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1月5日

查看其他日期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6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2016-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3版)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25日,注册地为吴江市盛泽舜湖西路68号,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由恒力集团等法人及自然人共同投资设立。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经营范围为面向“三农”发放贷款、提供融资性担保、开展金融机构业务代理以及其他业务。发行人对其持股40%,同时发行人子公司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对其持股13.33%,合计持股为53.33%,因此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在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收入体现在利息收入中。公司股东情况如下:

表3-16吴江市苏南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情况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苏南小贷资产总额为43,904.60万元,负债总额为752.0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3,152.59万元。2015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380.68万元,净利润4,015.36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苏南小贷资产总额为37,985.29万元,负债总额为393.12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7,592.17万元。1-6月共实现营业收入1,000.62万元,净利润549.86万元。

10、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

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 年10 月19 日,注册地为江苏省吴江松陵镇中山北路149 号。法人代表为陈建华,注册资本10,000万元,实收资本10,000 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公司(法人独资)私营。公司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销售,房地产信息咨询;物业管理。恒力置业系由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恒力置业资产总额为115,512.13万元,负债总额67,655.95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7,856.18万元。2015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55,644.83万元,净利润为41,143.70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恒力置业资产总额为153,559.46万元,负债总额为86,870.02万元,所有者权益66,689.44万元。2016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035.07万元,净利润18,833.26万元。

11、吴江恒力地产有限公司

吴江恒力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16日,注册地为吴江区盛泽镇南麻工业区。法人代表为陈建华,注册资本2,000万元,实收资本2,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信息咨询;物业管理。恒力地产系由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恒力地产资产总额为52,502.08万元,负债总额51,027.9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474.12万元。2015年共实现营业收入0 万元,净利润为-187.00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恒力地产资产总额为54,563.47万元,负债总额为53,174.96万元,所有者权益1,388.51万元。2016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85.61万元。公司亏损主要因为公司项目尚未进入销售期,目前暂无营业收入,而公司需要支付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因而导致亏损。

12、苏州航空有限公司

苏州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9日,注册地为江苏省吴江区盛泽镇南麻工业区。法人代表为陈建华,注册资本10,000万元,实收资本10,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经营范围为航空投资管理;航空投资咨询;航空器及材料销售;航空票务代理;航空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上述经营范围不含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限制和许可经营的项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苏州航空系由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苏州航空资产总额为9,998.98万元,负债总额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9,997.98万元。2015年共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为0.28万元。

截至2016年6月末,苏州航空资产总额为9,997.98万元,负债总额为0万元,所有者权益9,997.98万元。2016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0万元。公司尚未进入销售期,目前暂无营业收入。

(三)公司主要参股企业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参股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表3-17公司主要参股企业情况表

单位:万元、%

(四)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关联方

截至2016年6月30日,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重要关联企业情况如下:

表3-18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主要企业

1、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

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31日,注册地为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南麻工业区。法人代表为陈建华,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公司(自然人独资)。公司经营范围为纺织品、化纤丝织造加工销售;PTA、乙二醇化纤原料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纺织丝绸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苏州圣伦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华尔投资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详见本节之“四、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之“(一)控股股东”部分。

3、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

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30日,位于江苏省宿城经济开发区徐淮东侧,注册资金5,280万美元。法人代表为吴国良,企业经营范围:高档织物面料的织造,生产倍捻丝,销售自产产品。从事PTA、乙二醇、化纤原料批发及进出口业务。德顺纺织属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

4、江苏德华纺织有限公司

江苏德华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23日,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大道西侧、人民大道东侧、开发区大道南侧。注册资本30,000万元。法人代表为钮春荣,企业经营范围:纺织品、倍捻丝生产、销售:从事化工原料(化学危险品除外)、化纤原料批发;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5、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

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3月17日,注册地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新港村原新港小学。法人代表为陈琪,注册资本589,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精对苯二甲酸、苯甲酸、间苯二甲酸、1,2,4 苯三甲酸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销售蒸汽、氮气、对二甲苯、乙二醇。销售灰渣、石膏(不含专项审批产品);为船舶提供码头设施服务;在港区内提供货物装卸服务(仅限于试用期内);火力发电(凭许可证经营);普通货物仓储;普通货运;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许可后方可经营)。恒力石化现股东为恒力投资(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恒汉投资有限公司。

6、恒力投资(大连)有限公司

恒力投资(大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3月12日,注册地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新港村原新港小学。法人代表为陈建华,注册资本627,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恒力投资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公司现股东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

7、大连恒汉投资有限公司

大连恒汉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2月1日,注册地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新港村原新港小学。法人代表为陈建华,注册资本4,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恒汉投资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不含专项审批))。恒汉投资现股东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

8、恒力地产(大连)有限公司

恒力地产(大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21日,注册地为大连市中山区长江东路71号21层。法人代表为徐寅飞,注册资本20,0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凭资质经营)项目投资(不含专项审批);物业管理。公司系由恒力投资(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恒汉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

9、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9日,注册地为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法人代表为刘建,注册资本为13,100.00万元美元,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公司经营范围为生产聚对苯二甲酸醇酯工程塑料、聚酯新型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膜级聚酯切片、四氢呋喃(前置许可产品除外,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在有限期内生产和经营)。

四、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一)控股股东

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为苏州圣伦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华尔投资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持有发行人47.5%的股权,具体情况如下:

1、苏州圣伦投资有限公司

苏州圣伦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30日,注册资本为18,000万元,公司住所和主要经营地为吴江市盛泽镇寺西洋村25组,法人代表为陈建华,公司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该公司股东及出资情况如下:

表3-19苏州圣伦投资有限公司股东出资情况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圣伦投资资产总额为123,203.35万元,负债总额为107,791.2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5,412.15万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为0万元,利润总额0万元,净利润为0万元,主要因为圣伦投资主要业务范围为对外投资,无经营收入。

