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手术技术升级换代
    医疗机器人千亿级市场在望
  • 李日晶借马甲接盘
    恒立实业再度易主
  • “分拆”汽车零部件资产
    奇瑞有意轻装上市?
  • 锦州银行招股遇冷
    港股IPO冰火两重天
  • 中国石油“演习”管网分离
  •  
    2015年1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公司
    手术技术升级换代
    医疗机器人千亿级市场在望
    李日晶借马甲接盘
    恒立实业再度易主
    “分拆”汽车零部件资产
    奇瑞有意轻装上市?
    锦州银行招股遇冷
    港股IPO冰火两重天
    中国石油“演习”管网分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石油“演习”管网分离
    2015-1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拟150多亿元出售中亚管道公司50%股权

      ⊙记者 陈其珏

      

      面对持续低迷的油价和疲弱不堪的国内外市场,石油央企也不得不借助资产出售来赢得喘息之机。

      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11月25日晚间公告称,拟以150亿至155亿元人民币的等额美元向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国新国际)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曼松控股)出售完成内部重组后中亚管道公司50%股权。集团内部人士指出,这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以更好回报股东。

      而在专家看来,此举对下一步油气改革尤其涉及中游的管网分离改革来说,也不啻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管道出售或成改革风向标

      根据公告,中国石油董事会已批准子公司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油勘探)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亚管道公司)进行内部重组,并通过中油勘探全资子公司天津泰普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泰普),出售完成内部重组后天津泰普持有的中亚管道公司的50%股权给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本次交易的资产为中亚管道公司50%的股权(不包括中亚管道公司D线资产以及中亚管道公司部分现金等资产);交易价格约为150亿至155亿元人民币的等额美元。

      对此,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解释称,今年以来油价一路下跌,石油公司的经营压力普遍很大,而国资委对央企有利润考核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出售管道公司股权可以合理优化资产,改善业绩水平,给股东可持续的回报。

      此前,中国石油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01亿元,同比下降68.1%。其中,三季度净利润仅为51.94亿元,同比下降81.4%。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国新国际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国资委成立的、专门用来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在经过一次增资后,国新国际成为国家外管局下属一家专门从事外汇储备投资子公司的平台之一,在海外投资中动作频频,被坊间誉为“中投二号”。

      而在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教授看来,此举是中石油又一次重大的油气管道资产分拆重组行动,对油气体制改革仍具有风向标意义。

      “表面上,中石油可以借此获得现金流;但从长远来看,考虑到管网分离是早晚的事,将中亚管道公司部分资产转让可以视为在改革即将到来前进行的一次适应和调整。”刘毅军表示,选择转让管道资产的原因是其估值相对容易,且波动不像油价那么大,收益也较稳定。

      不仅如此,他认为,由于中亚管道公司涉及海外业务,也面临着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此举也有利于风险分散和共担。

      天然气高端平台呼之欲出

      值得注意的是,昨晚公告还显示,中国石油于11月24日召开的今年第7次董事会一致同意通过了《关于昆仑燃气与昆仑能源整合的议案》,一致同意公司与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昆仑能源)签订整合意向书,双方确认可采取昆仑能源收购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昆仑燃气)股权、资产或其他方式实现本次整合。

      据悉,中国石油目前持有昆仑能源58.33%股份, 持有昆仑燃气100%股权。

      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同意公司与昆仑能源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研究并制定本次整合的具体操作方案,协调昆仑能源与昆仑燃气的业务,以及有助于推动整合完成的其他事宜。各方将就本次整合进行商议,努力促成本次整合,但整合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此,上述中石油集团人士表示,昆仑能源之前一直是上中下游都有的一体化企业,主营业务较为分散,但从中石油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公司计划把昆仑能源打造为天然气业务的高端平台,所以会进行此次整合。

      此前,中石油总裁汪东进曾在业绩会上向记者表示,昆仑能源与昆仑燃气两个公司有各自的市场定位,前者的定位为发展天然气的终端销售业务,现阶段以液化天然气为主;而后者则以省支线管道及城市燃气销售为主。他当时确认公司有计划将昆仑燃气注入昆仑能源,以打造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版图。

      不仅如此,中国石油还公告宣布拟以35.09亿元的资产评估价值为参考,减去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的权益变化为对价,向控股股东中石油集团所属的石油管理局转让新疆呼图壁等6座天然气储气库剩余天然气储量资产。

      据悉,此次将剩余天然气储量一次性转让给各储气库投资主体,可以理清公司与中石油集团的资产关系,理顺结算关系,提前收回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