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版 基金·专访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1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聪明钱”在入市 坚守成长股投资风格

2016-11-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专访泰信基金投资总监朱志权

⊙本报记者 吴晓婧

上一轮的“疯牛”行情,催生了一大批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像朱志权这样,有着20余年资本市场的历练且依旧“奋战”在基金管理一线的基金经理已是凤毛麟角。

经历了太多市场的跌宕起伏,朱志权身上多了一些淡定从容。他没有年轻基金经理的“激进”,但对投资,却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激情”。擅长做成长股投资的他坦言,他的投资风格与今年的市场有些不契合,但他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能力圈”,踏踏实实沉下心来深挖个股。

对于后市,此前一直较为谨慎的朱志权开始逐步乐观起来。在其看来,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熊市的尾声阶段,成长股明年有望迎来一波反弹行情。而他最看好的是智能制造、信息产业、军工、文化传媒、生物医药等行业。

股票“性价比”提升

优秀的基金经理具备洞察力和前瞻性,当大部分投资者依旧较为悲观之际,朱志权已经对其预判做出了修正。

他说,对明年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逻辑在于两点:其一,市场自去年6月份步入调整以来,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当前市场已调整得较为充分;其次,不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改变资金的配置方向。之前大量的资金囤积在房地产市场中,而房地产政策调控效应已开始显现,一部分“聪明的钱”会率先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股市。

而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当下国内流动性依旧相对宽松,但楼市调控、债市萎靡、汇率调整等促使社会资金寻找新的配置方向,而当前股票的投资“性价比”无疑较高,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强。

事实上,种种迹象表明,新增资金正在缓慢进场,近期两融余额持续扩张,且一度突破9500亿元。此外,部分私募基金和公募专户也开始吸引房地产资金入市。此前已有媒体报道,深圳部分私募表示近期成立的部分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房地产商,这些房地产商已经不再积极拿地盖房,而是将部分资金投入到更有潜力的股市。

投资需要有“定力”

前不久,朱志权去了一趟美国,考察了顶尖的生物医药公司,此前还去日本考察了智能机器人行业。他坦言,即使今年市场热点在价值股,自己仍会始终坚持成长股的投资风格。

他笑言投资有时候像练武,如程咬金的“三板斧”,如果把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每一招都会是绝招。做投资也一样,需要专注最擅长的方面。他说:“对于一个做了20多年投资的专业选手而言,越是在煎熬的时候越需要坚守自己的投资风格。”

据了解,为朱志权“量身定制”的泰信智选成长混合基金正在首发中,该基金就将重点关注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中的成长股投资机遇。

在朱志权看来,中国诞生了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优秀的企业,伴随着这类龙头公司的崛起,会带动整个产业链。而如果未来中国能够多诞生一些这样引领世界的公司,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成功还是很有助力的。他坚信未来一定会有一批企业在转型中胜出,而挖掘能够穿越周期的成长股,也成为其投资的重点。

谈及成长股的投资“秘籍”,他认为是“时势造英雄”,正如海尔集团张瑞敏所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因此,投资一定要顺应时代大潮流。而要选出好的成长股,首先就要找到一个具备足够成长空间的行业。在朱志权眼中,文化传媒、生物医药、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等,是未来市场中能够出“牛股”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