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风险认知:经济学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2016-06-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周业安

经济学教科书上假定了我们都厌恶风险,前提是我们都能认识风险。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经济学家精心设计的陷阱:如果人们能充分认识风险,那么必须是理性的!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充分认识风险。风险态度的背后还有这么一出,隐藏太深了。

小时候喜欢掏鸟窝,家门口有几棵白桦树,长得挺高,而我那时瘦瘦小小,像只野猴子,经常爬到树顶。现在想想很危险,万一不小心掉下来,可不得摔残了?可那时不知风险为何物,就顾着好玩。慢慢懂事了,风险自然也就来了。对风险的认识,是一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也是长大后烦恼的一部分。要不怎么说年轻时有闯劲,年纪大了,这股劲就弱了,甚至消失了呢!倒不是年纪大的人怕这怕那,而是见得多,想得多,对风险的认识自然也就深刻了很多。所谓胆小,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对风险的认识水平。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这话道出了风险的真谛。无知者无畏,可理解成书读得少,反而敢夸夸其谈,自以为是。也可理解成知道得越少,对风险的认识也就越少,越可能不怕风险。但这个说法不够严谨。无畏,可以是没有认识到,但不等于真的不怕。如果真认识到了,自然也就害怕了。经济学关于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有个基本假定:人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厌恶风险的。这个假定在当时提出来时并没有太多科学依据,只是经济学家根据日常观察提炼出来的一个条件,直到研究方法有了进展后,才陆续得到一些科学结论的支持。经济学家这种直觉还是令人佩服的,假定风险厌恶,要比假定理性经济人的争议少太多。对当代经济学家而言,或许不同意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但几乎都同意风险厌恶的假定。

风险厌恶的前提是知道风险在哪,风险有多高。也就是说,风险态度取决于风险认知。只有对风险本身有了充分认识,才谈得上喜欢风险还是厌恶风险。爬到高高的树上掏鸟窝的确是个冒险行为,但不等于小孩子爱好风险,因为小孩子还不知道风险在哪。经济学教科书上假定了我们都厌恶风险,前提是我们都能认识风险。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经济学家精心设计的陷阱:如果人们能充分认识风险,那必须是理性的!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充分认识风险。风险态度的背后还有这么一出,隐藏太深了。小孩子肯定谈不上理性,自然也就无法认识风险,所以常会有一些冒险举动,让家长们惊吓不已。

严格说来,大人们也未必都是理性的,比如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即便没有精神疾病,是个正常人,也未必都是理性的,比如一个人喝了酒,脑子晕乎乎的,然后开起自己的车就上高速了。这时候醉酒的人肯定不是理性的,对于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的判断很容易出错,也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对每个开车的人来说都是风险,作为风险厌恶者总是会选择安全行车,但对一个醉驾的人而言,由于失去了理性,就可能会选择冒险行车,从而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前经常听人说醉酒的人心知肚明,这都是瞎扯。一个人醉酒了,心里明白才怪呢,都失去理性判断了,还能算明白?如果真的明白,只能说明是在装醉。喝酒是因为酒精麻痹,就跟喝药类似。抽烟也好,喝酒也好,喝药也好,只要是有可能麻痹神经系统的,都有可能让一个原本理智的人陷入不理智的境况。

除了精神疾病和醉酒等类别,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导致非理性行为。人都有七情六欲,有时脑子一热,就会冲动,比如嫉妒、攀比等等。影视剧和小说里经常塑造一些特别容易嫉妒的人,一旦妒火中烧,就会有惊天动地的破坏性后果。嫉妒容易让人迷失心智,把原本安全的情景改变成高风险的情景。想想看,假如你的办公室里有个超级爱嫉妒的人,你还能安静工作么?一个人的嫉妒会给其他人带来不安全感,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以往的经济学常常忽略这些因素,把社会性剥离,仅仅考虑理性的后果,自然就难以解释复杂多变的现实了。

风险到底是什么?说得简单形象点,风险本质上就是损失的可能性,用数学的话说,就是损失发生的概率。收益的概率不是风险,损失的概率才是。所以,风险厌恶也可以理解成损失厌恶。人们为何更喜欢到手的收益,而不喜欢一个看似美好未来的承诺?因为未来太不确定,有损失的可能。如果一个人很理性,能精准地计算出未来损失的概率,那么每次决策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做好风险识别和预判,从而做出有效的防范。正确的决策,就是准确权衡了收益和风险,从而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选择。而假如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或者精神出现了疾病,自然也就失去了对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准确判断,从而可能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举动。这种举动往往会伤及他人。一个理性的人不会伤及他人,因为伤及他人会给自己带来成本。但一个不理性的人则不管这些。小孩子常常做出冒险的举动,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损失的可能性这一说,所以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风险。喝酒、抽烟、喝药等等,过量了会给神经系统带来严重的麻痹和损害,从而影响一个正常的人对未来损失的可能性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举动,会害人害己。还有就是嫉妒心、攀比心等等心理机制同样会起到类似的效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