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9月23日

查看其他日期

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说明书摘要

2016-09-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37版)

(二)最近三年及一期与主要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是否有严重违约现象

发行人在与主要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严格按照合同执行,最近三年及一期没有发生过重大违约现象。

(三)发行的债券(债务融资工具)以及偿还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发行人发行的债券(债务融资工具)以及偿还情况如下:

发行人子公司南天信息于2010年9月17日发行了“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2亿元,债券简称“10南天CP01”,该债券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于2010年10月18日发行了“2010年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债券简称“10云南工投债”,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10云南工投债”为3+3模式,本期债券前三年于2013年10月18日到期,发行人于2013年9月16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公告了本期债券投资人回售行权提示,将年利率上调为5.25%。后根据投资人提前赎回申请,投资人对本期债券选择提前赎回本金7.3亿元,发行人按期对提前赎回部分进行了兑付,未回售债券总面额7.7亿元继续由中央结算公司托管)。

发行人于2011年5月20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2亿元,债券简称“11云工投MTN1”,该债券目前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子公司南天信息于2011年11月3日发行了“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2亿元,债券简称“11南天CP001”,该债券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于2012年3月22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7亿元,债券简称“12云工投MTN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子公司南天信息于2012年8月末发行了“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2亿元,债券简称“12南天CP001”,该债券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于2014年3月末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5亿元,债券简称“14云工投CP001”,该债券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于2014年5月12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5亿元,债券简称“14云工投MTN0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子公司南天信息于2014年5月20日发行了“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2亿元,债券简称“14南天PPN001”,该债券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于2014年6月27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3亿元,债券简称“14云工投PPN0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4年9月25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度第二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3亿元,债券简称“14云工投PPN002”,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5年8月20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5亿元,债券简称“15云工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5年8月27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5亿元,债券简称“15云工投CP001”,该债券目前已按时兑付。

发行人于2015年10月20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4亿元,债券简称“15云工投MTN0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5年10月22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规模5亿元,债券简称“15云工02”,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5年11月5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0亿元,债券简称“15云工投MTN002”,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6年3月28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4亿元,债券简称“16云工投MTN0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6年6月21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5亿元,债券简称“16云工投CP0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6年7月26日发行了“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7亿元,债券简称“16云工0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发行人于2016年8月9日发行人“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5亿元,债券简称“16云工S1”,该债券目前处于存续期内。

(四)本次发行后的累计公司债券余额及其占发行人最近一期末净资产的比例

本次发行完成后,发行人存续期内企业债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22.70亿元,占发行人截至2016年6月末未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口径净资产(含少数股东权益)的比例为19.29%,未超过发行人净资产的40%。

(五)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合并财务报表口径下的主要偿债指标

注: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净额)/流动负债;

(3)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4)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

(5)贷款偿还率=实际贷款偿还额/应偿还贷款额;

(6)利息偿付率=实际支付利息/应付利息。

第四节 偿债计划及其他保障措施

本期债券发行后,发行人将根据债务结构情况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和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及时、足额地准备资金用于每年的利息支付及到期本金的兑付,以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一、偿债计划

本期债券利息和本金的支付通过登记机构和有关机构办理,具体事项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发布的付息公告中予以说明。

(一)利息的支付

1、本期债券在存续期内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本期债券的付息日期为2017年至2021年每年的9月27日。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的第1个工作日;顺延期间付息款项不另计利息。

2、本期债券利息的支付通过债券登记机构和有关机构办理。利息支付的具体事项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行人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发布的付息公告中加以说明。

3、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投资者投资本期债券应缴纳的有关税费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二)本金的偿付

1、本期债券到期一次还本。本期债券的兑付日期为2021年9月27日。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的第1个工作日;顺延期间兑付款项不另计利息。

2、本期债券本金的偿付通过债券登记机构和有关机构办理。本金偿付的具体事项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行人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发布的付息公告中加以说明。

二、偿债资金来源

云南工投为本期公司债券的发行人,即为本期公司债券的法定偿债人,其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经营收入、其他融资渠道以及股权等资产的变现。

(一)稳定的经营收入

2013-2015年,发行人经营收入保持较高水平。2013-2015年,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756,950.37万元、674,420.55万元和633,995.18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9,473.06万元、35,425.84万元和40,880.73万元。发行人稳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发行人偿还债务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润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是毛利润较为稳定的主要来源。2015年,发行人生物医药板块营业收入达239,816.54万元,占比37.83%,毛利润达30,236.43万元,占比15.83%;电子信息板块营业收入达230,780.36万元,占比36.40%,毛利润达50,286.78万元,占比26.32%。2015年受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及面临转型的影响,园区产业板块收入因减少投资有所下降。未来,园区产业板块随着经营与开发模式的转型升级及新项目的陆续完工,有望成为发行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板块也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发行人将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通过优化经营结构,改进业务模式,加强基础管理,加快投资业务发展,提高整体经营效益,经营水平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将更加连续和稳步增长,为本期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提供保障。

(二)顺畅的外部融资渠道

多年来发行人与多家商业银行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优良的信用记录,获得了较高的银行综合授信额度,间接融资渠道畅通。公司充足的银行授信保证了正常的资金需求,提高了公司财务管理的灵活性。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为84.92亿元,其中尚未使用额度为39.29亿元,各主要合作银行对发行人授信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均保持稳定状态。

在直接融资方面,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发行人及下属子公司已相继发行了1期企业债券、4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6期中期票据,6期短期融资券以及3期定向工具,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直接融资经验。

(三)资产变现能力强

发行人相关资产的融资或变现能力较好,特别是发行人持有较多优质公司股权和回款保障较高的应收账款,具有较强的盈利性和流动性,可以通过股权质押式回购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快速取得资金,这是发行人偿还本期公司债券重要保障。公司直接持有南天信息(000948.SZ)22,870,213股,持股比例为9.27%,并通过全资子公司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南天信息66,289,431股,持股比例为26.88%,均为流通股。发行人同时持有数额较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大部分为变现能力强的上市公司股权,截至2016年6月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74.62亿元。

发行人还持有较多回款保障较高的应收款项。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持有应收账款净额为14.74亿元、其他应收款净额7.36亿元。同时,发行人具有很好的市场信誉,如果因财务状况恶化等原因而无法从其他渠道筹集偿债资金,必要时将通过上市公司股权、应收款项以及存货的融资或变现筹集资金偿还本期公司债券及其他债务。

综上,发行人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外部融资能力强,预计在未来经营稳定,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同时,发行人丰富的融资渠道、充裕的可变现资产,对偿债有较强的保障能力。

三、偿债保障措施

为了充分、有效地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公司为按时、足额偿付本期债券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包括确定专门部门与人员、安排偿债资金、制定并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计划、充分发挥债券受托管理人的作用和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努力形成一套确保本期债券安全付息、兑付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

发行人根据国家政策和公司资金使用计划安排使用募集资金。依据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由发行人指定其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核查,确保募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安排人员专门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发行人已要求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管理,确保募集资金有效使用和到期偿还。

(二)制定应急措施

发行人若出现未能按约定或者未能按期偿付资金本息,将采取暂缓重大对外投资、变现优良资产等措施,来保证本期公司债券本息的兑付,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加强日常资金管理

发行人将在资本支出项目上始终贯彻量入为出的原则,并严格遵守公司的投资决策管理规定和审批程序。投资项目注重回报,对于财务测算可行、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风险规避措施到位、投资安全有保障的项目进行重点考虑。同时,发行人也将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自我调剂能力,为本期公司债券本息的按时偿还创造条件。

