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互动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2月3日

查看其他日期

市场趋势难改变
短线抵抗式调整确立

2016-1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赵伟

本周内外因素交织,因此尽管蓝筹股活跃不断,但个股连续普跌,拖累大盘走势。最终,本周大盘高开低走,结束周线“七连阳”,两市总成交量较前一周减少约4.11%。表明大盘处于高位之际,场外资金观望为主,场内资金存量博弈,市场信心不足,情绪波动较大。

本周盘面主要特征为,量能有所萎缩,个股活跃度降低,分化继续加大。市场热点由板块效应转为个股行情,但仍以一二线蓝筹股为主,中小创股偶露峥嵘,仅为“一日游”行情,市场赚钱效应较低。

从技术上看,本周大盘高开低走,并呈价跌量缩态势(沪市价跌量增,深市价跌量缩),多数中短期周线多头排列,大盘趋势暂未改变,但仍偏离5周均线过远,短线调整压力仍存。

日线技术指标显示,周五大盘价跌量增,10日均线失守,市场重心下移,MACD构成死叉,加之价跌量增的量价关系,确定大盘短线调整成立。

分时图技术指标显示,短线大盘还有惯性下挫要求,但部分技术指标的底背离,预示短线大盘盘中有反抽要求,不过调整趋势不会改变。

综合技术分析,我们认为,短线大盘盘中有反复,但短线仍以抵抗式调整为主。

下周一,市场翘首以待的“深港通”正式开通。我们坚持强调,“深港通”进一步打通A股与国际市场联系,更为市场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中长期利好A股市场。但对短线大盘而言,“深港通”开通仅改变市场节奏,不改变市场趋势,谨防周一大盘高开低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大盘高位回落,短线将考验18日均线支撑。目前市场风格难以转换,而没有赚钱效应,就无增量资金驰援,仅存量博弈。一旦市场机构资金处于强弩之末,对市场杀伤力可想而知。

操作上,建议多看少动,对于仍处于底部的蓝筹股可把握交易性机会;对于前期涨幅过高股,则坚决减持,获利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