截至2016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资产总额为123,203.35万元,负债总额为107,791.2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5,412.15万元。1-6月营业收入为0万元,利润总额为0万元,净利润0万元,主要因为圣伦投资主要业务范围为对外投资,无经营收入。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圣伦投资将所持有的发行人60,060万股股权质押予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苏州华尔投资有限公司

苏州华尔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30日,注册资本为18,221.2万元,公司住所和主要经营地为吴江市盛泽镇寺西洋村25组,法人代表为陈建华,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该公司股东及出资情况如下:

表3-20 苏州华尔投资有限公司股东出资情况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华尔投资资产总额为78,755.48万元,负债总额为62,908.0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5,847.17万元。2015年营业收入为0万元,净利润0万元。

截至2016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华尔投资资产总额为78,755.48万元,负债总额为62,908.0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5,847.08万元。1-6月实现营业收入为0万元,净利润0万元,华尔投资当期无经营收入及支出。公司亏损主要因为华尔投资主要业务范围为对外投资,无经营收入。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华尔投资所持有的发行人股权不存在被质押或存在争议的情况。

(二)实际控制人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其情况如下:

陈建华,男,1971年生,中国,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清华大学EMBA,高级经济师。自2002年1月获委任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创建并历任吴江市南麻第二丝厂厂长、吴江化纤织造厂厂长、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工商联副会长、江苏省吴江市纺织商会会长等。

范红卫,女,1967年生,中国,无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政协副主席。自2002年1获委任本公司董事。历任:1994 年5月至2001年12月担任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年1月至今担任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02年11月至2011年8月担任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担任董事;2011年8月至2016年3月担任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16年3月至今担任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4月至今担任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建华、范红卫夫妇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两人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其已将通过圣伦投资持有的发行人60,060万股股权质押予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陈建华、范红卫夫妇对其他企业的主要投资情况详见本章节第八部分:关联交易情况。

(三)发行人、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关系

截至2016年6月30日,发行人、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关系如下:

图3-1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关系

(四)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的分开情况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独立于实际控制人,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面向市场自主运营的能力。

1、业务方面

公司在董事会、监事、管理层的共同治理下,依法独立开展经营活动。公司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自主开展业务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拥有独立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系统,业务机构完整。公司无需依赖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业务独立于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

2、人员方面

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了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拥有独立、明确的员工团队。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的董事长、监事、经理等高管人员均履行合法的程序产生。公司设有独立管理机构,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规章。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专职为公司工作。

3、资产方面

公司拥有生产经营所需的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商标所有权、专利权、生产设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资产,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拥有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权属清晰,不存在资产被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公司资金、资产的情况,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公司实际经营期间向公司阶段性拆借部分资金以供短期使用。公司近三年来,实际控制人以实际控制人或其投资设立的控股公司的名义通向发行人阶段性的拆借资金。公司能够独立运用各项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未受到其他任何限制。

4、机构方面

公司生产经营、财务、人事等均设立有自己的独立机构,与实际控制人完全独立。公司经营管理机构均独立于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的内设机构与公司的相应部门没有上下级关系。

5、财务方面

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有独立的会计人员,建立了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独立在银行开户,有独立的银行账号。公司独立对外签订贷款合同,独立进行财务决策。公司与出资人在财务方面是独立的。

公司的日常经营资金由公司自行支配管理。公司在银行开立了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日常销售的货款资金都回笼到以上账户,并对外进行支付。公司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共享银行账户的情况。公司依法独立缴纳税款,不存在与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公司合并纳税的情况。

五、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一)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发行人设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高管人员的设置均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独立运作。

1、董事会成员

表3-21董事会成员

2、监事

表3-22监事情况

3、高级管理人员

表3-23 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二)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简历

1、董事会成员简历

陈建华,详见本节之“四、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之“(二)实际控制人”部分。

范红卫,详见本节之“四、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之“(二)实际控制人”部分。

沈小春,男,汉族,江苏吴江人,1960年03月20日出生,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和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春晨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知名企业家,具有丰富的纺织化纤行业经验。现任恒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

2、监事简历

陈新华,男,汉族,1969年4月出生,大专学历,历任吴江震泽震亚印染厂领班;吴江南麻第二翻丝厂业务经理;吴江化纤织造厂副厂长;吴江南麻新华喷织厂厂长等职;2003年8月至今出任恒力集团监事一职。陈新华先生对企业生产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高级管理人员简历

简维权(中国台湾籍),男,1959年生,毕业于台湾成功高工机工科,先后就职于台湾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宜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豪杰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起,任公司经理助理。现任恒力集团经理助理。

(三)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情况

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非关联方机构的兼职情况如下:

表3-24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情况

(四)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发行人股份和债券的情况

公司董事长、经理陈建华出资6,006万元,持有公司3%的股份,公司董事范红卫出资4,004万元,持有公司2%的股份,同时陈建华、范红卫夫妇通过控制的苏州圣伦投资有限公司和苏州华尔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5%的股份。

除上述事项外,不存在其他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发行人股份和债券的情况。

六、发行人主营业务概况

(一)发行人主营业务范围

公司是一家以涤纶化纤、纺织织布为主业的大型现代化纺织集团。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已形成年产涤纶民用丝135万吨,涤纶工业丝20万吨,聚酯切片45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涤纶长丝行业最大的生产商之一。

公司目前涉足涤纶化纤、纺织、蒸汽热电、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等领域,以涤纶长丝生产销售为核心主业,按照公司销售收入的性质,可划分为如下板块:

表3-25 公司业务板块划分

(二)发行人主要产品和用途

1、涤纶化纤板块

公司涤纶长丝产品主要包括POY(预取向丝)、FDY(全牵伸丝)和DTY(低弹丝)、涤纶工业长丝四大类,另有少量PET(聚酯)对外销售。公司于2008年9月通过了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于同年12月通过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恒力化纤的民用涤纶长丝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产品质量免检证书,“恒远”牌涤纶长丝2007年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项目,其“恒远”品牌已列入中国名牌名录。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品牌”,并为Nike、Adidas、丰田汽车等国际知名品牌指定为纺织品原料。

