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新闻·新三板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5月27日

查看其他日期

探秘新三板“北斗”军团

2016-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兴彩 ○编辑 孙放

在近日召开的“第七届导航学术年会应用产业化论坛”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我国近期将发布诠释北斗系统发展理念和政策主张的白皮书,正在制定中的《卫星导航条例》也将列入《国务院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北斗产业千亿级市场空间即将打开。但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目前纵观整个北斗产业链,特别是其中更能代表产业创新能力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上游芯片领域的短板依旧明显。

挂牌公司已逾40家

数据显示,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北斗”概念公司已逾40家,但近半数的主业集中在“集成、运营解决方案”领域,专攻上游核心芯片、元器件领域的公司则寥寥可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北斗产业化的关键看两方面:一是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二是芯片等上游产业的进步。

“在北斗这样的新兴产业之中,新三板挂牌公司群体应更能体现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潜力。”业内人士表示。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目前A股的“北斗”概念股有近30家,而在新三板挂牌的“北斗”概念公司则有41家,且普遍质地较好。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除新近挂牌新三板的3家公司外,38家新三板“北斗”公司中仅5家亏损,8家公司的净利润规模还超过了2000万元。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车联网和车载终端装备成为北斗产业链的“香饽饽”。统计显示,新三板“北斗”军团中有19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集成、运营解决方案”;更有6家公司主营车联网终端的研发、生产、销售,车联网在线信息服务,车联网运营服务及配套软硬件的研发和销售。

对此,有内人士表示,在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北斗车载终端及车联网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上述公司体量虽然还比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以福信富通为例,该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2345.49万元,净利润541.28 万元,分别增长200.45%和119.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9.12万元,增幅达942.93%。

涉及上游者寥寥

不过,与此同时,北斗产业链发展的短板也较明显,新三板中涉及上游核心芯片和元器件的公司寥寥可数。

“北斗产业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用户体验,除差分增强基站外,还涉及芯片、终端和地图等产业链各环节;产业化的关键一方面是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芯片等上游产业的发展。”某位从事北斗芯片研发的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就在近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发射30多颗北斗卫星,到2020年形成北斗系统的全球服务能力,我国的《卫星导航条例》也在制定之中。

企业方面,千寻位置网于18日宣布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的主要组成部分,千寻位置的差分基站致力于将定位精度从5至10米改善到1至3米,这对提升北斗系统服务质量,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北斗高精度应用的需求,对创造差异化服务优势,加速推进北斗导航应用与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其中北斗导航市场份额将达60%。

“核心还是芯片”,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强调,“在北斗导航系统部署完善下,如果北斗定位导航芯片同时能够做到跟国外GPS用芯片相当的性价比、稳定性,那么北斗下游产业会很快被带动起来。”

但统计显示,新三板的41家北斗产业链公司中,仅有6家主营核心元器件,涉及芯片的仅有诺维北斗;此外,进行传感器研发的有久通物联、瑞可达等2家公司。某券商研究员指出:“目前(北斗)芯片还只能做到40nm制程,而国防和企业应用尚不足以带动产业发展。”

对此,该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国内做北斗芯片的公司并不算少,但产品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大范围推广的并不多,且这些公司多数是非上市、未挂牌的。

尽管尚有差距和不足,但业内人士均看好北斗产业前景,预计随着“北斗+”及“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北斗产业千亿级市场即将启动。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北斗产业正从国防及企业应用拓展到大众应用,未来将保持每年30%至40%的复合增长率。“从国外定位、导航市场看,国防、企业应用所占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5%和25%,大众市场份额占比则接近60%,北斗在大众市场的潜力巨大。”中信建投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于海宁表示,“对于北斗的大众市场,手机和车载领域空间最大,我们看好其中的运营服务市场;卡位行业垂直领域的服务运营也具有比较不错的机会。”据乐观估计,一到两年内,北斗在国内甚至亚太地区的民用精度将达到亚米级甚至厘米级,更强的竞争力将使得市场自动选择北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