(四)引入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

本期债券引入了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由债券受托管理人协调债券持有人对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监督,并在债券本息无法按时偿付时,协调债券持有人,采取一切必要及可行的措施,保护债券持有人的正当利益。

发行人将严格按照《债券受托管理协议》的规定,配合债券受托管理人履行职责,定期向债券受托管理人提供公司的相关财务资料,并在公司可能出现债券违约时及时通知债券受托管理人,便于债券受托管理人及时依据《债券受托管理协议》采取必要的措施。

有关债券受托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详见募集说明书第九节“债券受托管理人”。

(五)制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发行人和受托管理人已经按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约定债券持有人通过债券持有人会议行使权利的范围、程序和其他重要事项,为保障本期债券本息的按约偿付作出了合理的制度安排。

(六)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发行人将遵循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原则,使发行人偿债能力、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受到债券持有人、债券受托管理人和股东的监督,防范偿债风险。发行人将按《债券受托管理协议》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预计到期难以偿付利息或本金;2、订立可能对还本付息产生重大影响的担保合同及其他重要合同;3、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遭受超过净资产百分之十以上的重大损失;4、发生重大仲裁、诉讼;5、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6、拟进行重大债务重组;7、未能履行募集说明书的约定;8、债券被暂停交易;9、相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七)风险应急保障措施

如果公司出现了信用评级大幅度下降、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等可能影响投资者利益情况,公司将采取不分配利润、暂缓重大对外投资等项目的实施、变现优良资产等措施来保证本期公司债券本息的兑付,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四、违约责任及解决措施

(一)本期债券违约的情形

本期债券的违约情形,详见募集说明书第九节“债券受托管理人”。

(二)针对发行人违约的违约责任及其承担方式

本公司保证按照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约定的还本付息安排向债券持有人支付本期债券利息及兑付本期债券本金。若本公司未按时支付本期债券的本金和/或利息,或发生其他违约情况时,债券受托管理人将依据《债券受托管理协议》代表债券持有人向本公司进行追索,包括采取加速清偿或其他可行的救济措施。如果债券受托管理人未按《债券受托管理协议》履行其职责,债券持有人有权直接依法向本公司进行追索,并追究债券受托管理人的违约责任。

本公司承诺按照本期债券基本条款约定的时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债券利息及兑付债券本金。如果本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利息或在本期债券到期时未按时兑付本金,对于逾期未付的利息或本金,公司将根据逾期天数按逾期利率向债券持有人支付逾期利息:按照该未付利息对应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另计利息(单利);偿还本金发生逾期的,逾期未付的本金金额自本金支付日起,按照该未付本金对应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利息(单利)。

(三)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对因上述情况引起的任何争议,任一方有权向上海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适用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仲裁地点在上海,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发行人及投资者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五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概况

1、公司注册名称: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注册地址: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顺通大道50号

3、办公地址: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顺通大道50号

4、法定代表人:刘文章

5、注册资本:陆拾肆亿元正

6、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01006736373483

7、联系人:张建生、郑勇勇

8、联系方式:

电话:0871-63959612

传真:0871-63959613

邮政编码:650214

9、经营范围: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各类产业和行业的投融资业务、资产经营、企业购并、股权交易、国有资产的委托理财和国有资产的委托处置;国内及国际贸易;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经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发行人主营业务主要为生物医药板块、电子信息板块、园区产业板块和现代服务业板块以及其他板块共五个业务板块。其中,生物医药板块、电子信息板块、园区产业板块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

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资产总计3,508,410.59万元,负债合计2,224,481.53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283,929.06万元;2015年,发行人实现营业总收入633,995.18万元,净利润40,880.73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资产总计3,217,946.01万元,负债合计2,041,346.3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76,599.72万元;2016年1-6月,发行人实现营业总收入214,920.99 万元,净利润-23,921.04 万元。

(一)发行人的历史沿革及最近三年实际控制人变化情况

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国资公司是经云南省政府云政发[2000]165号文批准,于2000年10月25日由原云南省国有资产持股经营公司与原云南省技术进步投资公司合并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

根据2008年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组建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云政复[2008]9号),同意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现更名为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云南省国资委出资人民币3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6.08%;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民币3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52%;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35%;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35%;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35%;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35%,注册资本共计人民币46亿元。

根据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分所出具的《验资报告》(中瑞岳华云南验字[2008]第14号),截至2008年5月9日,公司已收到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现更名为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11亿元,全部为货币出资。

根据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分所出具的《验资报告》(中瑞岳华云南验字[2008]第18号),截至2008年6月28日,公司已收到云南省国资委缴纳的出资额人民币35亿元,以其拥有的国资公司截至2007年末的净资产30.12亿元(其中净资产中包含货币资金4.94亿元)和国资委持有云铜集团4%的股权4.88亿元折合实收资本人民币35亿元。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对甲方出资的国资公司截至2007年末的净资产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和正信评报字(2008)第(5)-14号资产评估报告。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分所对云南省国资委出资的云铜集团4%的股权所涉及云铜集团截至2007年末的净资产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中瑞岳华云南审字[2008]第18-15号审计报告。经审定后的净资产122.03亿元,国资委4%的股权应享受的权益为4.88亿元。

2008年5月12日,经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后同意发行人设立登记,并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根据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记载,发行人住所为昆明市海源北路6号招商大厦;法定代表人为龚立东;注册资本为肆拾陆亿元整;公司类型为非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各类产业和行业的投融资业务、资产经营、企业购并、股权交易、国有资产的委托理财和国有资产的委托处置;国内及国际贸易;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经营业务。(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的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

2008年10月,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13期)及云南省国资委作出的《云南省国资委关于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及股权置换有关事宜的通知》(云国资统财[2008]393号),同意云南省国资委以所持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100%股权和所持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10.3%的股权,按照南天集团和云铜集团2007年12月末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作价,其中14亿元以云南省国资委单方增资扩股方式注入发行人。

2009年5月14日,经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核准,发行人注册资本由原人民币46亿元增至人民币60亿元。增资后,省国资委出资人民币49亿元,占注册资本的81.68%;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民币3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33%;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33%;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33%;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33%。根据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昆旭会事验字(2009)第092号),截至2008年11月30日,公司已收到股本人民币600,000.00万元。其中,云南省国资委出资人民币49亿元,出资方式为:云南省国资委持有的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末经评估的净资产30.12亿元;云南省国资委持有的云南铜业2007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17.45亿元;云南省国资委持有的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2007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出资1.43亿元(云南省国资委持有的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2007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于2008年6月20日已经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分所审计,并出具了中瑞岳华审字(2008)第120号审计报告,经审计后的净资产为26,259.14万元)。云天化集团缴纳股本3亿元,昆钢公司、云铜集团、云冶集团以及云锡集团各缴纳股本2亿元,均为货币出资。另外,经该工商分局核准,发行人住所由原昆明市海源北路6号招商大厦变更至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监管大楼;发行人股东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名称变更为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4日,经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核准,发行人住所由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监管大楼变更至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顺通大道50号。

2013年9月18日,经过发行人第六次股东会会议决议、第一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规定,发行人申请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40,000.00万元,从未分配利润及资本公积中分别用39,000各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昆明群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25日出具了群兴验字【2013】第039号验资报告对上述情况予以验证。发行人已于2013年11月19日办理完毕相关工商变更手续。

2015年12月19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转部分国家出资企业股权充实云南圣乙投资有限公司国家资本金的批复》(云政复【2015】75号),云南省国资委将持有发行人36%股权划转,由云南圣乙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并于2016年3月17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二)发行人设立以来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发行人报告期内未发生导致发行人主营业务发生实质变更的重大资产购买、出售和置换的情况。