2、纺织板块

发行人纺织板块产品覆盖高品位色纺布、遮光布、牛津布、半记忆布、提花仿记忆布、光感仿记忆布等1,000多个品种,其中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不仅单厂织机规模行业领先,而且是国内少数能够生产高密度仿记忆布的纺织企业。发行人产品广泛用于高档面料、男女士外套夹克等高档成衣生产,其主要生产工艺包括上浆品种(生产半记忆布)和加捻品种(仿记忆布)两类。

3、热电生产板块

发行人热电生产集中于下属子公司苏盛热电。苏盛热电为吴江地区最大的热电企业,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设了两台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抽凝发电机组和5.5万千瓦的抽凝发电机组,其产品电力并入江苏省电力公用网站。由于吴江地区纺织经济发达,纺织和印染企业用气需求较大,2005年经热电联产改造后,苏盛热电拥有2台130吨锅炉和2台260吨锅炉,年供热能力最高达360万吨,主要供气单位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吴江新民化纤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吴江旺申纺织厂等。

4、产品贸易板块

发行人产品贸易业务主要集中于控股子公司恒力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本部),主要产品为坯布及PTA、MEG等,属于公司在对外贸易往来中销售上述产品形成的收入。公司的PTA、MEG等产品属于下游行业化纤制造的主要原材料,用于生产切片、工业丝、长丝、短纤等产品。

5、其他业务板块

发行人其他业务板块主要集中于吴江华毅投资有限公司、恒科新材料、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吴江恒力地产有限公司、南通腾安物流有限公司、苏州吴江同里湖旅游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市苏南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业务为废品销售、物流运输服务、房地产、酒店服务、金融服务等。

(三)发行人所在行业状况和面临的主要竞争状况

1、化纤行业分析

(1)化纤简介

化学纤维,简称化纤,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化学纤维分为两大类:①人造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②合成纤维,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化学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密度小、弹性好、不发霉、不怕虫蛀、易洗快干等优点,但其缺点是染色性较差、静电大、耐光和耐候性差、吸水性差。合成纤维是石油化工工业和炼焦工业中的副产品,例如:涤纶、锦纶、睛纶、维纶、丙纶、氨纶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图3-2纺织纤维类别

(2)化纤行业生产经营概况

根据日本化纤协会(JCFA)公布报告估计,2013年世界主要纤维生产比2012年增长2.3%,为84,494千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增长率却连续3年降低。化学纤维生产比2012年增长5.8%,为57,615千吨。其中,合成纤维(除聚烯烃纤维)比2012年增长5.2%,为52,706千吨;纤维素纤维(除醋酯纤维丝束)比2012年增长13.4%,为4,909千吨。2007年至2013年世界主要纤维生产情况如下:

表3-26 2007年至2013年世界主要纤维生产情况

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日本化学纤维协会

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化学纤维生产情况如下:

表3-27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化学纤维生产情况

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日本化学纤维协会(JCFA)。

2014年,在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我国化纤行业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化纤产量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化纤市场价格下行、库存增加;企业在困境中求生存,生产经营更加理性,主动控制生产负荷,投资意愿下降;行业积极适应“新常态”,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加大研发和品牌推广的力度。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行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经济效益有所回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化纤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共完成产量4,389.75万吨,同比增长5.5%,比2013年下降2.4个百分点。

表3-28 我国化纤行业各产品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2014年化纤市场需求较为平淡,化纤产品价格上半年相对平稳,受棉价和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有一定下跌,下半年随着石油价格的大跌,涤纶、锦纶、氨纶等石油链化纤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粘胶短纤价格也受原辅料成本下降和棉花价格下跌的影响而弱势下行。粘胶长丝和腈纶由于供需相对平衡,加上行业自律,价格走势相对平稳。

表3-29 我国化纤行业各产品价格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从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情况看,化纤行业企业平均产值从2012年的38,355万元改变至2014年的43,300万元,增加12.89%;企业平均资产从31,536万元改变至34,736万元,增加10.15%;企业平均主营收入从37,522万元改变至41,383万元,增加10.29%;企业平均利润从1,254.26万元改变至1,275.32万元,增加1.68%;企业平均出口交货值从2,459万元改变至2,542万元,增加3.38%;企业平均人数从266人改变至250人,减少5.93%。由此可见,化纤行业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平均规模有所变化,行业的发展势头比较健康。

表3-30 化纤行业2012-2014年企业平均规模变化

单位:万元,人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看,化纤行业毛利率从2012年7.72%改变为2014年6.36%,显示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变化,由于三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从4.89%改变至4.58%,致使利润率从3.34%改变至3.08%,显示盈利水平有所变动,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名义利润率从2.83%改变至1.78%;库存比率从5.28%改变至4.60%,表明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出口比例从6.61%改变至6.06%,表明国内外需求正常;全行业亏损面从22.72%改变至19.46%,表明企业亏损状况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化纤行业近几年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苦练内功,努力降低期间费用,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启动国内需求,终于获得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表3-31 化纤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从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情况看,化纤行业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2012年2.04倍改变至2014年1.99倍,流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从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变化情况看,化纤行业从2012年1.31倍改变至2014年1.34倍,速动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

从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看,化纤行业现金比例为0.99左右,现金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有保障。由此可见,该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较好,表明资产质量比较优化,显示企业竞争能力得以保持。此外,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化纤行业平均劳产率(工业增加值/从业人数)从2012年35.87万元/人改变至2014年43.04万元/人,表明该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水平比较理想。

表3-32 化纤行业2012-2014年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3)化纤产业政策

