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中寻找新动能
⊙张德良
经过一轮缩量横盘的抗争,相对高估的沪深股市终因存量资金失去博弈的动力而转向“挖坑”,以吸引场外资金的关注,换取新的上升动能。
股市如同季节转换,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炎夏渐远,秋意渐浓。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全球超宽松货币环境的悄悄改变,加上近期国内房地产价格大幅飙升,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分流。
就当前的各大指数运行趋势看,空头力量已开始占优。自8月中旬突破250日长期均线之后,上证50和上证指数震荡下行并重回中长期均线下方,这种回撤确认过程也符合技术分析要求。当前已处于敏感时刻,中期技术指标MACD再度进入零轴以下,中长期均线系统也处于密集粘合状态,一旦转向趋势下行,空头能量就会持续释放。更为敏感的是,中小创其指数均线系统也从多头排列状态开始转向空头排列。因这两个市场的相对估值(PE均值50倍以上)远高于主板,当低估值(PE10倍以下)的主板蓝筹股股价重心再度下移时,中小创的估值回归压力就会持续加大。
站在市场行为的角度观察,年初至今,市场对成长主题的预期是渐次衰弱的。一季度,锂电材料股整体能够创出历史新高;到了二、三季度,半导体材料股中只有小市值品种能够触及历史高位,且迅速转弱快速回撤至120-250日均线;到了近期,成长预期已缺乏憧憬,即使亚马逊、Twilio等云服务龙头品种迭创新高,但沪深A股已不为所动。同时,前期的中大市值领先股,像乐视网、分众传媒、万达院线、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等先后形成重心下移或大型平台破位下行格局。
成长主题及其领先股之所以出现股价重心下移的情况,其核心前提是估值过高,无法吸引增量资金。比如,50倍以上市盈率定位,但相关企业并不能让人们看到能够盈利的持续快速增长来支持;仅考察营业收入,也缺乏业绩增长幅度持续在50%以上企业,而市销率却普遍在10倍以上。不过,创新是大方向,只要方向正确,总会到达目标。因此,像物联网(5G)、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半导体材料、锂电材料等,当这些成长主题的领先企业股价大幅走下台阶时,也一定会被各路资金所青睐。同样,与改革有关的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也会大量出现于传统产业,包括金融服务、文化传媒、消费品以及其他周期性行业。方向明确,等待的是更有价值的价格。
基于年内宏观经济面回暖因素持续加强,中短期内这种“挖坑”行情的指数空间有限,从历史经验看,通常是长期均线向下偏离10%左右,即1750-2800点会有较强技术支撑。交易策略上,除控制好仓位、管理好资金以外,更要关注市场调整所带来的新一轮成长股投资机遇,观察指标信号包括上述核心成长投资主题及其领先股的止跌回暖。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