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3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公开发行2017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摘要

2017-03-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33版)

(二)各部门主要职能

发行人主要职能部室情况:

1、办公室(党组办公室)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党组及总部工作规则和办公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重要会议、公共关系、要事督办、新闻宣传、信息管理、舆情监控、信访档案、安全保卫等管理工作。

2、战略规划部(法律事务部)

负责编制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汇总、编制年度经营计划,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制定业绩和绩效管理制度,组织绩效管理与考核,负责集团公司有关法律事项。

3、市场协同部

负责制定邮政业务协同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协同机制,指导、协调、管理板块间业务协同,负责集团客户的开发、维护和邮政品牌的建设、维护、管理及宣传,贯彻落实普遍服务标准、组织集团公司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以及组织开展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有关工作。

4、邮政业务局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邮务类业务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和投资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业务发展目标、方针和措施,组织邮务类业务的经营、服务、管理工作,负责邮务业务的市场调查及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工作。

5、网路运行部

负责邮政陆运网和干线邮路的整体规划、组织管理和指挥调度,制定网路发展规划和各类邮件的全程时限标准、运营标准并组织实施,负责陆运网相关结算、运行质量和时限的考核管理,负责网运信息化工作和设备管理。

6、财务部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和财务规章制度,负责预算管理、资金资产管理、产权管理、融资管理、税收管理、统计信息、关联交易定价和结算有关工作,负责对外财务信息披露及年度决算编制。

7、人力资源部(党组组织部)

负责拟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劳动组织管理、薪酬福利、劳动保护、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干部、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做好干部和人才管理工作。

8、信息科技与建设部

负责集团公司信息化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应投资计划,全网信息系统及电子渠道支撑系统的运行、安全维护管理工作,制定并监督实施集团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及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组织制定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

9、审计局

负责制定内部审计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并监督实施,开展集团有关审计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监督落实整改,利用审计信息资料为集团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建议。

10、纪检组监察局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纪检监察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受理信访举报、申诉及各类违规违纪案件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查处,监督、检查重大招投标项目,开展效能检查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承担党组巡视办公室日常工作。

11、党组党建工作部(直属机关党委、纪委)

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指导下属单位的党建工作,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及群众组织活动,建设和管理企业文化,负责集团直属机关党建和党委、纪委有关工作。

(三)发行人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情况

公司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由国务院任命。公司目前设副总经理6名、纪检组长1名,任命程序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副总经理根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章程》的规定和总经理授权,协助总经理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并对总经理负责。

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以下重要事项:

1、公司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

2、有关企业资源配置、投融资计划、资本运营、利润分配以及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调整和内部机构设置等重大决策。

3、研究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

4、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分配政策,决定公司工资分配方案。

5、聘任或解聘公司各部门和所属全资企业、直属单位的领导成员。按法定程序和出资比例向控股、参股企业委派或更换股东代表,推荐和派出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6、拟订公司章程修改方案,制定公司重要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公司机构设置和人员定额。

7、拟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金的方案。拟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拟定公司发行股票、债券的方案

8、审批子公司章程和重大决策方案。

9、审批子公司限额(具体限额由公司确定)以上投资、借贷、对外担保事项。对控股或参股企业通过董事会实施。

10、审定子公司注册资金或注册资本的增减和股票、债券的发行方案

11、公司其它重大事项。

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工作,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向囯务院及有关部门请示、报告工作。

2、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行使全网统的组织管理和指挥调度权。

3、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重大资本运营项目。

4、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财务预决算方案、内部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5、召集并主持总经理办公会议。

6、行使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授予的其它职权。

总经理办公会议按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议事规则和严格的、可追溯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发行人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暂行办法》(“三重一大”指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总经理办公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副总经理和有关负责人参加。总经理、副总经理对职权范围内决定的重大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司根据管理和发展的需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和权责一致的原则,设置总部管理机构,并在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公司党的组织以及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办理。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工会组织。

(四)发行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公司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建立并有效运行了内部控制体系。公司依法从严治企,树立法治思维,全面建设法治企业,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和有效的控制程序。

1、预算管理

发行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约束和规范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子公司根据既定发展战略和市场变化,在给定资源条件下制订未来的全面预算,经过发行人的审核修改及相关审批程序后确定预算目标。发行人定期对子公司实际经营及财务情况与预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监控,采取必要措施控制经营偏差幅度,提高经营效益。

2、财务管理

发行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等的规定,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四个月内编制年度财务报告,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经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发行人在财务政策方面保持稳定,坚持稳健、审慎的财务政策。发行人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会计核算方法(试行)》、《中国邮政集团会计核算业务分册(试行)》、《全网资金集中管理实施方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资产盘活管理办法》等,对资金管理、资产运营、会计核算、收益和分配、财务信息披露等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同时,发行人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用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3、资金管理

发行人根据国家相关制度,加强资金集中管理,通过搭建资金池和收支两条线体系,实行“全额归集、日间透支、日终清算、逐级补平”,对各省分公司的资金进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运用,降低全网资金运行成本,全面整合资金资源,提高资金归集和使用效率。发行人制定银行账户管控标准,实施账户审批制度,并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管理账户开立和支付有关情况,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切实防范资金风险。

4、资产管理

发行人在集团公司总部、各省邮政(区、市)分公司、控股子公司、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层面制定了重大资产调整制度和办法,并规定了非正常毁损、固定资产处置等重大资产事项和范围,要求重大资产调整事项必须按照“三重一大”的程序进行。

5、投资管理

发行人制定了相关股权投资管理制度,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战略性原则,股权投资必须符合发行人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发行人整体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安全性原则,股权投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发行人内部规定。实施股权投资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权衡投资报酬和风险,确保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三是效益性原则,股权投资应有利于提高发行人整体效益,投资单位不得向被投资单位进行利益输送。四是集中管理原则,股权投资由集团公司总部集中审批,重大股权投资决策遵循“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原则,发行人下属公司对拟投资项目应开展股权投资相关的尽职调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在履行完内部决策程序后,须逐级向上级单位上报投资申请,并在完成投资项目后,将项目执行情况上报发行人。

6、工程建设管理

发行人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加强邮政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建设项目管理行为,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发行人工程建设实行集团公司和省分公司、集团直属单位、集团控股公司两级管理,对邮政实物网工程的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初步验收、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对邮政信息化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及审查、立项、选择软件硬件供应商、一阶段设计、软件开发和安装、测试、验收等作出了明确要求。

7、信息化管理

发行人信息化建设实行集团公司和省分公司、集团直属单位、集团控股公司两级管理,主要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年度投资预算、信息化项目建设、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主要管理事项。发行人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对信息化规划管理、年度投资预算管理、项目建设管理总体原则、项目管理流程、系统软件开发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规范邮政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管理程序,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保障信息化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此外,发行人重视邮政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建立、健全信息网安全保障体系,防范化解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保障信息网安全稳定运行,并制定了《邮政企业信息网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由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信息安全决策,由信息科技与建设部负责信息安全管理。