国家发改委等单位承担了聚酯化纤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中国化纤工业协会(CCFA)承担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提供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3月5日,主要由全国化纤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构成,下设聚酯及涤纶短纤专业委员会、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等11个专业委员会和2个工作委员会。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对纺织工业(包括化纤工业)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使我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针对化纤行业,《规划》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是淘汰230 万吨落后产能,这接近现有产能的10%;其次是调整纤维需求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使得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第三方面是推进高新技术纤维、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的产业化和应用;第四方面是提升传统化纤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使化纤差别化率由目前的36%提高到50%左右。《规划》指明了化纤及整个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从长远看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会逐渐的显现出来。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业发展的定位是:坚持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化纤工业的综合竞争力。行业总量继续实现稳定增长。到2015 年,化纤产量达到4,100万吨,年均增长5.8%,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比例将达到76%左右。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加快发展阻燃、抗熔滴、抗菌除臭、排湿吸汗等功能性纤维和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差别化纤维,提高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到2015 年,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60%以上;高性能面料及制品用化纤自给率达到85%;产业用化纤比例达29%;高仿真(仿棉)纤维占化纤总产量的15%。

高性能纤维产业化生产能力要明显提升。到2015 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 万吨左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注重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发挥各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合纺织产业转移,将优化化纤产业区域布局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得到增强:实现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原料开发利用,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起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2015 年,废旧聚酯产品、化纤面料、服装等回收利用规模达到700 万吨,能源合同管理覆盖率超过20%,清洁生产认证覆盖率超过30%,企业碳足迹认证工作取得进展。到2015 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 亿元的大企业集团50 家。

2、涤纶行业分析

(1)涤纶的生产流程与产品类型

涤纶的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纺丝两部分。精对苯二甲酸(PTA)的源头是石油,石油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生产出石脑油(别名轻汽油),从石脑油中经过一定工艺过程提炼出对二甲苯(PX),PX(配方占65%-67%)经过氧化(氧气占33%-35%)结晶分离干燥生产出PTA。PTA 在常温下是白色粉状晶体,无毒易燃,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限度内遇火即燃烧。PTA 与乙二醇(MEG)缩聚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还可以与1,4-乙二醇或1,4-环己烷二甲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PTA 的应用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 用于生产PET,其它部分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它产品的原料。

如下图所示:

图3-3化纤行业产业链

聚酯(PET)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经过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产生。聚酯产品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纤维级和非纤维级。纤维级PET 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纺织服装及相关产品的原料;非纤维级PET 用于制造瓶类、薄膜等聚酯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可以说,聚酯是连接石化产品和多个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产品。聚酯纤维(涤纶)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磨、耐酸、耐碱、耐高温、质轻、保暖、电绝缘性好及不怕霉蛀等特点,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涤纶在服装用途上,作为衣用纤维,其织物在洗后达到不皱、免烫的效果,故常将其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如棉涤、毛涤等,广泛用于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涤纶在工业上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特别是做轮胎用的涤纶帘子线,在性能上已接近锦纶。涤纶还可用于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医药工业用布等。

图3-4涤纶丝生产工艺图

熔体纺丝是将干燥后的PET熔体,挤压送入纺丝箱体的各个纺丝部位,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和过滤后,从喷丝板的小孔中喷出。喷丝孔的直径一般为0.25-0.30毫米。喷出的熔体细流,被冷却气流冷却凝固成丝条。

纺制短纤维时,多根线条集合在一起,经给湿上油后落入成丝桶。再经集束、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等工序得到成品。如在拉伸后经过一次180℃左右的紧张热定形,则可得到强度达到6克/旦以上、伸长率在30%以下的高强度、低伸长率短纤维。

在纺制长丝时,凝固成形的丝条经给湿上油后,即以1000米/分以上的速度卷绕在筒管上。在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可获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度的卷绕丝,为全拉伸丝(FDY)。纺丝卷绕的速度在3,000米/分称为高速,高速纺丝卷绕因卷绕速度提高,在熔体细流从熔融态到固态的过程中,高分子处于较高的速度梯度场内,受到较高的张力而形成部分取向,因而卷绕丝称为预取向丝(POY)。预取向丝的取向度较高,高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纤维结构比较稳定,所以便于贮存和长途运输。预取向丝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也都有所改善。预取向丝在拉伸变形机上经拉伸和变形可制成变形纱,称为拉伸变形丝(DTY)。因此高速纺丝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缩短制造工序。

涤纶生产中的主要产品有以下几种:

PET切片

PET既可以作为涤纶纤维的半成品,经过纺丝后形成涤纶纤维,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用作聚酯瓶片。

聚酯(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作为包装材料使用时,PET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既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透明度高,光泽性好;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因此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

涤纶纤维分长丝和短纤维两种。所谓涤纶短纤维,是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涤纶长丝,是长度可以达到千米以上的丝。

涤纶短纤

涤纶短纤强度高,比棉花高近1倍,比羊毛高3倍;耐热性好,可在70~170度使用,是合成纤维中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最好的;弹性好,其弹性接近羊毛,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耐磨性好,其的耐磨性仅次于锦纶,在合成纤维中居第二位;吸水回潮率低,绝缘性能好,产品主要用于棉毛纺行业,单独纺纱或与棉、粘胶纤维、麻、毛、维纶等混纺,所得纱线用于服装织布为主,还可用于家装面料,包装用布,充填料和保暖材料。

涤纶长丝

纺织用涤纶长丝分为拉伸丝和变形丝两种,主要是为全拉伸丝(FDY)和拉伸变形丝(DTY),DTY和FDY是化纤布纺织的原材料;预取向丝(POY)是DTY的上一级原料丝。FDY纤维已经充分拉伸,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加工,特点是直、强力好,衣着类一般使用其仿丝绸特性。DTY有一定的弹性及收缩性,但强力差。一般常规纱种透气性比FDY佳,手感比FDY柔软。

