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 数据·图表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7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英国“脱欧”短期冲击有限中期影响复杂

2016-07-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2版)其次,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仍待进一步掌控。截至7月3日,“脱欧”后英镑累计兑欧元贬值8.3%、兑美元贬值10.2%、兑日元贬值13.1%、兑人民币贬值9.3%、兑印度卢比贬值10.4%。截至7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值68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1.04%。根据我们与多家市场机构的交流,市场基本认可“英镑欧元等下跌造成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行”这一结论,认为中间价形成公式及机制(如,CFETS变动-中间价变动=美元指数变动-0.36美元兑欧元变动-0.08美元兑英镑变动)依然有效。

我们认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贬值,反映了管理层的客观判断和主观意愿;借国际外汇市场大幅波动之际,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是精明之举;但最终市场如何理解、是否接受、怎样操作,仍待未来几个月结售汇以及外汇储备变化的数据揭晓。如果类似“8·11”汇改后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大幅下降、结售汇逆差大幅上升的结果再现,则借机贬值操作依然是得不偿失。

人民币汇率短期取决于储备规模,中期取决于国际收支,长期取决于经济增长。短期看,汇率管理当局有能力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任何合意水平上,现有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也并不妨碍这样的操作。稳定汇率与消耗储备二者并不矛盾。只有一定时期内汇率的稳定,才能有效抑制居民换汇冲动,进而稳定储备。这一点已经被今年2月至5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储备变动的实践所证明。

必须注意到,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不断量化宽松、不断突破利率下限,维护资产价格、维持资金链,正成为第一需要。此次英国“脱欧”将推动各国央行在宽松道路上走得更远,美联储加息将显得越发特立独行。从国际间资产价格均衡角度分析,越是那些对外贬值严重的国家,对内资产价格越是有可能得以维系。

在外围市场动荡加速贬值一段时期后,人民币可能将恢复稳定、甚至略有升值,以避免市场形成一致性贬值预期,冲击储备规模。鉴于国内流动性宽松局面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成熟,近期存准率水平可能保持稳定。若二季度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不排除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这将进一步支撑资产价格,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第三,伦敦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不可替代。伦敦是我国香港之外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我国央行曾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票据,财政部也曾在英国发行人民币国债。但去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情势变化,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此前卓有成效的“政府主推+升值预期+利差引导+离岸操作”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迅速收窄。今年年初,出于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等多方面考虑,内地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香港离岸市场大幅萎缩,人民币资金池较巅峰时期下降了三分之一;利率水平迅速上升,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飙升至66%;“点心债”发行量较此前减少近半。这种情况下,中国主动推动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大下降。

从根本上讲,通过离岸中心推进本币国际化,只是本国金融发展金融开放滞后情况下的替代方案。即便人民币长期依赖离岸中心模式推进国际化,借道伦敦进入欧洲未必是理想方案。理论上,英美的市场主导型金融市场体系,与欧陆的机构主导型金融体系存在相当大差异,人民币国际化对两类金融体系之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不能偏废。法兰克福同样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具备承担发行离岸人民币主权债(票据)的能力。或许“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更愿意赴法兰克福获得人民币融资。

政治社会心理层面的潜在影响复杂微妙

此番英国公投“脱欧”拓宽了一条理论上既有、但实践中并不常见的主权国家重大对外政策政治决策路径。其他类似区域经济联盟内部的个别主权国家、主权国家内部的分离主义势力,尤其是待统一国家内部的分裂势力,都将从英国范例中汲取经验,政治学研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政治平庸”年代,各国所谓精英,分析、预测、把控“乌合之众”行为之能力下降,正在成为新的常态,各国执政当局对此应深入反思。

“脱欧”公投意外通过的社会心理影响非常复杂。欧盟方面,鉴于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的“政治不正确”,预计短期内不会有其他成员国群起效仿公投模式;但中期,只要“脱欧”未导致英国经济出现大的混乱——这种可能性很小——现有欧盟、欧元区框架的完整性,势必受到新的挑战。美国方面,“脱欧”对大选的影响非常微妙,公众心理可能反弹,出现向所谓理性、政治正确方向的回归,这一局面或许有利于民主党候选人。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第二作者曹玉瑾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