8、融资管理

发行人加强与商业银行战略合作,保持充足的银行授信余额,同时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发行人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按期偿付各类债务本息。发行人加强下属公司的融资管理,合理严格控制全网融资规模。

9、关联交易管理

发行人根据国家相关财经制度,加强关联交易管理,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认定为关联方交易。发行人就关联交易的管理与规范制定了相关制度。在定价管理方面,发行人本部与下属公司之间以及下属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均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定价基础;在风险控制方面,发行人本部与下属公司之间以及下属公司之间采取审慎的风险隔离措施,建立健全防火墙制度,在发行人安全性和稳健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发行人可依法要求子公司和其他关联方之间及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隔离措施。

10、担保管理

发行人办理担保业务坚持合法合规、规范操作、平等自愿、公平诚信、有利经营、促进发展、控制规模和防范风险的原则,要求各单位融资或资产重组、转让等业务时,应将相关担保事项一并统筹考虑。根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暂行办法》,集团公司、各省邮政分公司各省(区、市)分公司、集团公司各直属各单位单笔1亿元(含)以上的对外担保事项须经党组会和总经理办公会审议。

11、内部审计管理

发行人将内控工作作为加强管理、控制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规范业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和强化部门职责等措施,实现有效保障集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控,发行人积极推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制定了《邮政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作业指导》、《邮政审计工作管理办法》、《邮政企业审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审计取证基本方法、审计技巧、后续审计等工作内容。

12、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

发行人针对子公司的业务特点,对子公司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重要控股子公司(包括但不限于邮储银行、中邮保险、中邮资产和集邮总公司),发行人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对控股子公司财务管控暂行办法》,明确了管理原则、管控方式、资本管理、关联交易、重要财务政策和会计制度、预算和考核、财务信息管理等。此外发行人对重要控股子公司建立了年度考核与三年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奖惩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考核机制,有效地促进其持续、讲课、快速发展。

13、人力资源管理

发行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邮政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突出抓好重点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对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推动组织变革,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发行人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领导人员管理规定》等制度,按照新时期邮政发展战略整体要求,构建人才发展体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专业领域急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全面落实人才强邮战略,为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1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根据国家颁布的涉及安全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发行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了突发事件各项应急预案,该预案针对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重大火灾、刑事治安案件及其它突发事件制定了详细的处置原则、处置流程及管理办法,目的是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风险和危害。

(五)发行人对其他企业的重要权益投资情况

1、发行人控股子公司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发行人拥有分公司31家、二级子公司126家(其中含“子改分”后尚在办理注销手续的31家各省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发行人主要子公司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发行人主要子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股份代号:01658.HK)设立于2007年3月6日,主营业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及资金业务。其中,个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本外币存款、贷款、银行卡,以及本外币结算、代收代付、外汇、理财、代理保险、基金、国债和贵金属销售等中间业务产品与服务;公司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公司贷款、票据贴现、公司存款,以及结算、票据管理、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託管及公司理财等中间业务产品与服务;资金业务主要包括市场交易、投资、同业融资及票据转贴现等金融市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注册资本为570.00亿元,总资产72,963.64亿元,总负债70,255.33亿元,净资产2,708.31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1,906.33亿元,利润总额413.88亿元,净利润348.57亿元。2015年12月,邮储银行引入了UBSAG、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蚂蚁金融服务集团、JPMorganChase&Co.、FullertonManagementPteLtd、InternationalFinanceCorporation、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及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等十家战略投资者。邮储银行向十家战略投资者发行116.04亿股新股,十家战略投资者投资总额共计人民币约451.40亿元,在全球发售完成前合计持有邮储银行已发行股本的16.92%。引入战略投资者后,邮储银行股本增加至人民币686.04亿元,并与战略投资者及/或其关联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9月28日,邮储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

(2)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保险”)设立于2009年8月18日,主营业务包括人身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邮保险注册资本为65.00亿元,总资产734.17亿元,总负债660.57亿元,净资产73.60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283.56亿元,利润总额3.53亿元,净利润3.53亿元。

(3)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资产”)设立于2007年06月26日,主营业务包括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中邮资产致力于实业资产整合及产业资本运营,主要从事不动产投资运营以及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量化投资等资本市场投资业务。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邮资产注册资本为16.72亿元,总资产91.44亿元,总负债39.89亿元,净资产51.55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58.45亿元,利润总额1.58亿元,净利润0.96亿元。

(4)中国集邮总公司

中国集邮总公司(以下简称“集邮总公司”)设立于1981年10月29日,主营业务包括集邮品、集邮用品的设计、生产、发行、销售;进出口业务,来料加工、承办国内外贸易性邮票展览;文化用品、字画、工艺美术品、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用电器、日用百货销售。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邮总公司注册资本为8.17亿元,总资产29.73亿元,总负债11.34亿元,净资产18.38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11.78亿元,利润总额3.38亿元,净利润2.52亿元。

3、发行人主要合营与联营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发行人主要合营与联营的公司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1)主要合营企业

主要合营企业的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2)主要联营企业

主要联营企业的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五、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成员的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成员基本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之日,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成员基本情况如下:

(二)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成员简历

公司现任总经理办公会成员简历情况如下:

李国华先生:1960年3月出生,1977年9月参加工作,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十八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江西省邮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江西省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李丕征先生:1964年10月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机关委员会书记。曾任陕西省邮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信息技术局局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信息技术局局长(二级正)、党总支书记;安徽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

康宁先生:1963年9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邮政集团工会委员会主席。曾任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邮政局网路运行部主任;福建省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福建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福建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

张荣林先生:1959年12月出生,1978年10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直邮协会会长。曾任江苏省南京市邮政局副局长、副书记(主持工作);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国家邮政局公众服务部主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兼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政业务局总经理;湖北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江苏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江苏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孙国栋先生:1957年12月出生,1975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纪律检查组组长、党组成员。曾任中国农业银行人事部综合处副处级干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人事部副总经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教育部主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党委书记。

李雄先生:1959年1月出生,1975年9月参加工作,工学学士。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任广东省汕头市副市长;广东省邮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湖南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湖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广东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广东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

吕家进先生:1968年9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曾任河南省邮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辽宁省邮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副局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二级正)、党委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

(三)发行人领导成员主要兼职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之日,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成员尚未出现与公司有冲突的兼职情况。

(四)持有发行人股权及债券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之日,发行人总经理办公会成员均不持有发行人股权及债券。