涤纶工业丝是指高强、粗旦的涤纶工业用长丝。根据其性能可分为高强低伸型(普通标准型)、高模低收缩型、高强低缩型、活性型。其中高模低收缩型涤纶工业丝由于具有断裂强度大、弹性模量高、延伸率低、耐冲击性好等优良性能,在轮胎和机械橡胶制品中有逐步取代普通标准型涤纶工业丝的趋势;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具有高强度、低伸长、高模量、干热收缩率较高等特点,目前主要用作轮胎帘子线及输送带、帆布的经线以及车用安全带、传送带;高强低缩型涤纶工业丝由于受热后收缩小,其织物或织成的橡胶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能吸收冲击负荷,并具有锦纶柔软的特点,主要用于涂层织物(广告灯箱布等)、输送带纬线等;活性型涤纶工业丝是一种新型的工业丝,它与橡胶、PVC具有良好的亲合力,可简化后续加工工艺,并大大提高制品的质量。

从产品供应和需求的变化情况看,涤纶纤维产量从2012年的3,132.6万吨改变至2014年的3,581.0万吨,增加14.31%;进口数量从23.28万吨改变至24.01万吨,增加3.15%;出口数量从174.95万吨改变至246.43万吨,增加40.85%;新增资源(产量+进口)从3,155.9万吨改变至3,605.0万吨,增加14.23%;表观需求(新增资源-出口)从2,981.0万吨改变至3,358.6万吨,增加12.67%;单产值(工业总产值/产量)从12,307元/吨改变至13,155元/吨,增加6.89%。由此可见,涤纶纤维产量和需求平衡发展,单产值的波动体现了产品档次和市场环境的综合变化。

表3-33 涤纶纤维2012-2014年供应和需求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从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情况看,涤纶行业企业平均产值从2012年的56,779万元改变至2014年的62,767万元,增加10.55%;企业平均资产从42,887万元改变至46,382万元,增加8.15%;企业平均主营收入从55,612万元改变至58,604万元,增加5.38%;企业平均利润从1,640.38万元改变至1,097.10万元,减少33.12%;企业平均出口交货值从2664万元改变至2,709万元,增加1.69%;企业平均人数从325人改变至298人,减少8.37%。由此可见,涤纶行业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平均规模有所变化,行业的发展势头比较健康。

表3-34 涤纶行业2012-2014年企业平均规模变化

单位:万元、人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看,涤纶行业毛利率从2012年6.29%改变为2014年4.24%,显示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变化,由于三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从3.94%改变至3.62%,致使利润率从2.95%改变至1.87%,显示盈利水平有所变动,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名义利润率从2.35%改变至0.62%;库存比率从5.06%改变至4.36%,表明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出口比例从4.83%改变至4.54%,表明国内外需求正常;全行业亏损面从25.92%改变至24.36%,表明企业亏损状况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涤纶行业近几年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苦练内功,努力降低期间费用,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启动国内需求,终于获得了一般的经营水平。

表3-35 涤纶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从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情况看,涤纶行业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2012年2.11倍改变至2014年2.03倍,流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从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变化情况看,涤纶行业从2012年1.33倍改变至2014年1.35倍,速动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

从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看,涤纶行业从2012年1.07倍改变至2014年1.05倍,现金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有保障。由此可见,该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较好,表明资产质量比较优化,显示企业竞争能力得以保持。此外,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涤纶行业平均劳产率(工业增加值/从业人数)从2012年43.48万元/人改变至2014年52.45万元/人,表明该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水平比较理想。

表3-36 涤纶行业2012-2014年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

单位:%、万元/人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涤纶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从2012年321.41亿元改变至2014年414.87亿元,增加29.08%;当年施工项目数从271个改变至334个,增加23.21%;其中新开工项目数从187个改变至238个,增加27.51%;截至当年底为止,已实现竣工项目数从165个改变至172个,增加4.10%,表明该行业投资项目进展状况较好。

表3-37 涤纶行业2012-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万元、个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2012至2014年期间涤纶主要产品价格基本处于波动下行走势。进入2014年,涤纶产品市场景气继续下行,往年春节前下游备货的行情没有出现,产品供给过剩,下游企业按需采购,部分企业节前开始停工,市场情绪更趋悲观。缺乏需求的涤纶市场在2月份之后一直延续弱势下行,涤纶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跌;3月份,由于国企改革、需求季节性反弹、油价上涨、环保政策力度加大,涤纶板块价格小幅反弹,但短期颓势难改,4月份价格又重新回落;5、6月份,由于PTA 行业产能过剩,经营惨淡,部分工厂减产、检修,开工率不高,供给减少,限产保价意图明显,推高下游涤纶价格,国内“PTA-聚酯-涤纶”产业链产品价格反弹明显,而终端有所抵触,中长期看PTA价格上涨受到产能扩张抑制;7、8月份,在行业面临去产能化的情况下,原料供给略紧、价格表现靓丽,涤纶主要产品市场止跌企稳,本有望进入复苏,但平稳状态进入到9月很快被打破,受原油、石脑油等上游产品市场价格集体跳水的影响,涤纶所有主要产品价格一路下滑;10月,涤纶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涤纶产业链市场保持弱势。前端原油价跌,后端纺织服装需求不佳,涤纶产业链产品价格低位徘徊。PTA价格跌1.3%至5,680元/吨,涤纶短纤价跌1.5%至8,250元/吨,其他产品小幅波动;进入11月下旬,纺织行业步入传统淡季,终端纺织服装低迷,涤纶行业短期不乐观。至12月,在油价继续下跌背景下,化纤价格全体下滑。