(三)发行人前十大股东情况

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股东包括云南省国资委、云南圣乙投资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团、昆钢控股公司、云铜集团、云冶集团和云锡集团。发行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云南省国资委,主要股东及其持股情况见下表:

表: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主要股东及持股情况

单位:万元

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发行人股东云南圣乙投资有限公司已将其持有的36.00%的发行人股权质押给华信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除以上股权质押外,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其他股东单位所持发行人上述股权不存在被质押或冻结的情况。

二、发行人对其他企业的重要权益投资情况

(一)发行人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二级子公司如下表所示:

表: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二级子公司基本概况

单位:万元

注:

1、截至2016年6月末,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天信息)股本总额为246,606,046股。本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其持有南天信息股份66,289,431股,占南天信息总股本的26.88%;发行人直接持有南天信息股份22,870,213股,占南天信息总股本的9.27%。发行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南天信息股份89,159,644股,占南天信息总股本的36.15%。

2、发行人对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足50%,但依然纳入合并报表,主要原因是发行人系上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具有绝大多数投票权,按《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可认为发行人获得了对另一方的实际控制权,故纳入合并报表。

(二)对发行人影响重大的子公司介绍

1、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改流复(1999)43号——关于同意设立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于1999年12月17日由云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公司职工持股会、珠海南方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南方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名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工业公司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1,926,800.00元,云南工投持有医药工业公司58.53%的股份,南天信息持有该公司41.36%的股份,南天信息职工技协服务部持有该公司0.11%的股份。

医药工业公司的经营范围为: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蛋白同化制济和肽类激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戒毒用美沙酮口服液;医疗器械类;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日用百货的销售;货物进出口及技术的出口业务;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普通货运;物流方案设计;多式联运服务。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83,560.17万元,负债总额为204,918.27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78,641.90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5,207.42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6,831.42万元,净利润837.79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308.86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72,773.65万元,负债总额为186,854.54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5,919.11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0,064.64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82,343.10万元,净利润-5,142.78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5,142.78万元。2016年1-6月,该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受医改政策影响和省市级医院药品控量,医药流通企业销售下滑;同时,供应商供货由该公司为一级代理商改变为供应商自主配送或增加代理商方,从而使公司销售份额有所下降。

2、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12日,现注册资本12,000万元,其中,云南工投持股比例为74.69%;昆明嘉资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出持股比例为19.90%;自然人郑慧英及31名股权激励对象持股比例为5.41%。

瑞宝生物是国内生产天然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天然色素系列产品、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植化原料及产品的生产、销售;农副产品(含工业生产用大米)的收购、加工,副食品批发、零售、代购代销。本企业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的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

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立足云南特色生物资源,努力成为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新生化产业的重要平台,力求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在生化领域具有竞争力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53,938.30万元,负债总额为41,131.41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2,806.90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79.24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2,985.12万元,净利润-392.41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14.99万元。该公司2015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欧美市场需求不旺,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等影响,导致部分销售区域业务拓展缓慢,尤其是年底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国外客户暂停部分大额采购,持币观望意愿明显,对2015 年12 月份的销售额影响较大,从而导致2015 年全年销售未达预期。

截至2016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54,027.32万元,负债总额为41,771.6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2,255.68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998.39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9,538.73万元,净利润-569.12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598.75万元。虽然通过技术改造部分产品提取率有所上升,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挤压利润空间,其次受汇率波动和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国外釆购商持币观望,影响了该公司产品出口额,加之单宁酸产品下游市场受有色金属行业低迷影响,销量下滑,导致该公司整体销售收入未达预期,从而导致亏损。

3、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1998)118号文批准,由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珠海南方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裴海平、李宏坤、周永泰、丁柏林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21日在云南省工商局登记注册。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南天信息于1999年8月18日以网上定价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万股,股本总额增至140,000,551.00元,并于1999年10月1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8月7日,南天信息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当时的流通股本4,000万股为基数,向当时的全体流通股股东转增股本,流通股股东持有每10股流通股获得转增股份5.1376股,共计转增20,550,399股。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8]492号文核准,南天信息于2008年5月14日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10家特定投资者发行了5,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2012年4月13日,南天信息召开的201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1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南天信息现有总股本210,550,95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同时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以南天信息现有总股本210,550,95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股,合计转增股本21,055,095股,转增后南天信息总股本增加至231,606,046股。已经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12年7月28日出具中瑞岳华验字[2012]第0149号验资报告。

2013年9月1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3]330号)核准,南天信息向特定对象(即公司控股股东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公司第二大股东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开发行普通股(A股)股票15,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8.1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22,700,000.00元,公司总股本由本次非公开发行前的231,606,046股增加至246,606,046股。2013年9月26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验资,并出具了瑞华验字[2013]第91500002号《验资报告》。

南天信息所属行业为:电子信息行业。南天信息及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开发、生产、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外围设备、金融专用设备、智能机电产品(含国产汽车不含小轿车);承接网络工程、信息系统工程(不含管理项目)、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自产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以上项目可按经贸部核定的经营范围开展进出口业务);经营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南天信息主要产品有银行系统用的开放式系统小型机、金融终端系统、网络产品、专业存折打印机、自动柜员机(ATM)等。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60,762.40万元,负债总额为117,538.91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43,223.49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42,805.52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3,801.44万元,净利润1,942.14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856.20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22,410.82万元,负债总额为85,194.04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37,216.77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7,092.82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72,914.35万元,净利润-5,020.29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726.27万元。2016年1-6月,该公司出现亏损主要系部分业务款项在年底结算所致。

4、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

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前身为云南无线电厂,成立于1969年,1980年9月10日正式更名为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352万元,云南工投持有该公司81.3%的股份。该公司经营范围:机电产品及电子信息类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工程安装及技术咨询业务;经营光机电产品,国内贸易(不含管理商品),进出口业务(涉及专项审批的凭许可证经营)。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66,291.76万元,负债总额为57,165.43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9,126.33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9,126.33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2,785.20万元,净利润358.19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358.19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54,204.32万元,负债总额为44,197.14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0,007.18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007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14,156.90万元,净利润880.86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880.86万元。

5、云南同图园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为:园区投资及运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业研究与规划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企业并购;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及投资管理咨询;财务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73,834.75万元,负债总额为215,673.98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58,160.77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20,724.96万元。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423.42万元,净利润1,913.74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265.43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85,354.79万元,负债总额为224,237.71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61,117.08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22,574.61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4,826.27万元,净利润-1,833.20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503.00万元。2016年1-6月,该公司出现亏损主要系公司部分项目尚处于在建阶段,部分实现销售的项目尚未达到确认收入条件所致。

6、云南国资昆明经开区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国资昆明经开区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30日由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经开区投资公司”)、云南路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路桥房地产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其中云南省国资公司出资人民币5,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昆明经开区投资公司出资人民币3,8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8%;云南路桥房地产公司出资人民币1,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1%。

2008年云南省国资委以云南省国资公司2007年12月末的净资产作为出资,组建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经开区公司股东由云南省国资公司变更为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3月12日昆明经开区投资公司申请工商变更,公司名称变更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股东由昆明经开区投资公司变更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30日由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1,765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至1.1765亿元。变更注册资本后,该公司股东及出资情况变更为:云南工投出资5,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3.35%;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8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2.30%;云南路桥房地产公司出资1,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35%;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76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5.00%。

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1765亿元,公司住所: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路1号508室。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装、土地开发、项目投资及管理、房地产投资开发、高新技术投资、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绿化工程;国内贸易、物资供销;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各类广告。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48,718万元,负债总额为260,887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7,831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0,013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510万元,净利润963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788万元。

