全球配置的思维

      聪明资本的另一个策略方向是,全球化投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市场出现了全球配置的倾向。大型公司有了海外投资的战略、富人有了海外置业的需求、大众也有了全球化配置的需要。

      这个过程中,包括公募基金、银行、券商资管部门都在做其中的桥梁,通过搭设基金中基金(FOF),或类似的组合产品(TOT)进军海外。这种看似曲折的投资策略,它的思维是怎样的呢?

      国泰全球收益的基金经理吴向军就认为,在海外投资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是选择基金中的基金。由公募基金为持有人选择海外基金的组合,并定期进行筛选和调整。这种策略也是发达国家市场内的常见投资模式。这样的做法特点是,组合投资的风险比较低,其次是更好地利用了海外的专业投资力量。其三是,基金管理人成为考核和战略配置方,用投资团队的思维来筛选投资经理,比普通大众有更好的专业性。

      具体的市场判断方面,吴向军认为,海外投资中的一条金科玉律是,要看它的经济走势如何。2009年到现在,美国的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好的股票市场,也是和美国的经济一枝独秀有关。

      考虑到发达国家的股市大概有6个月到一年的提前量。今后几年,美国的经济应该还是全球最好的经济,美国的纳斯达克也好、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向。从QDII的历史上看,纳斯达克基金过去5年表现全市场遥遥领先,基本都是第一名,也验证了这条判断规律。

      当然,全球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跨越单个经济体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策略。对于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货币总量全球靠前的中国投资人而言,避免投资收益回撤,某种程度上比争取高额回报,意义更大。

      就如同巴菲特当年所说,投资的第一要义是保住本金,第二和第三条要义是牢记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