2015年1月中旬油价下跌,涤纶产业链价格大跌。需求减速,行业供给无减,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调整,下游涤纶产业产品价格跌幅居前。直到下旬,PTA国内装置以外停车检修,加之PX偏强,涤纶链才有所上涨。2月,原油走高,涤纶短丝和长丝收原料涨价支撑且厂家压力有所减小,价格上涨。至3月中旬,由于节后集中补库告一段落,加上原油再次下行,化工价格出现回调,但在月底地缘因素导致油价大涨,加上进入二季度,涤纶行业逐步走向旺季,行业产销率走向旺盛涤纶产品出现趋势性提价。5月,纺织服装出口形势严峻,抑制涤纶的消费,传导到原料市场,而涤纶行业仍有新产能投放,涤纶产业链产品价格普跌。6月,原油价格震荡下跌,造成涤纶主要产品价格震荡下行。

在经历了2014年年底和201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后,201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开始止跌回升,也带动了聚酯行业新一轮的涨价行情。至3月初,受油价上涨和传统旺季的影响,民用丝各产品提价500-1000元/吨;国际油价的止跌回升,各个厂家对未来油价上涨持乐观态度,纷纷备货,这与2015年国际油价下跌导致的跌价损失正好相反;在市场供需矛盾犹存的制约下,市场价格重心延续2015年偏低态势运行,下游市场呈两极分化状态,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端产品供需冲突加剧。聚酯行业已经过了快速增长期,未来将步入低速增长和整合期,经营不善的聚酯小厂逐步退出,大厂逐年增加产能,或开始整合亏损企业。

图3-5 涤纶主要产品的价格走势

(2)涤纶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化纤品种,涤纶差异化率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其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未来有望成为热点品种。

近几年,发达国家不断提出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展开“双反”调查,使得过去以规模和产量取胜的各大化纤企业的销路变得愈发紧张。而涤纶企业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既受制于上游聚酯原料,又受制于下游消费终端。虽然两者对于涤纶行情都有极大的影响,但业界普遍认为,下游终端市场是拯救涤纶企业的关键。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差异化涤纶短纤的生产能力已占总产能的60%。小批量、多品种的差异化生产成为当今国际涤纶短纤发展的大趋势,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2014年我国涤纶消费总量中,服装领域消费量占50%,装饰领域消费量占27%,工业和其他领域占23%。今后,随着人们在住房和个性化产品等方面支出的增加,衣着在社会消费品中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因此涤纶在服装领域的消费比例将有所下降,非服装领域涤纶市场的开发将前景广阔。而在服装领域涤纶消费中,高、中档品种的需求比例将会逐渐增加。

3、纺织行业分析

(1)纺织行业概况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四大类。其中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行业)、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业;服装业包括服装、制帽、制鞋业;化纤业包括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制造业。纺织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

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企业进入行业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低,导致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和劳动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等因素使中国的纺织服装在世界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的纺织服装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这种行业特征导致中国的纺织服装对外围市场的变化最为敏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也较深。金融危机的产生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长期以来面临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更加清晰的显现出来。

2014年纺织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生产消费增速回落。一是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纱、化纤产量分别增长5.6%、6.4%,布产量下降0.5%,增速均比上年有所回落。二是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3000亿美元,增长5.2%,增速低于上年6.2个百分点。三是限额以上企业衣着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9%,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效益稳定。一是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4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二是三费所占比重6.17%,略下降0.02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20.57次,提高0.8%,表明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改善。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一是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能力有所提升,终端产品如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利润率均在5.7%以上,高于前道原料或半成品行业。二是投资有所优化,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其中棉印染行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2.1%,非织造布行业投资额增长44.2%,涤纶纤维行业投资额同比下降13.5%。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1.6%。三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继续较快增长。主要产业用纺织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高出行业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

原料市场仍存较大不确定性。2014年国内棉花种植补贴政策试点实行,棉花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内外棉花价差缩小。但直补政策实施效果还不确定,国储棉、进口配额仍将对棉花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化纤产品价格直接相关,化纤行业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剧行业竞争,化纤行业平稳运行面临一定压力。

节能环保压力加大。2015年新的环保法实施,国家对污染排放监管范围和标准不断提升,行业环保压力更加突出。部分地区对印染企业采取不准改造的一刀切限制政策,不仅不利于促进节能减排,也将影响纺织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调整升级任务紧迫。原材料、用工等要素价格以及融资、渠道费用持续上升,我国纺织品服装制造比较优势减弱,以核心技术、品牌为主的竞争优势尚待培育,订单持续向周边国家转移。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放缓,信息化与传统产业融合尚待推进,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经营困难加大。

(2)纺织行业产业政策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根据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和纺织工业的总体定位,《规划》确定了“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就是“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为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核心要求,具体来说,要从五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是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引导行业把发展重点集中到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二是由追求产业链完整向完善价值链转变。当前纺织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完整配套,而作为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网络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对此,今后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等方面软实力的建设。三是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产业转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通过推动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四是由开拓国际市场向扩大内需转变。切实把握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的重要机遇,引导行业利用好两个市场,在巩固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五是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并重。加快棉纺、毛纺、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家纺等传统加工业的升级进步,同时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机遇,将高技术纤维、高端纺织装备及产业用纺织品作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加强培育。

(3)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需求方面,从国内看,城镇化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逐步升级等有利因素,将支撑纺织品服装内需保持平稳。但由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压力总体较大,内需消费缺乏强支撑力,纺织行业内销增速可能继续趋缓。从国际看,国际经济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美、欧、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纺织品服装进口将保持增长,国际市场需求稳中有升。

信息化等新技术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纺织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推广将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是巩固纺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电子商务、规模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创新等新模式的发展,将逐步优化企业生产组织和经营方式,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将有所改善。棉花调控政策改革持续推进,棉花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试点逐步扩大,出口退税率上调,能源、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将有利于改善行业经营环境,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发展方向上,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与纺织行业有关的具体目标分别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等。这意味着在“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纺织行业仍要继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回用,行业要在发展的同时,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绿色GDP。

4、热电行业分析

(1)电力行业基本情况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建国以来,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装机容量平均每年增长10.1%,发电量增长12.8%。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电力行业的增长率大致紧随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但自2000年起,在电力消费强劲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的发电量增长超越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2013年底,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2.47亿千瓦,全国全社会用电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2 %。截至2014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3.60亿千瓦,全国全社会用电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8%。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和消费国,发、用电的良好形势使得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得到了保障。

