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体检”上半年经济:
需政策护航企稳势头
⊙记者 赵静 ○编辑 谷子
中国经济半年报已经公布,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上半年的经济和运行趋势?
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上半年企稳迹象呈现,下行压力仍较大。下半年稳增长关键在于提振民间投资。
企稳态势显现
当天,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和中诚信联合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初步呈现企稳迹象。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解释说,企稳迹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是GDP结束连续三个季度的下行态势;其次是名义GDP增速回升加快,并已高于实际GDP增速;三是消费增长保持平稳。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6月这一增速更是创出上半年最高点,达10.6%;四是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五是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六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3.4%,同比增长13.2%。同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4.1%,同比提高1.8%。这些均表明经济运行有所向好。
上半年经济企稳态势已然显现,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
在陈彦斌看来,无论从总需求的角度,还是从总价格水平、产业及先行指标的几个维度分析,下行压力都不容小觑。
从总需求的视角看,特别是投资增速下滑态势恐将持续加重。数据表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民间投资增速的快速下滑仍在持续,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民间投资增速在上半年仅为1.6%,东北地区甚至出现31.9%的下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增速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与商品房销售两项指标都出现见顶回落态势。
从产业视角看,制造业运行情况依然欠佳。6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0.2%,但其中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却与上月持平。在制造业增加值中,增速上升最快的行业还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业。
“从总价格水平看,6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环比为负,PPI同比仍为负值且环比由正转负;从先行指标来看,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将有所减弱,表明经济回稳势头尚未稳固。”陈彦斌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也认为下半年下行压力仍较大。他说,在三大需求里,投资和出口可能减速,短期内消费的情况不稳定,长期看如果收入的增长低于消费的增长,也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因此,下半年仍难避免下行压力略微加大的情况。
“稳增长”关键在民间投资
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风险,《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提出,短期内“稳增长”的关键,还在于有效提升民间投资。
“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来源于投资增速的明显放缓,而投资增速放缓的核心又在于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62%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因此,扭转民间投资的快速下滑,成为今年稳增长的关键。”陈彦斌说。
《报告》分析,导致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有五方面原因,包括融资难融资贵,金融、医疗、养老等第三产业的准入限制,第二产业投资中的民间投资急速下滑,人民币贬值预期下的投资“内冷外热”和市场对经济信心不足导致的投资意愿减弱。
对此,《报告》建议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尤其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
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还认为,导致民间投资下滑严重的另一原因是国企强劲投资带来的挤出效应。在他看来,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下一步在寻求二者的平衡上能找到新思路,而不再依赖老方法。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对民间投资下滑则有不同看法。他说,当前就此问题的调研结果,仍集中归结为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有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税负成本重等等,然而这些都是老问题,为什么此前的民间投资保持了高增长?
在马光远看来,问题还在于由于大量投资集中在制造业,而在制造业普遍不赚钱的背景下,投资必然随之减少。因此,解决之道仍在于恢复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并由此提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