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 路演回放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1月2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海银行:打造服务专业、品质卓越的“精品银行”——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2016-11-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路演嘉宾合影


上海银行:打造服务专业、品质卓越的“精品银行”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 煜先生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 胡友联先生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 施红敏先生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 黄 涛先生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李晓红女士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金利成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 丁颖华女士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徐宜阳先生

发展战略

问:上海银行“精品银行”的涵义是什么?

金煜:成为服务专业、品质卓越的“精品银行”是本行的战略愿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服务上,实现产品精致、服务专业;管理上,实现管理精细、运行高效;财务上,实现增长稳健、盈利出众;品牌上,实现诚信卓越、受人尊敬。

其中,重点打造五大经营特色,即“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城市居民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专家”、“金融市场领先交易服务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最佳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

问:上海银行有什么独特的竞争优势?

金煜:本行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

(1)总部位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机构覆盖国内最活跃地区的区位优势;

(2)传承海派文化、展现精致追求的品牌形象;

(3)行稳致远、追求卓越的“精品银行”战略体系;

(4)紧贴市场、协同高效的持续创新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5)独具特色的在线金融、跨境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专业化经营;

(6)坚实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全面多层的分销网络;

(7)专业、系统、有效的全面审慎风险管理体系;

(8)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专业进取的员工队伍。

问:上海银行跨境金融战略实施进展情况怎样?

金煜:本行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机遇,提升本外币、境内外一体化经营管理能力,巩固并拓展港台特色业务,形成以香港子行、上银国际、沪港台三地“上海银行”合作、桑坦德银行战略合作、自贸区建设为依托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2013年6月,本行设立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境外设立经营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自开业以来,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保持快速发展,并于2014年3月成立全资投行子公司——上银国际有限公司。2015年1月,上银国际有限公司获准开展第1类(证券交易)和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等业务资格。作为本行境外机构,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上银国际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和管理优势,与境内机构联动,为境内“走出去”企业及当地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跨境金融服务。

沪港台“上海银行”自2000年开展业务合作以来,已经建立起具有品牌特色的金融服务平台,在公司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渠道合作和中后台支撑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包括率先实现沪港台三地金融机构间接和直接的相互股权投资,率先推出沪港台“上海银行”业务合作的统一营销品牌等。通过沪港台金融服务平台十多年的运作,本行巩固并不断提升在港台业务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自2014年本行与战略投资者桑坦德银行开展合作以来,在跨境银团、融资性保函、账户清算、贸易融资等跨境业务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并且搭建了国际业务平台(International Desk),与桑坦德银行全球ID网络对接,开展客户互荐,共同营销和客户维护,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实现了地区优势互补。

2013年9月,本行作为首批设立自贸区分行的商业银行之一,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开放、创新引领的优势,将自贸区业务作为本行跨境业务能力与品牌提升的重要助推器,与本行香港子行、三地“上海银行”合作平台及桑坦德银行的全球网络等各平台优势深度融合,构建有上海银行独特优势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此外,本行还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境内外银行或其分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延伸服务网络。

问:独特的上海区域优势带来的市场机遇主要有哪些?

金煜: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成长最快的金融中心之一,目前已经形成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黄金市场等在内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这为本行打造金融市场领先交易服务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作为我国GDP贡献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度领跑全国。2015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8%,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特征明显,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行业转型升级加快,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本行加快转型及管控风险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上海先行先试自贸区建设,双向直接投资更加便利,跨境间接投资渠道逐渐拓宽,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在自贸区率先开放,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增加,有利于本行整合境内外资源,提高跨境服务能力。

上海正在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不断涌现,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多元化、个性化金融需求明显,同时上海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为本行开展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市场。

上海高净值人群数量居全国前列,带动消费金融、资产管理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上海养老服务需求旺盛,这给本行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养老金融业务创造良好环境。

经营管理

问:上海银行如何考虑同业投资发展策略?

