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近13亿收编两公司
    东方园林涉足“水处理”
  • 从工业到服务 机器人逐步解放人类
  • 中兴通讯子公司
    获“大基金”24亿增资
  • 天成控股布局小微金融 大股东全包定增股
  • 安科生物揽入法医基因测序产品领军企业
  • 跨界引进互联网“基因”
    龙力生物并购两公司
  •  
    2015年1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新闻·公司
    近13亿收编两公司
    东方园林涉足“水处理”
    从工业到服务 机器人逐步解放人类
    中兴通讯子公司
    获“大基金”24亿增资
    天成控股布局小微金融 大股东全包定增股
    安科生物揽入法医基因测序产品领军企业
    跨界引进互联网“基因”
    龙力生物并购两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工业到服务 机器人逐步解放人类
    2015-1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市公司工业机器人同台竞技

      “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但从未来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热点。”国家副主席李源潮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指出。与会专家均表示,基于刚性需求和人口老龄化到来,服务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中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则是最具潜力的“成长股”。

      

      ⊙记者 李兴彩 王雪青 ○编辑 孙放

      上市公司工业机器人同台竞技

      尽管是偏重“学术性”研讨会,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会现场还是熙熙攘攘,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机器人、盾安环境等上市公司和长泰科技等企业也纷纷携看家本领同台竞技。

      盾安环境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当日举行了遨博i5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全球首发仪式。遨博智能董事长魏洪兴表示,遨博i5具有安全、低功耗、模块化设计等三大优点。据悉,i5有着先进的力控功能,可通过多传感器进行安全监测,当外力超过安全值时机器人即进入安全保护状态从而暂停动作以防意外伤害。此外,其200瓦的功耗远远低于一般同类产品。i5还采用模块化设计,客户可通过增减模块来自我完成产品设计。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i5更是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开放性三大核心技术优势,基于模块化和互联网思维、开源的接口设计,集成商、客户能够基于PC的开发环境,非常简便地完成对产品的二次开发。

      售价方面,据介绍i5定价1.5万美元每套,亦低于同类产品2万美元的平均售价。对此,盾安环境董事长葛亚飞表示,公司“低价”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能快速进入大部分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应用的最新案例显示,每四台i5机器人可替代五个岗位上的十名工人,而客户只需要12个月即可收回成本。据悉,公司自身也早已积极推进“机器换人”,葛亚飞表示,公司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将1万名员工减少至6000人,后续还将继续减少。

      目前,盾安环境正持续推进业务转型,打造“自控元器件+MEMS压力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的环环相扣的高端工业自动化制造体系,以及“核电暖通+节能环保”两大系统集成应用供应服务。公司于6月出资6000万元认购了遨博智能22.22%的股份,其20亿元的定增方案近期也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此外,公司还布局MEMS传感器产业,计划今年内建设100万套的产能,明年计划产能布局为500万套。

      作为机器人行业龙头的新松机器人公司(简称“机器人”)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不仅再次展示了柔性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多款产品,还展出了新品“复合型机器人”。公司表示,将轻量化机器人和运输机器人充分融合制造出的“复合型机器人”可同时完成生产和搬运的双重任务,满足智能化生产需要。

      与遨博i5的“轻盈”不同,长泰科技此次带来的虽然都是大家伙,但依然不失“精巧”,其与人近乎等高的蓝巨人既可以敲击编钟演奏音乐,也可舞动龙泉精准砍杀稻草人。长泰公司隶属中轻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漾对记者表示,其在机器人集成应用、上下游关键部件领域广泛布局,产品已应用于南北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通用、东风日产、吉利、比亚迪等公司。谈及企业优势,杨漾认为与国外“生产要素驱动”型大公司不同,国内公司更多的是“创新驱动型”,以长泰为例,公司的优势在于更加了解本地化市场和客户习惯,可以充分根据客户需要,完成定制化生产。此外,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2013年8月起就已经为北汽设计、完成了智能化车间方案的实施。

      记者注意到,中国海城7月份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募资7亿元,其中4亿元就是用于增资控股长泰科技,布局机器人应用系统及智能物流输送仓储系统的生产。杨漾表示,长泰科技的目标是,三年内使营收规模达到10亿元。

      

      医疗、军用机器人最受青睐

      “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但从未来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热点。”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和参展公司的认同,大家都纷纷表示,看好服务机器人的未来。招商证券引用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显示,2012至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17.4%,预计到2017年为461.8亿美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基于经济水平提高、简单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服务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年轻人不再满足那些简单重复的车间工作、而那些脏苦的岗位更是变得无人问津。”某受访的参展公司人员表示。而随着老龄化加剧,人们对于社会保障和服务、看护、医疗等机器人的需求愈加迫切。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近50个国家都在发展机器人,其中有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美、日、韩、德、法等国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电子学会提供的资料,服务机器人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教育教学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助残康复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等;而在其中的特种机器人领域,医疗、安防、太空、水下、军用、仿生机器人也具有“无限”前景。

      本次大会上,多位发言嘉宾均对医疗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青睐有加。作为单位价值最高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已应用于全球30多个国家,并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未来市场规模可达亿元级别。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外科医生认为未来三至五年里医用机器人在手术中的使用率会迅速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约占50%;IFR预测在未来的四年内,医疗机器人会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估计会增长到119亿美元。而基于军事需求,未来的军用机器人市场或可达到千亿级规模。

      参会的公司也一致表示未来将加码服务机器人。盾安环境表示,五到六年后,将在轻量化工业机器人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服务机器人开发。长泰科技表示,未来会致力于服务机器人研发,据悉,公司已与重庆市合作设立了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致力于服务机器人中的军工、航天机器人研发。而新松机器人公司已研发了餐饮、清洁、无人机等多种机器人;在军用机器人领域也已有多个产品定型并获得订单。

      资料显示,许多高校和企业也将医用和军工机器人作为研发重点,并取得较好成果。其中,博实股份主导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胃镜诊断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已通过国家863计划验收,或将打破达芬奇(直觉外科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天津大学联合妙手机器人科技集团研发的“S妙手”机器人已成功用于临床,为三位患者进行了胃穿孔修补术和阑尾切除术。

      与会专家认为,智能服务机器人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之一;对我国而言,在这个领域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又具有本土特定市场优势,存在较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有望获得与国际同步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