表3-38 2011年-201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情况

单位:亿千瓦时

注:数据源自中国电力网

表3-39 2011年-2014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

单位:亿千瓦

注:数据源自中国电力网

(2)热电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热电联产电厂是在仅生产电力的传统发电厂的技术上加以改进,将产生于燃料燃烧中的高压蒸汽推动涡轮驱动发电机生产电力后,不再冷凝回流而是出售给附近的工业或家庭用户,减少蒸汽冷凝所带来的热能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燃煤发电厂的热效率从30%-40%提高至45%-90%。

我国一直重视发展热电联产。早在建国之初,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时,就建设了一大批区域热电厂,80年代起,中央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出发,加大了发展热电联产的力度,制定了有关方针政策,热电联产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热电联产。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自2006年以来有4年同比增速达到20%左右,2年在15%左右,成绩突出。截止2013年底,我国热电联产年供热量324128万吉焦;6MW及以上热电联产装机已达25182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29.1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20.3%,位居世界第一。根据我国能源规划,到2010年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2002年的27%提高到40%,新增供暖热电联产机组4,000万千瓦,年节能3,500万吨标准煤。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制的《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生产用热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都约为1亿千瓦,我国热电联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热电联产企业具有区域自然垄断性特点。热电联产行业属于基础设施行业,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当地的城市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当地政府根据规划划分集中供热区域,确定热源点的供热范围。具体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还需按照规划依据量级报经省级经贸委或国家发改委审批。根据规定,一般一个热力区域只规划一个主要热源点,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供热半径一般为八公里,供热半径三公里以内不再增设第二个热源点。因此,热电企业都有明确的供热范围,所在城市或区域内行业竞争度较低。虽然在相关能源政策性文件中,均表示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但是热电联产目前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机型和规模选择缺乏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替代分散小锅炉推进速度缓慢,相关支持政策不明确;政府管理职责不清、行业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等。

(3)热电联产产业政策

根据我国能源规划,到2010年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2002年的27%提高到40%,新增供暖热电联产机组4,000万千瓦,年节能3,500万吨标准煤。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制的《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生产用热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都约为1亿千瓦。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左右,热电联产将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2%,在火电机组中的比例为37%左右。根据上述规划,2001年-2020年期间,全国每年增加热电联产机组容量900万千瓦,年增加节能能力约800万吨标准煤,我国热电联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将企业投资燃煤背压热电项目核准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而后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 号,以下简称《目录》),将热电站的核准下放至地方政府,其中抽凝式燃煤热电项目由省级政府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建设规划内核准,旨在解决热电联产审批程序过于繁冗的问题,这对于整个热电行业都有推动作用。此外,在近年发布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中,均提出要发展热电联产机组。《计划》还提出到2020年,燃煤热电机组装机容量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重力争达到28%;在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城市,适度建设大型热电机组,鼓励建设背压式热电机组;在中小型城市和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优先建设背压式热电机组。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国家从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交易,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规范热电联产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作为电力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热电行业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又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四)发行人经营方针及战略

1、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

在产业布局方面,主导资财管控、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等统筹事业,产业涵盖民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纳米级聚酯新材料等领域。

在产品生产方面,充分发挥项目规模效益,适度进行技改项目投入,保证现有生产设备安全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科技创新方面,致力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坚持产学研合作,努力解决目前纺织、化纤新材料开发和产业化中存在的部分关键技术难题,力争使公司产品研发和制造工艺水平,领先国内市场,逐步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产品营销方面,统筹规划,深化营销网络建设,通过产销优化增加效益;做细做精,拓展销售渠道,巩固并扩大既有的营销竞争优势。

(五)发行人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1、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及毛利情况

1、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及毛利情况

发行人2013-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3,561.30万元、2,412,874.43万元、2,546,611.00万元和979,663.64万元。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毛利94,002.28万元、132,824.06万元、253,395.58万元和119,452.03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25%、5.50%、9.95%、12.19%。

从主营业务板块看,涤纶化纤销售业务始终居于发行人业务体系的核心地位。2013年-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涤纶化纤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45%、72.31%、56.96%和73.88%,涤纶化纤销售营业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为69.80%、81.36%、59.41%和78.99%,是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的最主要来源。

除涤纶化纤销售以外,坯布销售、电力蒸汽和其他类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比和营业毛利占比均较小。公司近三年及最近一期主营营业收入、成本、毛利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表3-40 公司近三年及最近一期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的具体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从收入和毛利润构成来看,2013-2015年,涤纶丝销售对公司毛利润水平有所波动,其中2014年毛利润同比增长64.70%,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下降致使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所致。坯布业务为涤纶丝销售的下游业务,收入水平较为稳定,占总收入比重较小。产品贸易、热电及其他业务主要为涤纶丝销售的配套业务,其中产品贸易业务主要为涤纶丝原材料PTA、MEG等贸易业务,收入水平及占比逐年上升,但由于近几年PTA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贸易板块的毛利润水平较低。热电业务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较小,但由于近年来电价变化较小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热电业务近期毛利润有所提升;其他业务主要为物流运输服务、酒店服务、房地产、金融服务等,根据经营情况的不同,收入和毛利润每年均有所波动。

从毛利率来看,2013-2015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新品率提高所致。坯布业务的毛利率水平有所波动。产品贸易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始终处于低位,其中2015年毛利率降为负值,主要是由于当年PTA、MEG等贸易产品短期内价格下滑严重导致的亏损。2013年-2015年,公司热电业务的毛利率有所波动。

2、主要业务板块介绍

(1)涤纶化纤板块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在苏州、南通、宿迁拥有两大纺织产业基地,年产各类涤纶长丝织物10亿米,产能居我国同行业前列,在我国化纤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规模优势明显。