胡友联:关于同业投资策略,本行为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积极进行业务转型。2012年以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为代表的泛资管类产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数据,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资产、保险资金、证券受托管理资本金在内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11年末的16万亿元上升至2015年末的5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本行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同业投资产品创新力度,并通过深化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同业机构的合作,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同业投资业务占比。

同业投资产品资本消耗低,有利于本行推行资本集约化发展。本行同业投资中80%以上的产品都是同业信用或有金融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提供信用增级,风险资本占用比例较低(风险资产加权系数约在50%左右),大力发展同业投资业务有利于本行在节约资本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这也是本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防范信用风险的需要。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行,信贷资产质量向下迁徙,本行适度放缓信贷业务增长,加大同业信用类同业投资业务发展力度。截至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3月末,本行同业信用类同业投资业务占比分别为89.3%、79.1%、82.9%和86.3%,企业信用类同业投资业务占比较低。同业信用敞口又以商业银行为主,本行同业信用类同业投资业务中商业银行信用占比分别为95.4%、96.3%、84.1%和86.7%,涉及银行主要为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信用资质较高。

问:上海银行托管业务近几年有何进展?

胡友联:本行积极打造托管银行,已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保险资金托管业务资格、上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企业托管等较全面的业务资格,构建了包括资产托管、资金清算、会计核算、资产估值、投资监督和信息披露等服务在内的全面托管服务体系。本行托管服务已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公司客户,产品线丰富,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及证券子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保险资金、私募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及QDII产品等。

本行的托管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3月末,本行托管资产规模分别为3,067亿元、6,040亿元、10,009亿元和11,831亿元,2013年-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65%。截至2016年3月31日,本行资产托管规模位居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

问:上海银行在线金融服务如何?

胡友联:2014年7月,本行推出了在线直销银行品牌“上行快线”,定位为集金融产品展示和交易于一体的在线平台,为客户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便捷、更优惠的金融服务,打造一站式、可信赖的金融产品超市。“上行快线”包括手机客户端、PC端和微信服务等线上或远程渠道。目前,“上行快线”已推出四个系列产品线。此外,本行通过不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出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翼支付余额理财”和“支付宝国际汇款”等产品。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3月31日,本行在线直销银行客户总数分别为9.19万户、151.77万户和201.29万户。

问:上海银行预计2016年三季度业绩如何?

施红敏:本行在2016年1-9月经营业绩稳定,预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区间为262亿元至266亿元,同比增长将在7.29%~8.93%之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108亿元至111亿元,同比增长将在8.99%~12.01%。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上海银行的收入构成情况。

施红敏:近年来,本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非利息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3月,本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78%、83.55%、80.47%和77.59%,2013年-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2%;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22%、16.45%、19.53%和22.41%,2013年-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97%。

问:上海银行资产质量水平如何?

黄涛:本行的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16年3月31日,本行不良贷款率为1.21%,低于同期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本行拨备覆盖率为248.60%,维持较高水平。

本行始终按照监管规定严格贷款分类,严控逾期时间较长贷款的例外情形。截至2015年12月31日,本行逾期不良比为133.06%,同期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逾期不良比为191.44%,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逾期不良比为161.61%,本行低于上市商业银行以及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预期不良比水平。

问:为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贵行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何?

黄涛:近年来,本行围绕“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致力于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和提升,着力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有效运行,改进运行架构以提高效率,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培育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措施包括:(1)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制改革;(2)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加强授信业务管理;(4)通过建设风险管理工具和搭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先进风险管理理念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有效落地;(5)建立授信责任体系,明确每笔授信业务的经营管理、授信审批和再管理的主责任人;(6)建立审计垂直管理体系,总行设立审计部,各分行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分行审计部负责人实行总行垂直派驻制。

问:上海银行主要股东有哪些?

李晓红:本行股份数量最高的十名股东分别为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上海汇鑫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中信国安有限公司。

发行上市

问:上海银行本次发行多少新股?

金利成:本次公开发行数量不超过6.004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公开发行拟采取全部发行新股的方式,实际募集资金数额将由实际发行股数乘以发行价格确定。

问:本次发行方式是什么?

金利成:本次发行方式是采取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

问: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的用途有哪些?

丁颖华: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发行人将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精品银行”建设。若本次发行成功,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066,999.65万元、发行费用21,956.44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045,043.21万元。

问: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徐宜阳: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发行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本次发行后,发行人净资产将增加,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得以提高,本次募集资金将有利于增强发行人资本实力、促进业务增长、满足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推动业务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