截至2016年6月30日,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48,975.29万元,负债总额为266,035.73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2,939.56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5,409.29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637.58万元,净利润-4,891.21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604.11万元。2016年1-6月该公司出现亏损,主要系各预算收入项目均尚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所致。

7、云南省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云南省投融资担保公司于2002年5月,经云南省财政厅云财企(2002)58号文件批准进行重组成立,现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云南工投占比43.28%。公司注册地为:昆明市高新区海源北路6号高新招商大厦。

公司经营范围:承担为云南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担保工作(含工程担保、履约担保、财产保全担保);对外投资;财务管理、投资及融资咨询(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专项审批,按审批的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2,977.67万元,负债总额为9,558.14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3,419.53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3,419.53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04.61万元,净利润108.79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08.79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1,838.01万元,负债总额为8,722.5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3,115.46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3,115.46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195.72万元,净利润-304.07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304.07万元。2016年1-6月,该公司出现亏损主要系受宏观经济影响,公司出险项目大幅增加,存量业务项目不断减少,导致公司收入减少所致。

8、云南国资建材有限公司

云南国资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9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属建材行业,主要经营范围:对水泥及其副产品项目进行投资及管理,水泥及其副产品、建筑材料、机电产品、化工产品(易燃、易爆、易制毒品除外)、五金交电、日用百货的销售;机器设备、仪表仪器及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药物(国家禁止和限制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机械零配件加工、汽车货运代理、装载机维修、建材制造技术的咨询服务(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际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的项目时限开展经营活动)。

截至2015年12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50,135.32万元,负债总额为24,014.42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6,120.90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6,120.90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33.21万元,净利润1,093.75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093.75万元。

截至2016年6月30日,该公司资产总额为49,711.21万元,负债总额为23,527.26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6,183.95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6,183.95万元。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547.16万元,净利润63.05万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3.05万元。

(三)主要参股公司及对发行人有重要影响的关联方

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3: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合营和联营企业情况

单位:万元

注:昆明赛通物流有限公司为担保公司下属的合营企业,合营双方表决权比例为50%,均不具有实际控制权。昆明赛通物流有限公司不设董事会,仅设一名执行董事,该公司所有决策均由股东会做出。《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六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由于合营企业的特点是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即对按合同的约定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共有控制。所以企业对所投资的合营企业不具有“控制”的权力,不符合“控制”的标准,因此,联营企业昆明赛通物流有限公司不能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截至募集说明书出具之日,发行人主要参股公司未发生重大变化。

1、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大制药”)成立于1993年,是由香港积华药业有限公司(注册地:香港)与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昆明)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2011年4月,公司新增股东GREEN GROVE INVESTMENT LTD、Panda BT Limited、深圳市华云投资有限公司、昆明积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5,671.46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18,904.86万元,各股东出资情况为:积华药业有限公司出资9,263.3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00%;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970.0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1.00%;GREEN GROVE INVESTMENT LTD出资3,780.97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00%;Panda BT Limited出资1,039.77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0%;深圳市华云投资有限公司472.6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0%;昆明积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378.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0%。

积大制药经营范围:中西药品及其原材料、保健品、生物制剂的研制、生成和销售;食品的研发、生产。

积大制药目前拥有四家控股子公司:无锡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昆明积大销售有限公司、云南积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大医药(香港)贸易有限公司。

2、云南佳程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佳程防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佳程防伪”)成立于2003年,是由深圳佳程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深圳)和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昆明)共同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深圳佳程防伪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0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2015年2月公司新增法人股东,深圳佳程防伪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湖南佳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认缴4,08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不变,占公司注册资本的80%。

经营范围主要为开发、生产及销售电子设备、税控装置设备、防伪产品、计算机硬件、外围设备、金融专用设备、智能机电产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承接网络工程;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自产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

3、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

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由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鑫盛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凯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02%;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2,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1.18%;云南鑫盛物流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166.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27%;云南凯银科技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233.4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58%。

公司经营范围:物流方案的设计与策划;物流信息及经济信息的咨询;承接网络工程、信息系统工程、开发销售计算机软硬件、智能化产品;计算机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国内贸易、物资供销;货物进出口业务;代理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险、货运险、人生意外险、责任险;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含通信短信息服务业务,不含电话信息服务和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

三、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云南省国资委。

四、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及持有发行人证券情况

根据《公司章程》,公司下设由9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由6名监事组成的监事会和1名总裁、若干名副总裁、1名财务总监组成的公司管理机构。

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公司董事会到位董事共9名,其中董事长1名;监事会到位监事5名,其中监事会主席1名,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云南省国资委委派的1名监事尚未到位,但监事缺位情况不会对公司监事的召开及决议的作出形成实质性的影响。

发行人董事会成员均不是公务员,公司外部董事薪酬由云南省国资委发放,非外部董事在公司领薪;监事会成员中有3位非职工监事为公务员,由云南省国资委委派,这3位监事仅领取公务员薪酬,不在公司领薪;高级管理人员均不是公务员,仅在公司领薪。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情况符合《公司法》、《公务员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现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公司董事会成员情况表

表:公司监事会成员情况表

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表

发行人为国有独资公司,不存在上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

(二)主要工作经历

1、董事会成员

刘文章: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至1989年3月先后任文山州氮肥厂技术员、科长、副厂长;1989年3月至1993年10月先后任红磷化工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指挥长(副厂长);1993年10月至2001年12月任红磷化工厂厂长[其间2000年5月至2006年7月任董事长(兼)];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任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任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董事;2013年9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邱录军:男,汉族,1963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任砚山县科技副县长(挂职);1995年7月至1998年3月任省地矿局地质矿产处副处长、矿业办主任、地质矿业公司副总经理;1998年3月至1998年5月任省地矿局地调院综合处处长;1998年5月至2005年4月先后任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委托资产管理部经理、信息研究室主任;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先后任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任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任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2014年7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孙德刚: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重庆邮电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毕业,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毕业,工程师。历任保山地区邮电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电路工程师、程控室副主任;保山地区食品公司副总经理;保山地区糖业烟酒公司总经理、书记;保山糖烟酒食品总公司总经理、书记,改制后兼任董事长、总经理;保山地区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保山地区医药管理局局长;保山市医药局、药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书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处长、办公室主任、局长助理,中共新平县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总队长;2011年6月至2016年4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2016年3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副董事长。

和春育:男,纳西族,1964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8月至2004年2月任省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副处长;2004年2月至2004年6月任省国资委人事处负责人;2004年6月至2008年9月任省国资委人事处处长(其间:2007.10-2008.04挂任云南冶金集团永昌铅锌股份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任省国资委办公室主任;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任省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处长;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任省国资委主任助理、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处长;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任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其间: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挂任交通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2013年8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事。

宋兴举:男,汉族,1967年2月出生,南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历任云南省财政厅办公室秘书、科长,金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省国有资产(持股)经营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2月-2011年8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工会主席、党委委员。