涤纶化纤是发行人的核心产业,由发行人核心子公司恒力化纤、德力化纤、恒科新材料负责生产。2013年-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涤纶化纤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45 %、72.31%、56.96%和73.88%,涤纶化纤营业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为69.80%、81.36%、59.41%和78.99%,是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的最主要来源。

自成立以来,发行人一直从事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2012年,德力化纤新增年产5万吨DTY产能,使得发行人的DTY合计产能扩大至25万吨。2013年,恒科新材年产40万吨FDY差别化生产线投产,公司FDY产能进一步增加,产能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公司拥有八套从德国吉玛公司引进的20万吨聚酯生产装置,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聚酯生产装置。与之配套的长丝产品直纺纺位装置均从日本TMT公司引进,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并制造最匹配公司生产技术的生产线。截至2016年6月30日,发行人已拥有涤纶民用丝135万吨,涤纶工业丝20万吨,聚酯切片45万吨的生产能力,发展为全球的最大超亮光丝生产基地和国内第三的工业丝生产基地。

公司先后主持或参与制订有关涤纶低弹丝及涤纶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涤纶牵伸丝及化学纤维长丝热收缩率实验方法、纤维级聚酯切片试验方法、长丝取样方法等6项国家标准。为适应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多套生产装置由自主研发工程团队自主设计、安装、调试,研发能力较强。科技研发方面,201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聚酯纤维关键技术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公司基于强化分散混合的高品质熔体直纺功能性聚酯纤维开发项目获得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包括汽车安全气囊用涤纶工业长丝在内的多项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另外,公司生产的高强低伸性涤纶工业丝是国内唯一通过抗蠕变测试的产品,生产研发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研发方面,发行人核心子公司恒力化纤承担了公司主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公司在近三年的技术研发情况如下:

表3-41 近三年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公司涤纶化纤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如下:

①FDY

FDY作为公司主营产品,占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最高,2013年至2015年FDY销售收入分别为768,384.28万元、896,061.65万元和750,575.575万元,分别占当年涤纶丝销售收入的44.57%、50.88%和50.77%。受金融危机影响,FDY产品价格2008年下半年出现大幅下跌,2009年4月份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至2010年4月份,FDY产品已回升至金融危机前的价格水平,2010年下半年开始,FDY价格开始加速上升,迭创新高。2012年开始,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FDY价格从高位回落并不断走低。2015年FDY的价格下跌幅度超过发行人销量上升幅度,影响报告期内发行人FDY销售收入。2016年上半年,纺织行业下游需求开始回暖,FDY产品价格较2015年底涨幅明显。

图3-6 FDY生产流程

②POY

在公司的涤纶长丝生产环节当中,POY只是公司的半成品,大部分POY继续加工成DTY,很少部分销售。从目前的销售数据来看,2013年-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公司POY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1,079.11万元、51,732.06万元、37,546.30万元和16,849.33万元。

图3-7 POY生产流程

③DTY

DTY产品是公司销售收入占比仅次于FDY的涤纶长丝产品,2013年至2015年及2016年1-6月,公司DTY销售收入分别为297,399.42万元、278,966.38万元、301,129.33万元和136,828.65万元,占涤纶丝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25%、15.84%、20.37%和18.90%,占比相对稳定。从绝对量来看,公司DTY产品产销量较为稳定,2013年至2015年销量分别为221,922.81吨、227,290.00吨、259,991.63吨。2014年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下降的冲击,DTY的平均销售价格降至2016年1-6月的12,209.12万元。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幅度超过终端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公司DTY销售的毛利率未受影响。

图5-8 DTY生产流程

④涤纶工业丝

涤纶工业丝是指高强、粗旦的涤纶工业用长丝,生产流程和民用FDY类似。目前主要用作轮胎帘子线及输送带、帆布的经线以及车用安全带、传送带。公司2008年10月以新技术、高起点切入涤纶工业长丝生产领域,投巨资全套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TMT公司和德国巴马格公司最新生产装置,建设年产20万吨差别化涤纶工业长丝项目,并于2010年全部达产形成销售,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基地。2013年-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80,427.79万元、163,249.07万元、123,572.42万元和56,956.79万元,分别占当年涤纶销售收入10.47%、9.27%、8.36%和7.87%。

2015年及2016年1-6月,公司涤纶丝主要产品产量、销量和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表3-42 涤纶长丝主要产品产销量和价格变化情况

单位:吨、元/吨

按产品种类统计,2013年至2015年及2016年1-6月公司主要涤纶长丝产品销售收入、成本及毛利构成情况如下:

表3-43 公司主要涤纶长丝产品销售收入、成本及毛利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注1:各产品合计收入(成本)高于涤纶丝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主要系集团公司内部合并交易抵消所致。

表3-44 公司主要涤纶长丝产品毛利率情况

从上表看出,发行人涤纶类产品中,以FDY、涤纶工业丝、DTY产品为公司的主要盈利产品,PET、POY等产品由于属于中间产品,不是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

由于公司生产所需的两种主要原材料为PTA和MEG,因此公司原材料采购对公司经营状况影响很大。公司在PTA、MEG的采购上主要采用合约采购,并采用现货采购的方式作为补充。公司的这种采购模式在原油价格上涨、国内PTA和MEG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其采购合约价格的确定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公司凭借和供应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数额巨大的采购量,在和供应商签定采购合约上取得了有利于公司化解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合约价格及优惠折让,产品结算方式主要采取汇款、票据、信用证等方式结算。为更好的控制原材料成本,2010年3月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成立,并于2012年正式投产,该企业为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成为发行人涤纶化纤原材料最大的供应商,公司主要通过恒力石化直接或间接采购PTA。2015年,发行人涤纶化纤原材料前5名供应商见下表。

表3-45 2015年公司PTA和MEG前五大供应商

单位:吨、万元、%

(下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