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国资供给侧改革“头炮”
对准“僵尸企业”
⊙记者 朱文彬 ○编辑 长弓
4月18日,广东省政府官网披露《关于全省国企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国资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在出台全国首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具体行动后一个多月,广东省再次发文,部署推动全省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的路径安排,以促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国资委已经将供给侧改革的“头炮”瞄准了“僵尸企业”。据广东省国资委消息,4月12日,广东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吕业升在广东省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工作座谈会上,就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僵尸企业”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同时对出清重组“僵尸企业”,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炮”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
在日前举行的广东省国资委系统第十五期“广东国企学习论坛”上,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黄敦新也表示,在广东省国资委2016年将着力完成好两项重要的任务中,第一条便是出清重组国有“僵尸企业”、着力加快去产能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全省国有关停企业2333户,占企业总户数的19.75%,其中,能提供资产负债情况的企业469户,涉及资产101.47亿元、负债127.58亿元,在职员工2643人、退休人员13108人;特困企业1052户,占企业总户数的8.91%,在职员工64159人,退休人员44747人,亏损总额60.11亿元。两类合计国有“僵尸企业”共3385户。
在出清重组“僵尸企业”的具体目标上,《指导意见》提出,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基本出清,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有价值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实现300户以上特困企业脱困,亏损总额较2015年减少30%以上;到2017年底,实现600户以上特困企业脱困,亏损总额较2015年减少6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明显下降,全省国企整体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效益水平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国有特困企业总体上基本脱困;到2018年底,全省国有资本结构不断优化,国有资本65%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广东明确了分类处置“僵尸企业”的思路,对关停企业采取“两个一批”方式加快出清,即兼并重组一批和关闭破产一批;对仍存在有价值资产的关停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以产权转让、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盘活有效资产;对有品牌、有市场,但规模小、负担重的企业,通过增资减债、同类同质企业兼并重组、产权多元化改革等方式,提升资金实力、经营规模、边际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对特困企业,采取“四个一批”方式加快重组,即进行兼并重组盘活一批、资本运营做实一批、创新发展提升一批、关闭破产退出一批。
《指导意见》提出,将具有产业价值或前景的企业,以推动优质资产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为契机,围绕上市主体的资产、市场方向和发展规划,直接纳入上市资产范围;暂不具备吸纳上市条件的,委托具备相关产业背景和能力的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待条件成熟择机注入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