六、发行人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一)经营范围

发行人经营范围为国内、国际邮件寄递业务;邮政汇兑业务,依法经营邮政储蓄业务;机要通信业务和义务兵通信业务;邮票发行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呼叫中心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有效期至2018年07月10日)。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批发、零售、网上销售(有效期至2022年04月30日)。各类邮政代理业务;报刊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政物流、电子邮件等新兴业务;邮政软件开发;电子商务;邮政用品及通讯设备销售;邮政工程规划及邮政器材销售;邮政编码信息和经济技术业务开发、咨询与服务;自有房屋租赁;广告业务;仓储服务;会务、礼仪服务及咨询;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百货的销售。保险兼业代理(限分支机构经营);住宿、餐饮服务、预包装食品、酒类的批发零售(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分析

1、发行人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发行人近三年及一期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发行人2013-2015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37.24亿元、3,050.17亿元和3,295.64亿元,2016年1-9月营业收入为2,570.06亿元。近三年及一期,净利润率分别为9.18%、9.36%、9.78%和15.94%。

2、发行人主营业务结构

发行人2013-2015年及2016年1-9月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发行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组建,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经营各项邮务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受政府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对竞争性邮务业务实行商业化运营。“十二五”时期,中国邮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立了“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引领的科技兴邮战略,初步建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平台,金融翼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寄递翼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邮务业务、金融业务和包裹快递业务。

2013-2015年及2016年1-9月,公司分别完成收入2,737.24亿元、3,050.17亿元、3,295.64亿元和2,570.0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收入规模稳步增长,2013-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3%。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主营业务成本同步增长。

(三)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战略目标,确立并实践了“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引领的科技兴邮战略,以依托窗口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为体,以金融业务和包裹快递业务为两翼,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一体两翼”齐飞并进的经营发展新格局。

2015年,中国邮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深化推进各项改革,积极拓展市场,强化管理,健全板块协同发展机制,提质增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公司在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位列143位,在“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22位;公司在2016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位列105位,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21位。

中国邮政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不断提高全网能力建设和服务质量,截至2015年末,中国邮政拥有运输飞机26架、火车邮厢292辆、各类邮政汽车8.9万辆;邮路总数2.5万条,其中航空邮路2,543条,铁路邮路103条,汽车邮路2万条;邮路总长度(单程)638.3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9.1万条,城市投递路线5.6万条;邮政支局所5.4万处,邮政储蓄网点4万处,自办投递服务网点2.8万处;邮政信筒信箱13万个,邮局用户信箱2.8万个,邮件直投点1亿个。

1、邮务业务

发行人邮务业务主要通过31家省分公司及下属涉及邮务业务板块的子公司开展。2015年度,发行人邮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01.49亿元,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39.49%,同比增长9.40%。2016年1-9月,发行人邮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9.05亿元,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42.76%。

(1)函件业务

2015年,中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共计66.41亿元,函件业务通过积极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建立了账单、传媒营销和封片产品服务新模式。

第一,商函业务开启创新服务模式。结合“互联网+商函”“微信+商函”“在线申领”等支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融;整合邮政营业厅、信报箱、邮政编码牌、报刊亭、楼宇、村镇宣传栏等自有媒体和社会媒体,打造“通政、通商、通民”信息主渠道,为用户提供多媒体解决方案;举办文化下乡、农产品进城等各类惠民活动,增加农产品宣传传播渠道。

第二,账单业务始终坚持服务民生。通过搭建主动服务平台,协助社保、税务、交警等政府部门向老百姓提供安全可靠的社保个人权益记录单、交通违章告知单等寄递服务;协助公用事业企业单位提供水、电、燃气账单等民生类寄递服务;为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业机构提供信用卡卡函寄递、电网销保单寄递(配送)等安全程度高的个性化账单寄递服务;充分利用账单媒体平台做好国家政策等重要信息的传播。

第三,封片卡业务积极传播书信文化。打造“家书”“把美丽城市寄出去”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加强产品创意研发,围绕大众文化消费、生活消费新需求,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研发适销对路的封片卡产品500余款,新增封片卡特色网店、微店36家,新增主题邮局253家,新增代销渠道2,478个,为客户带来更加时尚、方便、快捷的用邮新体验。

(2)报刊发行业务

2015年,中国邮政完成报刊订销业务量198亿份,面对报刊产业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实现稳中有升。中国邮政报刊发行业务通过转型创新和项目拉动,从市场、产品、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实施创新转型,突出抓好党报党刊、行业报刊、优秀校园书报刊、老年类报刊、畅销报刊等重点项目,促进各类报刊协调发展。

(3)分销业务

2015年,中国邮政分销业务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额52亿元。中国邮政分销业务充分依托加盟批销渠道和合作社,组织开展“农资套餐”推广活动,全年农资累计运作80万吨。严格落实商品“两级引入”制度,总部统签和省签项目收入占比达到93%。“邮乐优选”项目拓展到17省,累计实现销售额3.52亿元。全年利用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建成区域和直营店仓储配送中心165个、直营店777个,购置车辆1,355辆、终端设备1,283台。此外,中国邮政分销业务组织开展了项目、渠道、库存、欠费专项清理活动,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4)增值及代理业务

2015年,中国邮政增值及代理业务实现收入795亿元。其中,短信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收入48.9亿元,储蓄短信用户总数近2.4亿户;便民缴费业务平稳增长,实现收入11.1亿元,代收电费业务在全国开通25万个网点,18个省已开办代开发票业务,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开展代销、配送、资金归集等合作;车务代办业务有序推进警邮合作,逐步形成以车险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实现收入4.54亿元;与中国旅行社总社、同程旅游、艺龙旅行网等签订“总部对总部合作协议”,商旅票务业务全年实现收入1.5亿元,销售机票313万余张。截至2015年末,累计发展便民服务站33万个,与社会公用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开办各类便民缴费业务120余种,2015年实际交易额869亿元。2015年,邮政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交易额保持高速增长,总交易额突破1,735亿元,邮乐网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30亿元。

2015年,公司网点转型不断深化,经营成效逐步显现。全国19,150个转型网点通过验收,转型覆盖率达60%。渠道建设能力不断增强,风险管控能力逐步提升。设立金融案件举报中心,营造合规文化氛围。启动合规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建设,有序推广远程授权集中系统,技防能力不断增强。

(5)集邮业务

2015年集邮专业完成收入79.15亿元,同比增长6.19%。围绕文化创新和科技引领,邮票发行工作科学统筹,根据邮票题材制定差异化发行数量,邮票选题突出时代特色,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活跃了集邮市场,满足了集邮用户需求。

集邮市场开发成果显著,生肖贺岁和集邮文化季项目创收30.35亿元。新邮预订、企业年册、邮票零售等重点业务信息化和规范化程度得到有效加强,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集邮网厅运营势头良好,实现了“互联网+集邮”模式的初期阶段发展目标。2015年9月,集邮网厅全面优化升级完成,增加了手机APP、微信商城移动互联渠道,开办了在线个性化邮票定制服务,网站运营能力大幅提升。公司自2014年11月1日开办集邮网上营业厅以来,累计实现收入6.8亿元,网厅注册客户296万人,网站点击量2.9亿人次,移动端销售收入已达1.2亿元。

