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3月2日

查看其他日期

智库:
孵化器转型希望

2016-03-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罗 宁

从1987年第一家孵化器诞生,到“火炬计划”不断壮大,中国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过去一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推动下,孵化器扩张速度大幅提升,新增各类孵化器4000多家,是此前28年的2.5倍。然而,近期一则关于深圳“地库实验室”孵化器倒闭的报道,却给孵化热潮浇了盆冷水。随之而起的是对孵化器“倒闭潮”的担忧。

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型,我国创新创业孵化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过去国有背景孵化器的发起目的,主要是承担国家扶持科技创新的职能,体现的是国家的科技政策导向,控制主体主要是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大学等。近年来,在市场化导向下愈来愈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运作模式日渐丰富,风险资本推动型、产业资本推动型以及中介服务型孵化器相继涌现,由非政府组织(NGO)主导下的新型孵化器也顺势诞生。随着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孵化器总体上呈现出从小众主体到大众群体,从创新能力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创新,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转变等许多新特点。

总体而言,在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举国推动创业创新的大环境下,孵化器作为离创业者最近的平台,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乘着这股东风,身处创业前线和科技前沿的孵化器和创新企业迅速开始实质性扩张,但搭上顺风车的孵化器也难免良莠不齐。比如,在当前创业孵化的大潮中,人们对创业风险估计过度乐观,相关政策资源配置还未能到位,孵化器本身还存在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等。

一方面,创业孵化本身就蕴含着较高风险。虽然在美国排名位于前列的Y Combinator,对初创企业的孵化成功率号称高达75%,但就全球而言,情况并不那么乐观。全球每年有上千万家创业企业诞生,然而3年后仍健在的比例不超过10%。目前,尽管我国孵化器总量已进入了世界前列,三年存活率约为30%,五年存活率仅为16%左右,企业存活率有待大幅提升。由于投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较高,再加上大部分孵化器管理团队缺乏专业投资眼光和经验,投资血本无归的案例也时有所闻。

近年来扶持孵化器发展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但这些政策往往是针对特定类型的孵化器,设定了相对较高的门槛。有关风险补偿、资金支持往往也需要孵化器取得某些资格认证,否则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事实上,未取得这些资格的孵化器往往正是处于初创阶段、亟须政策支持的时期。政策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孵化器运行中面临诸多困难和不便,难以较快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不利于孵化工作的顺利展开。

当然,孵化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令人忧虑。一是运营压力导致孵化器与房地产业界限模糊,一些孵化器越来越像工业园。尤其是在部分地方,开发商蜂拥而上,动辄数百亩甚至数千亩的孵化器或孵化基地,但真正形成品牌的并不多。二是资金来源的压力也不容忽视。为了降低创业团队的综合办公成本,孵化器所收取的运营服务费通常较低甚至可能免费,孵化器可持续资金来源成为一个重要挑战。单纯依赖于财政资金或者个别的社会捐助资金支持,并非长久之计。三是有许多孵化器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严重的盲目竞争、较高重复性等现象。忽视上述问题而对创业风险过度乐观估计,可能会埋下更大的风险隐患。

面对孵化器“野蛮生长”之后将陷困境的格局,许多地方已开始着手尝试以“孵化器联盟”的方式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盈利模式,促进孵化器更有序发展。整合,的确是一条出路。但由谁来整合呢?

以笔者之见,孵化器整合还是应继续走市场化之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孵化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孵化器整合需要打破区域藩篱,要在更广阔的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孵化器整合也需有序推进,这又要求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标准,为孵化器创建一个客观、公正的竞争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推进孵化器整合的主体尤为关键。但目前已有的“孵化器联盟”,一般是由官方背景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者科研机构推动,也不乏一些孵化器交流合作平台,要么联盟的范围以区域为主,全国性孵化器联盟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要么这些联盟往往处于较分散、较无序的状态,未能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

与上述主体相比,社会智库或是个不错的选择。智库既具有独立身份,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又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媒体联系密切,能为孵化器联盟的发展引进丰富的资源,为孵化器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式的服务。智库能以自身影响力为依托,打造孵化器联盟的影响力,并将社会影响力固化为市场认可的品牌,为孵化器树立一体化的创业品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智库能凭借社会、市场对其认可度,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孵化器的良性健康发展。

孵化器的转型发展更需要智力引导。以智库推动创新创业,可说是孵化器发展的正本清源之策。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青年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