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市场
  • 4:公司
  • 5:互动
  • 6:研究·宏观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做空息差推升国债期货
    美联储加息成未来看点
  • 券商股掀跌停潮 A股大跌5.48%
  • 港股五连跌 内地资金逆势持续净买入
  • 期指空方获利减仓 市场情绪未明显恶化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揭晓影响资金规模增加20%
  • 宏观经济处下行周期 大宗商品弱势难改
  •  
    2015年11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市场
    做空息差推升国债期货
    美联储加息成未来看点
    券商股掀跌停潮 A股大跌5.48%
    港股五连跌 内地资金逆势持续净买入
    期指空方获利减仓 市场情绪未明显恶化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揭晓影响资金规模增加20%
    宏观经济处下行周期 大宗商品弱势难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宏观经济处下行周期 大宗商品弱势难改
    2015-11-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粮期货 李琦

      

      11月27日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6%,降幅比9月份扩大4.5个百分点;1-10月份累计同比下降2%,降幅比1-9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连续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以及部分产业经济刺激政策陆续出台之背景下,中国经济数据在进入四季度后未能企稳,经济下滑压力依然明显。

      需求萎缩是正常现象

      经济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不可避免。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以货币宽松及投资为驱动的高速增长期,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衰退周期,低增长成为新常态,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大宗商品作为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的品种,面临着需求下滑、萎缩的困境。此时,若大宗商品供应层面没有相应的收缩,则将出现大量剩余,导致价格下跌。

      当前,我们又看到各产业已开始呼吁减产和建立减产的计划,这是在朝着正确的道路迈进,后续应关注供应端去产能的进度。理性关注减产的量有多大,减产的量是否大于需求缩减的量,减产的幅度能否改变供需平衡。

      外部短期搅动因素无法逆转经济周期

      11月最后一周,市场上出现若干异常及不合理的传闻,令期货市场陷入混乱局面。空头大量平仓,铝、焦煤开盘后及触及涨停,镍盘中一度上涨8%(第二个停板9%),铅、锌、锡多合约盘中触及涨停。但是其后,随着对消息的进一步消化和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多数品种价格回落。

      我们认为,利用产业寻求支持的时间点,传播各类未经证实的消息引发踩踏,搅乱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并给多空双方都带来较大的未预计到的损失。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构成,并非经济的“恶意”衰退和“恶意”萧条,也非价格的“恶意”做空和“恶意”低迷。这些异常及不合理的声音对市场造成短期搅动,但是无法改变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下的商品价格趋势。

      响应供给侧改革 彻底去产能去库存

      在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我们看到当前凯恩斯理论的失灵,货币政策陷入两难,货币层面宽松无法刺激传统行业的需求,市场需要的是供给侧改革,彻底去库存去产能,让供应层面主动去适应下降的需求。

      因此,部分收储解决不了过剩的局面,大量收储不符合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此外,减产并非一蹴而就或只停留于“呼吁”,彻底去产能、去库存才是减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