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版 基金·专访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3月6日

查看其他日期

京东金融基民调查报告:“80后”和“90后”投资者成主力

2017-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前,京东金融联合新京报发布基民调查报告,从“基民地图”、“基民画像”、持仓偏好、产品偏好、收益情况等维度进行投资者分析。

据了解,本次调查从2016年11月中旬开启,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共收集了近100万份有效样本。报告显示,基金投资者呈现年轻化特征,“80后”及“90后”投资者占比超八成;此外,投资者偏好短线操作,80%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不超3个月,故而仅34.3%的投资者实现了正收益。

报告指出,2016年股市持续震荡,投资者持有基金周期短、追涨杀跌的操作方式影响了其投资收益。

“小鲜肉”成购基主力

根据京东金融发布的这份基民调查报告,从投资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来看,年轻化成为基金投资者最重要的特征,其中“80后”人群占到2016年基民的48.60%,成为基金投资的第一大群体;而“90后”人群占比达35.70%。

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京东金融的用户群也以“80后”和“90后”的年轻用户为主。这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年轻群体的理财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分析其原因其实很简单,“80后”群体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积攒一定财富后,对投资理财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同时,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走向职场,成为互联网理财的主力军之一。

此外,从性别比例来看,基金投资者的男女占比分别为74%和26%,表现出较大差距。由此可见,女性基金投资者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挖掘。

最后从地域来看,一线城市的金融资源优势明显,基金投资者相对集中。调查显示, 2016年基金申购金额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和上海,占比分别达到28.6%、13%和8.2%,合计贡献近半数申购金。

财商教育不足 仅三成基民赚钱

2016年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基金投资者也倾向于保守。从基金投资者的产品偏好来看,股票型基金的购买频次较低;但在低利率市场中,有一定风险但是收益更灵活的混合型基金,以44%的申购比例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为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货币型基金、QDII基金等基金。

分析基金投资者2016年偏好的策略,有“持仓数量少”、“短线操作”两大特点。其中65.7%的投资者仅申购了一只基金,80%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不超3个月便清仓。由于2016年股市持续震荡,以及投资者的财商教育不足导致错误的操作,2016年仅有34.3%的人实现正收益,0.5%的投资者盈亏持平,而剩余的65.2%的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遭遇亏损。

正是基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现状,京东金融近年来加大了对财富管理业务的布局,而快速增长的基金业务更是其发力的重点。为了让用户在基金投资中少走弯路,一直主张为用户提供好的用户体验的京东金融推出了“五星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基金择时、选品的专业服务。具体而言,“五星系列”包括“五星京选”、“五星配置”、“五星基金经理”三个产品,分别从不同类型的基金配置比例、基金经理筛选等维度为投资者支招。

“五星系列”产品背后,有着京东金融专业团队和技术的支撑。京东金融研究团队的成员,分别来自公募、私募、券商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具备资深的投研经验和海内外学术背景。2016年9月末,该研究团队成功预测债市的下跌,并在当年10月建议投资者申购股票型基金。

对于2017年的基金投资建议,京东金融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仍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方案。投资者可以将平台的专业投资建议作为参考,并通过长期投资、基金定投、基金组合投资等方式规避市场风险。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