2、金融业务

发行人金融业务涵盖银行、保险及证券领域,综合优势明显。2015年度,发行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01.47亿元,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48.59%,同比增长7.90%。2016年1-9月,发行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1,134.69亿元,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44.15%。

(1)银行业务

发行人银行业务主要通过邮储银行开展,拥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机构编码为B0018H111000001的金融许可证。邮储银行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型商业银行,拥有显著的成长潜力。自2007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依托中国邮政的代理网点,建立了中国银行同业唯一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拥有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分销网络,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获得长期、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创造显著的产品分销和交叉销售机会。邮储银行战略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致力于满足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显著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

截至2015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72,964亿元、63,050亿元、24,719亿元和349亿元。2013年至2015年,邮储银行资产总额、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和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4%、10.0%、28.7%及8.4%,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同期9.6%、6.0%、9.5%及3.5%的平均水平。

①个人银行业务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拥有中国商业银行中营业网点数量最多、地域覆盖最广的零售服务网络,包括8,306个自营网点和31,749个代理网点。除此之外,邮储银行建设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及“微银行”在内的全方位电子银行体系。

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个人贷款总额为12,226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49.4%,占比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2013年至2015年,个人贷款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9.1%。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个人存款总额53,866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85.4%。2013年至2015年,个人存款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2015年度,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1,28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67.3%。2013年至2015年,个人银行业务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

②公司银行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是邮储银行重点发展业务。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公司贷款总额9,810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39.7%。2013年至2015年,公司贷款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6%。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公司存款总额9,176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14.6%。2013年至2015年,公司存款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2015年度,邮储银行公司银行业务收入3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17.6%。2013年至2015年,公司银行业务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

小企业法人客户对邮储银行的发展和增长有重要战略意义。邮储银行主要向商业信誉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小企业法人客户提供便利、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金融方案。邮储银行小企业法人客户包括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且单户最高授信金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拥有34,686名小企业法人客户。

③资金业务

邮储银行资金业务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2015年度,邮储银行资金业务营业收入283亿元,占邮储银行营业收入的14.9%。

邮储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具有交易活跃、产品丰富、客户资源广泛且优质以及收益水平良好等诸多优势,是中国银行间市场最活跃的交易商之一。邮储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布局全面,拥有中国银行间市场各类业务牌照,可以参与各类市场交易和金融创新,形成了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发展、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丰富产品体系。经过在中国金融市场九年的深耕细作,依靠资金优势和日趋完善的客户服务能力,邮储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并建立起多元化同业合作生态圈。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邮储银行已形成面对个人客户的“邮银财富”和面对公司客户的“邮银财智”两大系列产品线,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多元投资理财需求。受益于邮储银行的网点渠道优势、稳健的投资策略以及稳定的投资收益,其资产管理业务的客户基础牢固、资金来源充裕。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拥有678万名理财客户。

(2)保险业务

发行人的保险业务主要通过中邮保险开展,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和企业境外投资资质。中邮保险自2009年正式挂牌开业以来,坚持以“服务基层、服务‘三农’”为己任,以促进城乡保险业均衡发展为着力点,充分依托邮政网络和资源,实行“自营+代管”特色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保险发展之路,开创了“保险业近十年以来建设速度最快、业务规模增长最快”的记录。截至2015年末,中邮保险累计客户数达276万人,展业范围覆盖18省(自治区、直辖市)、253地市、1,231县(市)。中邮保险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同时与当地中国邮政分公司和邮储银行成立联动风控小组,共同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2015年,中邮保险保费收入247.4亿元,同比增长12.7%;投资收益36.5亿元,同比增长17.5%。完成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涨1,430%,初步进入稳定盈利周期。高效益业务快速发展,期交“百亿工程”进展顺利,实现期交保费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72.2%,占比总保费25.1%,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实现团险保费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51.3%。

(3)证券业务

发行人证券业务主要通过中邮证券开展,拥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610131735084671X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中邮证券自2002年成立以来,紧紧依托中国邮政的雄厚实力,坚持诚信经营,践行普惠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证券经纪、投、融资及承销等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增长。

2015年,中邮证券经纪业务(含融资融券)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79%;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7,422万元,同比增长162%;自营业务实现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7.4%,投资年化收益率达到10.3%;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中邮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引进了专业团队充实投行力量,已初步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3、包裹快递业务

2015年度,发行人包裹快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2.69亿元,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11.92%,同比增长4.38%。2016年1-9月,发行人包裹快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6.32亿元,占发行人营业收入的13.09%。

发行人包裹快递业务主要通过31家省分公司及下属涉及包裹寄递业务板块的子公司开展,拥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资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及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市县乡(镇),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发行人本着做大做强包裹快递业务、确立市场主导者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行包裹快递业务改革,将改革前中国邮政和中邮速递分别经营的包裹快递业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简化为原则进行整合,整合后主要产品包括国内快递业务、国际快递业务及物流业务等。

在社会公益方面,2015年发行人不断拓宽公益包裹捐赠渠道,实现了依托网站、微信平台的线上捐赠,捐赠量持续增长。2015年共受理公益包裹83.1万件,累计募集捐赠额9,620万元。公益包裹开办以来,累计募集捐赠额达5.58亿元,其中,“爱心包裹”6年累计捐赠款4.5亿元,使全国351万名贫困学生、1.3万所学校受益;“母亲邮包”3年累计捐赠款6,766万元,惠及40余万贫困母亲及家庭。

(1)国内快递业务

发行人以电商客户为重点,通过发挥市场营销资源优势,快速做大业务规模,并向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经营效应。发行人根据国内客户对时限、收寄规格的不同要求,提供标准快递、快递包裹和普通包裹服务,以及上门揽收、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其中,2015年国内标快业务实现收入107.54亿元;快递包裹业务实现收入57.87亿元,同比增幅22.31%,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2)国际快递业务

发行人国际产品体系包含标准类(国际标准快递、中邮速递快件)、经济类(国际小包、e速宝)和普通类三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不同时限和收寄规格的需求。国际快递相比国内快递具有定价合理,市场价格竞争平稳的优势,为发行人近年来包裹快递业务的发展重点。其中2015年国际标准类产品实现收入28.45亿元;国际经济类产品实现收入112.91亿元,同比增长33.34%,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3)物流业务

发行人是中国领先的合同物流和陆路快运服务提供商,具备向客户提供供应链全环节服务的能力,在全国共有332个物流仓储中心,运营916个物流仓储项目。自2004年以来,发行人子公司中邮速递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前三名。2015年,物流业务板块实现业务收入41亿元,保持平稳发展。