林静:女,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管理科技大学项目管理硕士,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圣何塞分校学习工商行政管理,云南省首批高级会计人才,正高级会计师。在云南省财政厅从事过审计、经济运行分析等工作,历任云南省轻纺厅财务处主持工作副处长,省委企业工委监事会主任监事,云南省国资委统财处处长。2008年2月-2011年7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2011年7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纳鹏杰:男,回族,1965年01月出生,西南财经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07月参加工作,在经济管理教学、研究和相关管理拥有36年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与会计,投融资与资本运作,公司治理、战略与风险管控。在独立董事、管理领域有15年经验。于1988年7月至1991年9月在云南财贸学院任教。于1991年9月至1999年9月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会计硕士、财务管理博士,主要研究财务、会计。于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在云南财贸学院投资研究所工作,2000年3月—2001年11月于云南财贸学院投资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于云南财经大学任投资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研究所工作。于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任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院长(兼党支委书记),全面负责MBA学院工作。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任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兼任MBA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学院党委及MBA教育工作。2014年9月至今,在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学院任教,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负责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工作。2001年11月至2007年7月任锡业股份(000960)独立董事、2001年12月至2005年9月任景谷林业(600265)独立董事、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任云南盐化(002503)独立董事、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任罗平锌电(002114)独立董事。2015年1月至今兼任昆明西财金融研究会理事长,2011年8月至今兼任云南圣乙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2013年9月至今兼任云南工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

陈小洪: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至1994年5月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先后任副处级研究员、室主任;1994年5月至1997年6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部室主任;1997年6月至1998年10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1998年10月至2000年11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11月至2011年4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1996年至今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3年09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

朱庆芬:女,汉族,1951年5月出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函授经济管理学士。曾任云南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财政厅工交处副处长,云南省财政厅会计处副处长(正处级),云南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省会计学会秘书长,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2011年7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董事。

2、监事会成员

付霞:女,汉族,1962年0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至1993年11月在云南省纪委工作;1993年11月至1996年7月任云南省纪委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1996年7月至1997年11月任中共马龙县委副书记;1997年11月至2003年3月任中共马龙县委书记;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任云南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任云南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09年4月至2015年12月任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职工监事;2015年12月至今任云南省政府国有企业正厅级监事会主席(其中:2016年1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周亚: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昆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至1991年9月任云南省种羊场技术员、副队长、队长、副场长(副处);1991年9月至1993年12月任云南省会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1993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云南省生物制药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正处);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任云南省政府国有企业监事会正处级专职监事;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任云南省国资委调研员;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任云南省国资委派驻十四冶集团监事会主席;2014年5月至今任云南省国资委派驻公司监事会副主席。

胡君:女,1980年10月出生,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1月进入云南省国资委工作。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任云南省国资委派驻西南交建监事会专职监事。2014年5月至今任云南省国资委派驻公司监事会专职监事。

张羽:女,彝族,1964年5月出生,云南省行政管理学院学士。助理政工师。历任红河县甲寅迤萨镇团委副书记,红河州监察局办公室秘书,云南物流集团办公室秘书、主任科员,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工部副部长、部长;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监事、党工部部长;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副书记、职工监事、党工部部长;2015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副书记、职工监事、党工部部长、纪检监察室主任。

樊宏: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江西财政学院学士,经济师。历任云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部门主任,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管理部经理;2008年2月-2011年8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监事、风险控制部经理、政策法规部经理;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监事、总裁助理、云南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监事、总裁助理、投资管理部总经理、云南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3、高级管理人员

孙德刚:总裁,详见“董事会成员简历”。

秦正麟:男,汉族,1960年7月出生,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美国管理科技大学项目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历任云南省财政厅工业处组长,云南省武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云南省财政厅工会副主席,省国有资产(持股)经营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11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

阚友钢: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南开大学计算机及系统科学系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历任云南省铁路建设指挥部副处长、处长,云南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

李江华: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历。历任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办公室秘书,云南云天化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云南云天化集团公司办公室、资源部、董事会主任、部长,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林静:财务总监,详见“董事会成员简历”。

(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外兼职情况

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现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对外兼职情况如下:

五、发行人主要业务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经营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为: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各类产业和行业的投融资业务、资产经营、企业购并、股权交易、国有资产的委托理财和国有资产的委托处置;国内及国际贸易;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经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发行人各项业务所获得的政府许可情况

(三)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公司战略定位准确,以云南省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性调整为龙头,引导全省工业经济实现产业化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云南省产业与资本结合的重要平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和国有资产价值化经营的主体。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云南省属大型投资集团中的骨干企业。资产规模、净资产和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迅速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长,投融资能力显著提高。公司确立了以“优化配置、重点展开、资本运作、滚动发展”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成为国有资本推动云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投资翘楚。

经过多年来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行人已经形成了五大产业板块,其中重点发展四大核心产业,即“生物医药板块、电子信息板块、园区产业板块和现代服务业板块”。核心业务板块构成了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其他业务板块对公司收益形成了有效的补充。近年,生物医药板块、电子信息板块和园区产业在公司营业收入的占比较高,且保持稳定,其中电子信息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最为稳定,2013-2016年1-6月各年均超过30%;生物医药板块营业收入占比逐年增长,2013-2016年1-6月,该板块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8.95%、33.52%、37.83%和42.67%;园区产业板块是发行人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2013-2014年,该板块营业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的占比均保持在20%以上,2015年该板块营业收入占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低迷及板块转型升级影响,减少了该板块项目投资导致营业收入下降所致,随着园区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完成,该板块将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生物医药板块情况

发行人的生物医药板块主要由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组成,其营业收入是发行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13-2016年1-6月,发行人生物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9,168.52万元、226,069.06 万元、239,816.54万元和91,702.55 万元,实现毛利润29,453.81万元、32,628.14万元、30,236.43万元和7,095.55 万元。

1、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表: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系集研发、种植、制造、流通为一体的综合医药集团,是该板块医药部分的主要平台公司。医药工业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及饮片、原料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货物仓储、物流、进出口等业务。2011年,公司依托资产经营及资本运作的优势,向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5,000万元,将其提升为二级企业进行管理,实现公司对医药板块企业的扁平化管理,并以此为平台,整合相关医药资源,为公司着力打造生物医药板块奠定基础。

医药工业公司主要以培育现代化植物药物品牌产品为目标,对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中药、天然药物品种,力争打造2-3个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带动集群,发展植物提取物产业集群。

近年来,医药工业公司按照制定的“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收购等方式,全资控股三家制药企业——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以及云南个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控股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参股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通过产业整合和优势资源重组,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工商贸于一体的大型国有医药企业集团,是云南省内产业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大型医药企业之一,并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前百强。

公司目前共拥有各种剂型18个,品种207个,药品生产批文359个,有100个产品进入国家和各省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血塞通注射液还被列入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基本形成了高纯度植物原料药、植物药注射剂和特色云药及民族药三大植物药自有特色系列产品。特别是注射级高纯度原料药的技术质量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构建了灯盏花从种植、提取到制剂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灯盏花素注射级原料药市场份额接近70%。

医药工业公司具有较强的新药开发能力和生产水平,实力居于全省医药行业前列。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植物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科技项目6项,有效发明专利授权45项,参加完成国家药典标准研究提升4项(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灯盏花颗粒、血塞通注射液)。

获得3个新药证书(血塞通分散片、黄藤素分散片、灯盏细辛合剂),9个生产批件(无糖型灯盏细辛颗粒、无糖型灯台叶颗粒、无糖型灯盏细辛合剂、老年咳喘片、降脂宁片、七叶神安薄膜片、黄藤素薄膜衣片、感冒清薄膜衣片、0.2g黄藤素分散片),2个消毒剂生产批件(伊康乐凝胶、碘伏),获得7项国家标准(灯盏花素国家药典标准、三七总皂苷国家药典标准、灯盏细辛颗粒国家药典标准、灯台叶颗粒国家药典标准、血塞通注射液国家标准、参麦注射液国家标准、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国家标准 ),起草2项国际标准(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

