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2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研发大国的含金量

2016-0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谭浩俊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近日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我国已成世界第二研发大国。支撑这一点主要指标包括:理工科人才培养排名世界第一,研发支出、科技论文产量、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排名世界第二。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能在世界研发领域达到这样的水平,当然很值得高兴,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在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条件越来越好,更说明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科技工作真的如排名所反映的那样,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呢?正如有的国际组织将我国企业税负排名列为世界第二、而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数据罗列和分析说明中国企业税负并没有数据反映的那么重一样,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这个排名,也应有一些全面、客观、务实的认识,进而平心静气看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发方面差距到底在哪,从而有效提高世界第二研发大国的含金量,使其名副其实。

看领先指标,在数量上确实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如理工科人才培养,由于报考理工科的人员多、被授予理工科第一学位的比重也大,因而,也就被认为理工科人才的数量多、规模大,对研发的支撑作用强。但同时又不能不看到,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能真正称得上人才的比重并不高。那些被冠之于各种学位、尤其博士等学位的人才,到了实际工作岗位,少有过硬成果。显然,这有很大潜力可挖掘、有些水分需挤掉。

再看科技论文产量,近年来受到质疑最多。在数量背后,科技论文整体质量如何,需要全面评估和分析。如果巨量的科技论文真有这么高的水平,我国在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也当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实情是,我国的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仍十分薄弱,能与世界先进技术叫板的,寥寥无几。另一个受到质疑较多、问题也比较突出的是研发支出。看政府、企业安排的研发资金数量,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确实在逐年提高。但近年来有关研发资金被挪用、被挤占、研发投入效率不高的问题也不断暴露,不少领域的研发资金甚至成了“唐僧肉”,被层层瓜分、层层侵占、层层浪费,真正用于研发的比重就有限了。

一国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核心竞争力如何,关键在企业,在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成果和效率。如果企业不重视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强,要想真正挤进世界科技研发先进行列,难度很大,内涵很浅,竞争力很弱。根据《指标》,各国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相对重视程度不同:2012年我国研发资金的5%用于支持基础研究,美国这一比例为17%;中国将84%的研发资金用于支持开发,美国这一比例为62%。

显然,基础研究对一国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巨大。基础研究投入越多、越重视的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反之,投入再多,两者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不会太明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所占比重已达77%,但只有相对较少的比例用于基础研究,且主要靠中央财政投入。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在极少数高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载人航天、引力波等高端技术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一直处于竞争力不强地位的主要原因。

现在尤须注意的是,在电子、电器、信息技术、医药等重点领域,我国正在遭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前者是强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后者是劳动力、环境、资源优势,如印度、越南,包括其他东南亚国家。这种双重挤压,意味着未来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崎岖艰难。

对中国来说,继续维持劳动力、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已不可能,甚至很多已转化成了劣势。这也意味着,过去三十多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低端”基础已消失,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方面有突破,能在发达国家的挤压中,开创一条新路。这自然不能过度依赖中央财政投入,依赖研究机构,而必须依靠企业,发挥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增强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动力。因为,中国企业具备基础研究能力,华为、中信及高铁、核技术、特高压等便是突出例子。但从总体上讲,基础研究动力强的企业还太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太少。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人均创新能力仍然很薄弱,难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因此,对中国来说,是否能排名世界第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研发含金量,提高研发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企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让更多中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让更多中国品牌在世界崛起。

如果有一天,我国在研发上也能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先进国家一样,有更多技术和产品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那中国研发大国、研发强国的地位就确定了。

(作者系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