合同物流业务。发行人为客户提供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其中,针对高科技、汽车、快消品、医药、服装等目标行业的客户,发行人提供领导型物流、生产支持性物流、销售物流、市场支持性物流、专业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服务,多年来积累了惠普、戴尔、苹果等知名企业客户。

运输配送业务。发行人基于陆路快速网开展快货业务,为客户提供覆盖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标准化货物运输和配送服务,基本服务包括收货、运输、交货等。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依托揽收投递网络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包括:上门提货、上门配送、信息跟踪、管理报告、代收货款、到付运费、返单(实物返单、电子返单)等。

(四)发行人所在行业状况

1、邮政行业状况

过去几年,我国邮政业持续快速发展,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1)政策环境较为有利

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和关怀邮政事业,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邮政的作用和地位。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和“三农”服务继续给予支持,实施了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把邮政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和主要承载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给邮政提供了整合社会资源的机会。这些给邮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宏观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局不会变化。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战略举措,为邮政业转变发展方式、拓展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契机。

(3)市场潜力尚有巨大空间

从函件市场看,近5年,我国广告收入每年都呈两位数增长,并且广告投入更注重传播效率和投资回报,市场上出现了由单一媒体传播向多媒体整合传播的趋势,也催生了更多的新型寄递服务需求,邮政数据库营销的潜在市场巨大。直邮作为线下信息发布和互动平台,在网络经济时代独特的传播价值日益显现,函件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从报刊发行市场看,党报党刊和行业报刊将保持稳定增长,老年健康类报刊发行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大中型企业对借助商务报刊开展媒体宣传仍有旺盛需求。全国42万所学校和20万所幼儿园,聚集着3.3亿名少年儿童,在知识学习、素质提升、应试升学方面存在刚性需求,校园报刊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从电子商务市场看,网购市场迅猛发展,作为这一市场的后起之秀,邮乐网极具发展潜力;航空市场快速发展,年内乘客数将达3.2亿人次,中国邮政代理机票业务商机无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共企事业单位拓展渠道、减轻压力,提升服务的愿望日益迫切,中国邮政利用自身的网络、网点优势,搭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可以说正逢其时。从分销业务市场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中国邮政支持邮政系统更好服务“三农”,为中国邮政发展农村商务提供了相应政策支持。从集邮业务市场看,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随着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集邮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银行业状况

(1)我国银行业现状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在此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业务创新、风险管控、内部管理等方面进步明显,在我国目前的投融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截至2015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3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民营银行、859家农村商业银行、71家农村合作银行、1,373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1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68家信托公司、2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47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货币经纪公司、25家汽车金融公司、12家消费金融公司、1,311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以及4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截至2015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262家,从业人员380万人,银行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分别达到199.3万亿元、184.1万亿元和15.2万亿元,整体规模稳中有升;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达到1.1%和15.0%,成本收入比下降到30.6%,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81.2%,资本充足率达到13.5%,风险抵御能力持续较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9%,比2010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2)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整体实力全面提升。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品牌价值和市场公信力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机制趋于完善,风险管理能力大幅提高。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9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7%,负债总额1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7%;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1%,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1%,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45%。

随着基本面的不断提升,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中表现突出,大型商业银行市值位居全球银行业前列。根据《银行家》杂志公布的调查报告,中国主要银行2013年税前利润占到全球银行业的近三分之一,中国银行业一级资本总额首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竞争加剧,竞争格局逐步发生变化。大型商业银行仍在中国银行业占据着重要市场地位,在各项业务领域均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凭借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优势,通过引入多元化股权结构、进行股本及债务融资等方式提升资本实力,不断拓展经营网点和服务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积极申请全面业务经营牌照,凭借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管理和人才优势,在经济发达区域、高端客户业务领域渗透加快;区域性金融机构在稳固所在区域特定客户群体的同时,积极迈出跨区发展的步伐。国内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明确市场定位,从自身历史特点及市场机会出发,集中力量打造专业性或具有经营特色的银行。

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银监会和其他监管机构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以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并促进市场的有序竞争。相关法规涉及加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监管信息披露、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为风险资产建立一般准备以及颁布内控指引等多个方面,使银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监管机构未来很可能继续颁布新的法规,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个人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中高收入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中高收入人群对更为全面、个性化和一站式的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个人投资理财需求的大幅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引进和培养专业理财团队,设计和开发具有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开设个人投资理财一站式服务。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个人理财业务仍将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利润增长空间,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我国各大银行的效益增长点和竞争焦点。

中小企业金融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深入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银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伴随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和优惠的机制的逐步完善,商业银行也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投入,进而组建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和团队,不断设计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探索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逐步改变金融运行模式和金融格局。我国银行业已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技术为银行业带来的变革契机,通过渠道、产品、流程机制、文化等层面的整合,促进经营转型,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商业银行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乃至电子商务平台,涉入网购、移动支付等非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源头抓住客户,掀起渠道的电子化革命。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主动发挥互联网思维,转变经营方式,深化电子银行创新,有效结合和运用互联网进行金融的边界和市场拓展,提高用户体验来激发和拓展用户需求,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加深合作来获得进一步发展。

3、保险业状况

(1)我国保险业现状

保险是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保险还是一种储蓄手段。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我国,保险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的保费规模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282.52亿元,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23,597.76亿元,同比增长21.66%。

2003年-2015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统计(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保险深度为3.59%,保险密度为1,766.59元/人,而早在2001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就已达到7.83%,保险密度393.3美元。近几年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较以往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保险市场增长显著;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保险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保险业发展空间广阔。

在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人身保险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占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从业务构成看,人身保险已超过产险成为保险市场的主要业务,2015年人身保险保费规模达到15,859.13亿元,同比增长24.97%,占2015年总保费规模的65.31%;从产品种类看,人身保险产品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由80年代初的几十种增加到2015年的数百种。从保费规模的地区分布看,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我国寿险保费主要来源于经济大省。2015年保费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及直辖市的保费规模合计达4,930.33亿元,占全国寿险保费总收入的37.23%。

根据中国保监会数据,2015年中国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241.52亿元,同比增长21.46%;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410.47亿元,同比增长51.87%;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35.56亿元,同比增长17.14%。另外,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8,324.45亿元,同比增长97.91%。2015年,寿险业务给付3,565.17亿元,同比增长30.67%;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762.97亿元,同比增长33.58%;意外险业务赔款151.84亿元,同比增长18.24%。中国寿险业务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行业平均增长速度。

中国的寿险市场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政府在过去30年中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导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从而带动保险产品及服务需求不断上升。中国政府在推动保险行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是国内寿险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

保险需求多元化,保险产品日趋丰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保险消费能力的提高,客户保险意识和理财意识的加强推动保险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在对传统保险产品的需求基础上,对风险保障型和储蓄型等产品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中国保险公司近年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日趋成熟,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已从产品导向转为需求导向,保险公司普遍关注对客户分层管理,重视对销售团队的培训及发展,提高销售团队发掘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增值产品的能力。有能力提供增值产品及综合服务的保险公司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销售渠道多元化。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主要依靠保险营销员、银行保险及公司直销等渠道来营销产品。近年来,各种新的销售渠道如电话保险、互联网销售及财富管理渠道等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国保险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其中,电话营销及互联网销售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主要适用于较为标准化的保险产品销售。

