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1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建信基金梁珉:公募FOF实现多元资产配置下的最优收益

2016-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年堪称公募FOF发展元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关于基金中基金(FOF)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先后从运作层面与管理层面,构建公募FOF正式启航的引擎,公募FOF由此也将成为行业新的角逐焦点。

FOF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回溯FOF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历史,2001年至2010年是美国FOF“黄金十年”,养老金成为新增资金的主要来源。养老金同样有望成为国内公募FOF主要投资资金来源,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中国养老金改革的深化,未来十年中国养老金规模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15%,预计到2025年总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公募FOF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FOF在海外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其破解了投资者在资产配置环节面临诸多困惑,即“选择难”,投资者很难从海量的基金产品中甄选出符合自己投资需求的标地;“配置难”,在当前资产轮动频繁,资产泡沫频出的大背景下,普通投资者做出合理的配置决策更加困难;“坚持难”,由于无法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与投资纪律,很多投资者的长期收益远低于市场指数。

而FOF恰恰是解决上述困惑的重要工具。如何通过FOF真正解决好这“三难”问题,则是摆在各家基金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公募FOF的核心策略应该是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多元资产配置下的最优收益。要实现这一策略目标,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合理的资产配置。从长期来看,相比传统的择时,通过分散化的资产配置能更有效控制产品风险。建信基金将利用自主研发的优化配置模型,对10类不同风险类别的资产进行战略性配置,这一配置方案将决定产品的基本风险收益属性。

二是基金筛选。基金筛选的本质其实是对基金经理的选择。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能力等重要信息都会隐含在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之中。过去的一年多,建信基金已经完成基金经理数据库的建立,通过量化、客观的筛选体系,去寻找具备长期稳定超额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

三是持续优化。市场的阶段性波动会影响各类资产的强弱关系。在战略资产配置之上,定期的战术调整也必不可少。建信基金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动量模型和风格轮动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对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强弱关系进行判断,并定期对配置比例进行适度调整与再平衡。

因此,在FOF产品线设计方面,建信基金将首先布局以目标风险控制为基础并加载养老概念的系列FOF产品。该系列产品的一大特色在于,将根据风险的高中低,明确产品的波动率与最大回撤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量化模型进行资产配置,构建适合养老金投资的优秀基金组合。(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