医药工业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药品制造和药品批发两大形态。2015年,医药工业公司医药收入21.54亿元,占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9.35%,是该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其中,医药板块中医院纯销占比41.96%、商业调拨占比36.68%、工业销售占比21.36%。2016年上半年,医药工业公司医药收入8.2亿元,占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9.64%,是该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其中,医药板块中医院纯销占比43.49%、商业调拨占比42.12%、工业销售占比14.39%。

药品制造和药品批发两种业务的业务模式分述如下:

(1)医药商业部分

1)医药商业业务的盈利模式

医药工业公司拥有的上、下游资源使公司能实现将全国各大生产企业优质优价的产品直接配送到全省各地、州零售终端。云南省医疗机构现均执行云南省医疗机构药品招投标中标品种和价格,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订单通过云南省招标采购局医药招标采购平台,采用网上订单的方式直接发送给配送公司,公司在接到订单后在时限内组织配送到医疗机构,配送及回款期均严格按招标中标文件规定的货到90天承付货款。其中:

该公司云南省、市、县级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供应业务覆盖全省省级、市级全部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医疗机构,供应云南省中标品种6,500余个,公司还与11家医疗机构通过药房托管、项目合作等形式签订5年以上的战略合作协议,保证长期增量的供应合作;

公司医院业务板块在云南省内医疗机构药品配送覆盖率达到80%以上,涉及医疗机构全面,其中,省级、市级全部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医疗机构均有合作供应;公司供应产品广泛,涉及供应产品超过15,000余个,其中中标品种6,500余个。

云南省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供应配送业务工作开展上,覆盖实现全省65%的覆盖,县级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医疗机构及县级以下乡镇、社区卫生院,供应云南省基药中标及基药品种3,000余个。

商业流通及药品批发配送上,客户覆盖主要分为;连锁终端机商业批发客户,连锁为:一心堂药业、键之佳药业、福林堂药业等,商业批发为: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云南同丰、东昌、佳能达等省内知名大型公司等。商业流通上通过上游资源的整合及公司行业地位的优势。

1、代理佣金

医药工业公司为各大型医药代理商和生产企业提供对全省各地、州、县的医疗终端覆盖服务,产品涵盖进口合资、专利、首仿、国内独家品种。这种模式是将代理品种分销到全省的各医药商业公司,代理佣金分月度、季度、年度收取。

经营结算模式有:

①当月采购入库金额在次月支付现金或3-6个月期的银行存兑汇票(如扬子江药业支付现金,腾冲制药支付3-6个月期的的银行承兑汇票),销售回款期为客户收到货的次月;

②按医药工业公司当月实际销售出库金额计算,在次月支付现金或3个月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如香港联邦制药支付现金,杭州中美华东药业支付3个月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销售回款期为客户收到货的次月。

2、药房托管

在长期稳定发展及业务扩展上,公司与6家医疗机构达成药房托管项目;在三级甲等医院项目上达成与6家医院签订3-5年以上的保证长期增量的供应战略合作协议,在项目的实施上,医院与公司快速形成了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及垄断,让公司的盈利及业绩得到倍数增长。

3、基药配送

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共计中标6个地州,为昆明、文山、曲靖、楚雄、德宏、临沧。六个地州均为通过云南省招标采购局和各地州卫生局的遴选取得了基本药物的配送权,实现直接配送覆盖医疗机构达到400余家,公司通过基药配送提升了对区域市场的纵深覆盖,强化了区域销售的把控力,同时通过整合基药产品及渠道提升了销售及毛利率。

2)所销售的主要产品如下表所示:

表:2015年销售产品排名前十及占比

3)主要销售区域

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营立足于省内,扩展省外,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的销售客户省内实现700余家,业务占比为98%,省外客户对象主要为贵州、湖南等地的商业公司,业务占比为2%。

4)产业链上下游情况

目前,公司与上下游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现金交易和银行承兑汇票,其中特殊药品和贵重药品为先货后款,其余药品中,先货后款约占80%,收款期为货到60天之内,先款后货的比例大约为20%。具体情况如下:

表:2015年度医药商业部分前五位供应商名单及占比

单位:万元

表:2016年1-6月医药商业部分前五位主要供应商及占比

单位:万元

表:2015年度医药商业部分前五位主要客户及占比

单位:万元

表:2016年1-6月医药商业部分前五位主要客户及占比

单位:万元

注:云南医药有限公司既是公司较大的供应商也是较大的客户,主要是因为两个公司均为云南省医药行业重要的销售平台,而各自代理的药品品牌及种类存在差异,有所互补,所以相互贸易额较大。目前医疗机构客户涉及的很少,不涉及大型医疗器械。

(2)医药工业部分

1)医药工业盈利模式

该业务的盈利模式为:公司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按照国家批准的生产工艺加工制造成为符合法定标准的药品中间体或制剂,向药品批发企业、政府集中采购中心进行销售,获得利润。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如下:

注射剂:按处方将原辅料投入配液罐中,加注射用水进行浓配、稀配,中间采用冷藏、活性炭处理及过滤,最终药液经含量检测控制后定容,药液经除菌过滤后进行灌装、灭菌、灯检、包装后得到成品。

片剂:原辅料(中药片剂提前将药材进行提取、浓缩等前处理)经粉碎、过筛等前处理后,按处方量进行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后经含量等中间产品检测,进行压片、内包装、外包装后得到成品。

胶囊剂:按处方将药材进行前处理,经制粒、填充、铝塑包装、外包装后得到成品。

颗粒剂:将原辅料(中药颗粒剂提前将药材进行提取浓缩等前处理)经粉碎、过筛处理后,按处方量进行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后经中间产品检验合格,进行颗粒分装、外包装后得到成品。

三七总皂苷:将三七进行净选、打粉后加乙醇进行提取、浓缩后水沉,过滤后滤液过大孔树脂、脱色树脂、氧化铝层析柱,经活性炭脱色后进行浓缩、干燥、粉碎、包装后得到三七总皂苷成品。

灯盏花素:将灯盏花药材粉碎后加乙醇进行提取、浓缩,经调酸、调碱及沉淀进行粗制、精制,经干燥、粉碎、过筛、包装后得到灯盏花素成品。

2)主要产品介绍

表:2015年排名前十位的产品及占比

3)产品销售区域及占比

表:2015年生物医药板块产品销售区域及占比

4)产业链上下游情况

表:2015年度医药工业部分前五位供应商名单及占比

单位:万元

表:2016年1-6月医药工业部分前五位主要客户名单及占比

单位:万元

表:2015年度医药工业部分前五位主要客户名单及占比

单位:万元

表:2016年1-6月医药工业部分前五位主要客户名单及占比

单位: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医药工业公司严格执行公司相关环保制度,未产生环保处罚事项,医药工业公司的各项生产均符合《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环发2013[55]号文)中涉及的对医药制造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若干规定。

2、特色生物科技产业

发行人特色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目标为:做优做精特色生物科技,以建设优势特色生物科技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及种植基地为核心,加快发展优势天然食用色素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积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做大产业规模。

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植物色素提取和应用研发的生物科技企业,是云南工投体系内自主培育完成上市的控股企业,其产品70%以上出口到欧盟、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人以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进一步巩固在水溶色素的行业地位,提高油溶色素的市场占有率,拓展以塔拉为基础的植物单宁酸提取业务;加强提取物关键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重视植物提取物下游产品开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带动农民增收创富。

瑞宝生物成立于1997年3月12日,目前注册资本12,000.00万元,是国内生产天然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是云南工投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未来成长性较好,主营业务为天然色素系列产品(栀子黄色素、甘蓝红色素、萝卜红色素、辣椒红提取物、万寿菊提取物等天然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植化原料及产品的生产、销售;农副产品(含工业生产用大米)的收购、加工,副食品批发、零售、代购代销,及企业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进口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等。