保险投资渠道多元化。2003年以来,中国保监会逐步放宽了对保险公司投资资金的监管要求,令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以提高投资回报并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例如,将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上限比例提高至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并且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无担保企业债券、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未上市股权、不动产及境外投资等新的投资领域。

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近年来,国内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运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保险公司通过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及委托资产管理公司,集中运作保险资金,确立保险资产专业和集约管理模式;通过积极引进来自国内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专业人才,建立起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队伍。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持续上升。伴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将继续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证券业状况

(1)我国证券业现状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资源配置和资本定价两大基本职能。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随着《证券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变革,证券行业在这些变革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经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12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42万亿元,净资产为1.45万亿元,净资本为1.25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2.06万亿元,托管证券市值33.63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1.88万亿元。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125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51.55亿元,实现净利润2,447.63亿元,124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99.20%。

中国证券市场在改善融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3年-2015年证券行业概况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3)我国证券业发展趋势

行业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证券业总体竞争格局呈现证券公司数量众多、业务竞争激烈的态势。行业两极分化情况日趋严重,大中小型券商差距明显。一批风险控制能力强、资产质量优良的证券公司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在经纪、投资银行等业务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或者通过上市、收购兼并等方式不断扩大净资本规模、大幅提高资本实力,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拓展。我国证券行业目前仍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证券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依然为传统业务。以融资融券、券商集合理财和直投等为代表的创新业务,增长较快,虽然目前对大多数券商的整体利润贡献有限,但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

证券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由资产管理、自营业务领域,向证券经纪业务领域延伸。传统业务的占比将逐渐下降,创新业务收入占比将逐渐增加,并将引导证券公司未来的差异化竞争。此外,随着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和产品创新的加速,已酝酿多时的各类创新业务推出试点,证券公司业务创新的空间将得到实质性拓展,业务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行业发展日益国际化。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愈发频繁,国内企业对于境外投资、融资及并购的需求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国内投资者对于资产的全球化管理的需求增强。此外,监管层也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允许国际证券公司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国际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将使国内证券公司失去原有的政策性壁垒的保护,促进国内证券行业的竞争加剧。因此,进入国际市场、拓展国际业务将成为很多券商未来选择的发展方向,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将会逐渐步入国际化阶段。

监管机制日臻完善。国家对证券行业的监管制度正在逐步改进,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机制已经建立,证券公司的风险已得到有效释放,证券行业经营步入合规经营的阶段。证券行业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日益成熟以及证券公司合规建设的推进,为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步降低对证券行业的保护程度,着力规范证券市场秩序,促进行业的有序竞争将成为中国证券行业监管发展的趋势。因此,这些监管政策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行情,也会改变我国证券行业的竞争方式,将对公司各项业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5、包裹快递行业状况

(1)包裹快递行业现状

①我国快递业现状

今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快递企业在资金、人员、设施上的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网络的涵盖范围得到持续发展,作业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行业整体维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分别实现业务收入1,441.7亿元、2,045.4亿元、2,769.6亿元,同比增长36.6%、41.9%、35.4%;分别实现业务量91.9亿件、139.6亿件、206.7亿件,同比增长61.6%、51.9%、48.0%。

从快递业服务种类上看,2015年,同城快递业务增速最快。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54亿件,同比增长52.3%,实现业务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50.7%;异地快递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全年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148.4亿件,同比增长47.1%,实现业务收入1,512.9亿元,同比增长33.8%;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增速加快。全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4.3亿件,同比增长30.3%;实现业务收入369.6亿元,同比增长17%。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26.1%、71.8%和2.1%,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4.5%、54.6%和13.3%。

2015年,民营快递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全年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20.4亿件,实现业务收入303.3亿元;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84.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246亿元;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5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20.3亿元。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9.9%、89.4%和0.7%,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11%、81.1%和7.9%。

②我国物流业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效率不断提高。通常情况下,物流行业以“物流业增加值”指标作为行业总体产出的衡量指标。物流业增加值,是指物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物流活动为社会提供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根据2006年至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2006-2013年,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2.5%的增长率,我国物流行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未统计物流增加值这一指标,仅披露物流业总收入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披露物流业总收入7.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平稳。

2006年-2013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变动情况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从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结构上看,目前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额占到90%以上,整体结构相对粗放单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社会物流需求结构逐渐趋向多元化。其中消费品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对运输服务提出小批量、多批次、分散、灵活等需求。从需求分布上看,点对点的中长距离调运与城市间频繁的物资交流近年来同时快速增长。另外客户对物流运输的时效、物资的安全、物资的全程跟踪,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如代收款、物资包装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大网点布局,提高运输能力、信息化能力等综合服务水平。

(2)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①我国快递业发展趋势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促进行业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快递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陆续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快递行业未来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国家不断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为快递企业开拓国际快递业务海外市场提供了条件。国际快递服务的产品附加值更高、品牌效应更强,将提高快递企业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此外,随着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向下、向西的寄递服务需求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这类需求成为目前快递行业中的蓝海,陆续出台的改进城市配送、末端投递等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网络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

快递行业服务质量将不断提高。作为服务行业,企业的服务水平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快递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客户文件物品毁损、丢失、投递延误等问题,与消费者的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陆续出台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以及《快递服务》(YZ/T0128-2007)等关于快递服务标准及其相关责任义务的法律法规将有助于快递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②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受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推动,我国公物流业从积累阶段逐渐发展到集中阶段,市场集中度逐渐增加。2015年,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89%,较2014年增长3个百分点;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10%,较2014年下降3个百分点。未来民营领先物流企业,以及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将凭借其市场地位引导行业内的持续整合,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快运业务量的占比将不断提高。随着中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市场对城市物流配送与快速运输的需求上升,将对公路货物企业的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公路货运物流行业中高端部分的公路快运业务的增长速度将显著高于公路货运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高端快运业务的占比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发行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1、发行人的行业地位

(1)邮务业务

邮务业务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社会公用事业,在世界各国基本都由国家专营,尽管欧洲存在放开邮政专营的呼声,但其本国邮政的信函市场占有率仍维持在90%以上,多数国家为100%。中国邮政作为代国家行使邮政普遍服务职能的唯一机构,长期以来,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利、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邮政行业拥有垄断地位。截至2015年末,中国邮政设有邮政支局所5.4万处,其中73.4%分布在农村,59万个行政村通邮。每个邮政支所平均服务面积179平方公里,人均函件量3.4件,每百人报刊量11.3份。

全国城区每日平均投递次数1.86次,农村每周平均投递次数4.88次。2015年,中国邮政提供函件服务45.8亿件,其中,义务兵免费函件334.4万件,盲人读物6.5万件,提供机要邮件服务1,717万件,订销报纸累计份数188亿份,订销杂志累计份数10亿份,完成汇票8,242万笔。

(2)金融业务

银行业务方面,截至2015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为72,964亿元、63,050亿元和24,719亿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分别位居第五位、第五位和第八位。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16年最新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邮储银行总资产位居全球银行第22位。

邮储银行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金融服务品牌之一,良好的业务表现为邮储银行赢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2015年,邮储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总资产居第23名,《金融理财》“2015年度金牌零售银行和年度金牌金融产品组合——小微企业银政合作”;《经济参考报》“2014中国最具影响力商业银行”,中国《金融时报》“2015年度最佳风险管理银行”,中国银监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优秀团队奖”,国际数据公司、惠普“信息技术能效管理技术创新——最佳IT架构创新”,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2014年信贷资产类年度杰出交易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优秀成员和资产证券化优秀发起人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佳竞价做市机构奖”“最佳远掉会员奖”“最佳货币掉期会员奖”“远掉最具做市潜力会员奖”,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本币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奖与最佳做市机构奖”。2014年度,邮储银行获得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总资产居第28名,《金融理财》杂志社“金牌成长力银行”“最可信赖零售银行”,上海证券报“最佳移动金融终端奖”。

保险业务方面,中邮保险通过“邮政+银行”的销售渠道和“自营+代管”的独特发展模式,实现规模快速增长;通过提升投资能力,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在手续费等业务发展费用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大力压缩人工成本、资本投入等行政管理费用开支,进入盈利期的速度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截至2015年末,中邮保险已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宁夏18个省(区、市)开展业务;在售产品共计30款。2015年度,中邮人寿所销售的中邮境外旅游救援保险、中邮富富余3号两全保险(分红型)等产品在由中国保险报、中保网和新浪财经共同主办的“2015年度保险产品”评选中分获年度“意外保险产品”和“两全保险产品”;中邮年年好百倍保两全保险、中邮年年好新A款两全保险、中邮年年好重疾保障计划和中邮富富余多多保两全保险(分红型)等4款产品荣获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颁发的“畅销保险产品”等四项大奖。

证券业务方面,中邮证券借助中国邮政的服务网络及集体品牌优势,按照公司“一年打基础、两年强能力、三年大发展、五年跨入一流券商行列”的战略规划,统筹布局,开拓创新,初步实现“强能力”的战略目标,企业整体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5年,公司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05.19%;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同比增长157.04%,收入和利润双翻番。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52.2亿元,较年初增长21.1亿元;净资产23.9亿元,较年初增长2.1亿元。

(3)包裹快递业务

国内速递业务方面,发行人是我国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市场的领先者,是我国同城快递业务市场的主要运营商之一。其中,发行人子公司中邮速递在国内快递行业增值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自1997年率先开办代收货款业务以来,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发行人在巩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推出速度更快、服务更优的产品。例如针对电子商务客户推出“e邮宝”速递产品;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等增值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同城和区域速递业务发挥公司品牌和安全性优势,致力于为政府部门、高校、银行、保险、通信等行业性协议客户提供紧急文件寄递、票据交换、保单配送(包括代收保费)、积分兑换、礼品配送等特色服务,具备较高的利润水平。

国际快递业务市场是我国快递市场中的重要板块,利润水平较高。我国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主要被发行人及主要国际快递公司占据。近年来,发行人子公司中邮速递通过与万国邮政联盟和KPG组织成员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以及与其他大型国际商业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合作,国际速递业务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发行人的竞争优势

(1)发行人整体优势

发行人各板块优势是以邮务业务的整体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经营板块间和板块内部的相互协作,逐步实现了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发行人的金融业务和包裹快递业务也是依托“一体”而逐渐发展成为具备自有特色品牌的“两翼”。

①网络优势为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邮政已经建立起了通达世界、覆盖全国、深入城乡的实物寄递网络,网点资源丰富,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②品牌优势为各业务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撑。经过百年发展,邮政已经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品牌形象,“百年邮政”深入人心,强大的品牌优势将为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③承担央企的社会责任和普遍服务的法律义务。邮政普邮服务和特殊服务是法律赋予中国邮政的义务,邮政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牢记央企的社会责任和普遍服务的法律义务,坚持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

④多元化优势为促进业务协同发展提供保障。邮政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综合便民服务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在为客户提供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全方位、多功能、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有利于各业务协同发展,实现中国邮政整体效益最大化。

⑤政策优势为各业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长期以来,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给予补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邮政企业运营负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邮政企业服务“三农”;各级地方政府也对邮政普遍服务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扶持。

(2)邮务业务竞争优势

①邮政营业网及投递网建设日趋完善,为邮务业务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

2015年,中国邮政全面完成了涉及29个省(区、市)1687个县(区)的8,440处空白乡镇局所补建运营工作,实现了邮政网点在所有乡镇的全覆盖,惠及偏远地区的1.2亿人民群众,有力支持了国家扶贫和民族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截至2015年末,全国普遍服务营业局所总数5.4万处,平均服务半径达到7.5公里、平均服务人口达到2.5万人。中国邮政加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线下新增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村邮站10.4万个,累计达到56万处,报刊亭累计达到2.6万处,智能包裹柜1.2万处,新增ATM、CRS1.5万台,平台累计布放金融类机具29.8万台。线上推进邮政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网上营业厅、手机邮局、微信邮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功能不断完善。

2015年,邮政投递网建设成效明显。全国新增投递汽车4,000余辆、电动三轮车1万余辆、手持智能终端4万余台,优化投递网点布局,推进作业场地改造扩建,投递能力进一步提升。优化组网模式和作业流程,根据快递包裹投递密度,动态实施混投、专投,组合运用中转接力、区域协作,提高了投递作业效率。适应客户需求,创新投递方式,加快自提网络建设,人工自提点达到9.6万个,其中嵌入阿里系购物网站5,382个;智能包裹柜达到1.2万台,其中杭州、广州、成都等8个重点城市达到6,209台,格口数达到30万个。全年投递函件、报刊263亿件(份),投递包裹快递邮件5.4亿件。全面推广投递外勤监控系统,布放条码监控点79.2万个;开展提升投递服务质量劳动竞赛活动,评选五星投递员、五星投递班组,促进了投递服务质量的提升。圆满完成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10万份信卡问卷的投递和回收。

②拥有市场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邮务业务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

截至2015年末,中国邮政用工总量共计93.85万人。2015年,中国邮政制定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加快推动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打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公司信息技术局石云、上海研究院吕淑静2名同志荣获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15年末,全国邮政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5,636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5,591人,高级营销人才7,684人,高技能人才12.07万人,“四高”人才总量较2010年增长了42.1%。2015年末,全国邮政企业生产人员持证率突破80%,高技能人才占持证人数的25.8%。