栀子黄色素是水溶色素的主要产品之一,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该公司已与日本丰通株式会社签订在日本的独家代理协议,在国内以及日本韩国等均有稳定的客户资源。

萝卜红色素从10多年前开始出口日本,经过多年来在日本市场的使用和反馈,逐渐成为日本食品加工业认可的名牌产品。萝卜红色素原料主要产于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国内竞争对手不多。以上因素使瑞宝产品在以日本市场为代表的国际市场上达到了极高的占有率。2010年后,云南省干旱导致该产品供应出现短缺,同时由于国内色素行业的发展,新的国内生产厂家开始出现,使国内、国际市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分散。但综合国内国际市场,公司萝卜红色素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红花黄色素作为水溶色素黄色系的主要产品,是公司多年来生产、经营的品种。国内市场由于法规的限定,该产品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因此红花黄的主要客户市场在欧洲、韩国及日本。从2009年以来,该产品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量有了大幅增长。

甘蓝红色素因无国标,不能在国内销售。2010年前销售市场以日本、韩国等亚洲市场为主,2010年开始逐步进入欧洲市场,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自2014年起,公司甘蓝红色素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达到50%,市场地位领先于其他中国同行业竞争对手。

万寿菊浸膏的主要成分为:叶黄素、玉米黄质等类胡萝卜素及其酯类。2015年全球叶黄素的用量10亿克左右,其中饲料用叶黄素为8亿克,食用(食品饮料用、保健品用)叶黄素为2亿克。2015年该公司销售万寿菊浸膏的叶黄素含量共计0.65亿克,市场占有率为6.5%。

单宁酸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正常年份,工业单宁酸全球总需求量估计为2250吨/年,年增长率5%以内。工业单宁酸用途为提取锗、锅炉除垢、纺织印染等方面,其中80%以上用于提取锗。食用单宁酸全球总需求量估计为850吨/年,用于低度发酵酒(啤酒、红酒等)和果汁饮料的澄清和调配涩味,随着合成澄清剂的用量减少,其年增长率10%左右。该公司2015年全年销售工业单宁酸700吨、食用单宁酸50吨,相应的市场占有率为75%和15%。

在建项目方面,截止2016年6月末,瑞宝生物公司的杨林生物科技园已投资1.5亿元,以进一步推进万寿菊、辣椒红、单宁酸三个主打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并以此运用新技术、新产品全面推动新产业的稳健发展,努力为公司打造增效新亮点。

总体来说,瑞宝生物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均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未来成长性较好。

(五)电子信息板块情况

电子信息板块是目前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之一。2013-2016年1-6月,该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473.93万元、225,394.91万元、230,780.36万元和87,160.55 万元,实现毛利润45,974.44万元、46,046.73万元、50,286.78万元和19,924.56 万元。

公司电子信息产业板块的经营思路为: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巩固金融信息化和军工电子业务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信息安全管控、大力发展本土信息技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部署,深度融入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基础设施“五网”建设,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司目前相关下属控股子公司主要包括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该业务板块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于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1、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软件和信息产业

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南天集团”)成功开发了中国邮储银行、四川农信社核心业务系统等世界级金融信息系统,曾受到国务院和国家工信部的高度赞扬。发行人以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为该业务骨干企业,保持信息产品、系统集成、软件业务等传统IT业务领域持续稳定发展,扩大增值服务及外包业务,重点发展智能交通集成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和手机支付系统等。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企业技术品牌,提升南天品牌市场价值和差异优势的竞争力。

南天集团前身为云南电子设备厂,成立于1970年,1972年开始主要从事计算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该公司以生产高档服务器、金融终端系统、专业存折打印机、自动柜员机、网络系统及银行磁卡读写设备等系列化产品为主,作为国内较早涉足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的专业IT服务商,南天已成为国内银行业十大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之一。公司开发了多个自有品牌的应用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实施的金融应用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计算机应用系统超过1,000余个,应用的网点达5万个,产品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深受国内银行认同。南天是国内专业生产金融电子化专用设备的主导厂商。其中,PR系列存折打印机近10余年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产量突破一百万台,市场占有率达60%,居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第一位;BST(金融自助多功能打印设备)系列产品业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金融市场占有率达45%,连续8年居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第一位;BP系列磁卡读写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速打印机、POS终端等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ATM机也广泛进入城市、农村各类商业银行供货体系。此外,南天信息已实施金融应用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计算机应用系统1,000多个,使用的银行有2,000多个分、支行,共2万多个网点,占有20%的市场份额。目前,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是国内重要的金融电子化产品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南天集团的营业收入是发行人电子信息业务板块最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度占该板块全部收入的92.64%,2016年1-6月占该板块全部收入的70.89%。该公司市场地位较为突出,盈利相对稳定,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对其持股100%。

近年来,受南天集团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带动,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13-2016年1-6月,南天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21.57亿元、18.32亿元、20.80亿元和7.30亿元,从毛利率来看,2013-2016年1-6月南天集团毛利率分别为19.61%、23.34%、22.37%和24.38%。

南天集团的主要运营实体为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南天信息的主营业务为电子信息产品服务,主要从事于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提供行业应用软件、硬件和整体解决方案的IT专业信息服务。2016年1-6月,南天信息的主营业务状况如下:

表:2016年1-6月南天信息主营业务(分产品)

单位:万元

南天信息以信息产品业务、系统集成业务、软件业务、服务业务和支付业务等业务为主体,兼顾其它领域的发展。南天信息从事IT专业服务已达二十余年,与IBM、思科等众多国际知名IT厂商建立起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行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和自身升级的需要,南天信息加强了IT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成功开发了ATM终端运营服务、BST自助缴费终端运营服务、手机支付POS终端运营服务等项目。

(1)信息产品及服务

信息产品包括:PR系列存折打印机、BST自助服务设备、ATM设备自动柜员机、BP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各类信息设备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府、电信、交通等领域,满足用户在专用存折打印、自助服务终端、磁条读写、轨道交通设备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信息产品业务结算模式主要为: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公司组织生产并发货,于客户开箱验收后(此时与产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已转移给客户),双方结算开具发票后确认收入,并根据合同约定开票收款。

在信息产品业务方面,南天信息主要信息产品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并开发销售了多种新产品。传统核心产品PR系列存折打印机早在2013年中国银行市场占有率就达到60%以上,保持全球第二大存折打印机生产厂商的地位,2015年共计销售5.57万台。自2013年起,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等因素,南天国际业务部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加强维护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远销香港、台湾、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在香港、台湾地区拥有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中东、东南亚地区拥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在金融市场传统的打印业务竞争日益白热化、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南天专业产品本部一方面努力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非金融市场的机会。在产品研发上,2015年发布了两项新产品,分别为:PR2plus scanner MX20和PR9 scanner MX60,继续保持在打印机上的技术、市场双领先地位。非金融行业的拓展上,南天信息将针对税务行业的需求,形成软硬件一体化的税务行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南天公司产销量情况如下:

表:2015年南天信息产品产能产量销量表

单位:台

表:2016年1-6月南天信息产品产能产量销量表

单位:台

(2)系统集成业务

系统集成业务是南天信息专业从事IT基础架构建设和数据中心服务的业务单元,它包括:主流厂商网络设备、系统设备、存储设备、呼叫中心系统、代理软件产品等的集成与解决方案,业务模式为南天信息通过与IBM、Cisco、Hp、Sun、Oracle等国际知名厂商合作,在金融、财税、电力、交通、制造等领域,通过自身知识积累和对行业客户需求的理解,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系统集成架构、应用开发、信息安全、服务等多层次的优质整体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各大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建设和服务领域,是国内数据中心服务的中坚力量。

在集成业务方面,南天与IBM、思科、AVAYA等国际知名IT厂商建立起了长期而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次入选“中国方案商百强”。当下,IT市场环境的演变正使得中国方案商的生存发展环境面临巨大转变。在云服务、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会化媒体等新技术、新应用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南天能够广泛渗透到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建设和服务领域,多次从评选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南天在业界实力不俗。

(3)软件业务

南天信息软件业务主要包括应用系统资讯与解决方案、南天自有软件产品销售、软件开发与软件服务、非自有软件产品技术开发和专业化软件服务。南天软件广泛应用于国内大、中、小型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是国内银行业十大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之一。

在软件业务方面,南天连续十余次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 2015年公司持续打造软件业务核心能力,规模、利润双提升。确立云应用、互联网及移动应用、关键业务应用、专业应用、软件服务五大重点领域;贯彻国家“自主可控”、“科技创新”战略,研发基于云计算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入选2015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项目;研发移动金融领域基础产品,并获得10个项目应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开放式平台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四川农信主机业务系统成功上线;与邮储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十余年来连续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国家电子百强企业及信息产业十强”、“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及“中国方案商百强”。

软件业务主要结算模式为:根据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项目组开始实施,按照合同条款和实施进度确认收入,并根据合同约定开票收款。

表:南天信息的重要下属公司

南天信息从事IT专业服务已达二十余年,与IBM、思科等众多国际知名IT厂商建立起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南天信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随着行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和自身升级的需要,南天信息加强了IT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公司根据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求,编制完成了南天知识产权工作三年发展计划。完成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年度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为优良;完成了云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验收工作,验收结果优秀;通过了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2012年阶段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为合格通过了国家创新型示范企业、云南省创新型示范企业的年度检查,以及创新平台下在研的省市级项目的绩效调查和中期检查;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跟踪和检查,签订了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2012年工作任务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技术中心相关管理制度,制定了《科技管理部管理工作规范》、《政府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股份公司知识产权申报有关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未来,南天信息将在做强现有软件业务、集成业务和信息产品等业务的同时,围绕“大数据”、“云平台”,通过市场并购植入新业务等措施,尽快完成企业转型升级。

2、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军工防化电子装备

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前身为云南无线电厂,成立于1969年。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出具日注册资本5,352万元。该公司主要进行机电及电子信息类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是以军工防化电子装备研发生产为主业的装备制造类企业。该公司的主要产品防化侦测车是国内军队的重要装备,在2015年与国外军的比赛中,曾获得了单项第一的优异成绩。

无线电公司主要军品业务包括防化特种车辆集成、报警器、核化监测装置、风量测控、信息处理等五大门类20余个型号装备的科研生产任务,同时负有高新工程配套、应急准备技术保障、大型活动安保等各类任务。产品和服务主要配套于防化、二炮、空军、海军等各军兵种和人防、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机构。云南无线电有限公司专利技术不在该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中披露。

从“十一五”开始,根据我军装备信息化、集成化建设需求,军品研制生产任务总体上趋于上升态势,特别因国防安全总体形势影响,使无线电公司科研生产始终处于常规任务和应急、追加任务交叉状态。这也是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保持良好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年军品科研任务保持在20余个,2015年共完成23个型号产品共计生产3,462台,军品备件13批,实现收入2.28亿元,较2014年增长17.98%。2016年1-6月共完成24个型号产品共计生产1,527台,实现收入1.39亿元。

公司严格按照军工企业相关要求,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来制定并执行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并于2013年4月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建立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监管网络;逐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和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新员工“入厂三级教育”、转岗教育、复工教育和“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培训资料健全、详细,中层以上干部和安全员通过相关安全资质单位培训,均已持证上岗。公司现期正按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标准》开展三级达标申报工作,并按照标准积极完善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车间、班组坚持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每年均开展防雷监测,并在雨季来临前开展了汛期隐患排查;配备了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已于2013年7月开展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六)园区产业板块情况

1、园区产业板块发展概况

发行人在省属企业中率先投身于园区经济,先后参与了昆明、曲靖、昭通、大理等12,000多亩经济园区的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超过1,000家,同时带动就业4万余人。

发行人致力于云南省新型工业园区和特色经济园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使公司成为促进云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发挥公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行人首先通过控股成立昆明经开区公司,构造昆明经开区物流枢纽与产业共生的新型园区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沿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周边进行布局,选择曲靖、昭通、大理等省内经济较发达城市的省级工业园区,与市、州政府共同组建园区开发公司。各园区开发公司以工业用地的开发和配套的商业开发为主,并根据各市、州的比较优势,发挥云南与周边国家的产业梯级优势,主动迎接国际和沿海产业梯级转移的产业,建设有特色的、政策配套的、良好投资环境的工业园区,协助各地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实现项目落地,培育相关产业集群,促进园区与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双赢。

发行人园区产业板块2013-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8,818.07万元、143,833.98万元和42,933.17万元,实现毛利润57,174.85万元、46,878.38万元和23,228.53万元。2016年1-6月,发行人园区产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463.85万元,实现毛利润825.74 万元。自2015年起,受宏观经济与转型升级的共同影响,发行人在园区产业板块投入较小,导致2015 -2016年1-6月该板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已建成的项目方面,截至2016年6月末,发行人已经建成第三城?丹槿园、金呈东泰花园、锦城官南、财富中心、国际银座等园区生活配套区及商业地产,正在推进昆明舒铂广场、曲靖经开区产业孵化基地、大理创意园一期等项目。

发行人报告期内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项目合同均有明确付款安排,回款情况正常,不存在付款方应付未付金额较大,逾期支付时间较长等未按约定履行合同的情形。

2、园区产业板块经营业务模式

在经营模式方面,公司首先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取园区内的土地使用权,进而启动并完成二级开发及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与销售,通过土地转让收益和房地产项目的收益(出租或出售)实现资金平衡并获取长期盈利能力。公司的房地产项目主要由公司采取定向开发、合作开发或自主开发的形式,对园区内工业厂房、商业物业以及配套公寓住宅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1)转让土地

园区产业板块中转让土地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发行人园区产业板块下属子公司根据相关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将满足二级开发条件的土地转让给引入的投资商。子公司与投资商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土地转让协议后,投资方缴纳大部分款项,在办理完土地权证变更后,投资商再缴纳尾款。

(2)定向开发

为了加强对入驻企业的增值服务,公司在秉承根据园区整体区域布局的基本条件下,在工业园区建设前期锁定客户,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为其量身定制建设方案,并达成定向建设协议。在园区建设期内,公司根据协议要求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由客户提供建设资金,并在指定的地块上进行该园区建设,建设完毕后出售给定建客户。“定向开发”模式下的客户一般为大型优质入驻企业,该类项目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3)合作开发

园区产业板块中合作开发模式主要是发行人下属子公司与其他投资商合作,由下属子公司提供土地及部分资金,其他投资商提供资金,共同完成项目建设后出租或出售,双方根据事先签署的协议分配利润的业务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发行人占用资金较少,同时较转让土地模式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4)自主开发

随着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为保持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公司2012年以来已逐步从直接转让土地的发展模式转向自主开发模式,作为园区厂房及配套住宅和商业区的建造开发与经营的主要模式。自主开发模式主要是由发行人自筹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待项目完工后出售或出租的经营模式。

(下转3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