(3)金融业务竞争优势

①邮储银行是中国网点和客户数量最多的领先零售银行

依托邮政网络,邮储银行建立了中国银行同业唯一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和中国商业银行中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分销网络,为庞大的客户群体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相比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拥有更广泛、更深入的网络覆盖;相比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邮储银行能够提供更综合化、更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共有40,055个营业网点,包括8,306个自营网点及31,749个代理网点,覆盖中国所有的城市和98.9%的县域地区,并且具备营业网点佈局均衡和网点密度高的显著优势。

依托领先的分销网络及庞大的客户基础,邮储银行具有强大的金融产品分销能力。自2011年至2015年,以当年新增保险规模保费计,邮储银行保险代理业务在中国银行同业中位居第一位。同时,邮储银行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展金融产品分类营销,面向养老金客户、劳务工客户、高校学生及小微企业经营者等推出多种特色产品。

②邮储银行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

邮储银行凭借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三农”的差异化战略定位,将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显著受益。消费需求增长、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中国经济结构向消费驱动型持续转型。2015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其次,中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最新数据,2014年中小微企业的GDP占比超过65%,税收占比超过50%,吸收的就业人口占比超过75%,但其信贷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第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6.1%,仍远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中国县域经济存在巨大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2015年邮储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新增额均在中国银行同业中位列第一位。邮储银行在业内独家按月度发佈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成为政府部门重要的决策参考。邮储银行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截至2015年末,有超过70%的网点分布在县域区域,具有开展县域地区金融服务的天然优势,2013年至2015年涉农贷款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0%。

③邮储银行资产质量优异,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管理

邮储银行信贷业务长期坚持以零售为主的战略,贷款组合结构均衡,高风险领域信贷敞口小。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客户贷款组合中49.4%为个人贷款、39.7%为公司贷款、10.9%为票据贴现。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高风险领域的信贷敞口小。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关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和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分别为1.50%和186.1%,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23.3%,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邮储银行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管理,奉行“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总体风险偏好,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培育了全员参与的风险文化。邮储银行以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和良好的资本充足水平为目标,建立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④邮储银行拥有雄厚的存款基础与强大的资金实力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存款总额和个人存款在中国银行同业中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四位。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邮储银行始终保持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是2013年至2015年唯一一家个人存款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大型商业银行。

邮储资金具有来源稳定、成本低廉的显著优势。首先,邮储资金来源主要是客户存款。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客户存款占总负债比例为89.7%。其次,邮储银行客户存款来源主要是个人存款。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比例为85.4%。第三,邮储银行通过为各类全国性大型企业提供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获取了大量稳定且低成本的公司存款沉淀资金。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公司活期存款占公司存款总额比例为67.2%。以上占比指标均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⑤中邮保险“自营+代管”、中邮证券“自营+协同”的运营模式可充分利用集团公司优势,已具备良好的市场声誉及发展条件

中国邮政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打造邮政金融产业体系的目标,并打造了由邮储银行、中邮保险、中邮证券组成的全产品金融服务体系。集团在网点资源、客户资源和队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邮务板块业务的多元化,为邮政综合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5年,中邮保险系统优化营运管理机制,提升支撑服务效能,新契约合格率(94.2%)、续期达成率(95.5%)、理赔五日结案率(98.8%)等关键营运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有力应对“东方之星”沉船和天津港爆炸等重大突发事件,举办客服及宣传活动545场次,惠及近30万客户,亿元保费投诉量(0.06件)继续处于行业较低水平。顺利完成“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和保监会现场检查及整改工作,风险防控水平切实提高,继续被保监会评为A类机构。2015年,中邮保险成功入选“2014年度中国价值成长性十佳保险公司”榜单并荣列第二位。

2015年,中邮证券共获得四项新业务资格: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港股通、利率互换业务、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业务,为拓展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4)包裹快递业务优势

①拥有覆盖全国、运能充沛、组织有效的运输网络

发行人拥有我国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之一——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全资拥有航空公司的快递物流企业,并建立了直达21个城市、覆盖200多个城市的自有航空网。此外,发行人还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建立了直达74个城市、覆盖全国的民航航空网,与自有航空网配合,形成了重点地区双网多班次支撑、其他地区网内节点城市间直达的航空快速网,确保了速度和质量。其中,发行人子公司中邮速递的自有航空网率先开展“全夜航”,实施“白天收件投递、夜晚运输处理”的生产作业模式,大幅提高了运递速度和质量。发行人在网络运行中进行严格的调度和管理,确保各环节专人交接、环环相扣、责任落实,降低了物品遗失损毁率,并通过保险等措施,积极为客户分担风险、保障权益,使发行人包裹快递网络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②拥有通达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网络

发行人依托自有航空能力,开通了至中国台北、韩国首尔和日本大阪的直飞航线。发行人陆路快速网在边境地区延伸开通了5条跨境公路运输线,海外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此外,发行人是中国政府在万国邮政联盟的指定运营商,发行人子公司中邮速递是万国邮政联盟成员,与万国邮政联盟成员运营商及TNT、佐川、Aramex等其他大型国际商业快递服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提供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快递服务;发行人通过与KPG组织成员运营商的紧密合作,提供通达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西班牙、英国、新加坡、法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时限承诺服务。

③传承“百年邮政”的品牌信誉,拥有庞大、稳定、多元化的客户群体

发行人子公司中邮速递传承“百年邮政”的品牌信誉,开创了我国的快递行业,并较早进入我国合同物流市场。中邮速递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CNPL”(中邮物流)等知名的物流品牌。中邮速递通过其品牌影响力和稳定、优秀的服务品质,赢得了涵盖工商企业、电子商务类及政务类的客户群体及近百万的协议客户;中邮速递通过自身的物流资源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积极参与大型企业合同物流项目的招投标,在高科技、汽车、快消品、医药、服装等重点目标行业拥有惠普、戴尔、苹果、中国重汽、博世、玫琳凯、上海医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并与众多客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④建立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可靠的安全性

发行人信息系统拥有先进的软、硬件平台和技术管理人才,具备了以下优势:(1)支撑每日数百万件的速递邮件和货物的运营与查询,支持遍布全国几千个信息操作节点所产生的数以千万计的信息量的使用和存储;(2)基于专用网络构建,并实现对公共互联网的兼容,兼顾了安全、高速和适用性。发行人信息系统能够全年7×24小时持续、稳定、安全运行;(3)支持客户通过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信平台等进行实时便捷查询;支持企业全流程信息化生产;支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管理。发行人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包裹快递业务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未来,发行人将持续在信息系统建设上投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整合,将现有的信息系统提升为具备智能化水平、全面支持企业运营管理、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扩展接入的综合信息平台。

七、发行人经营方针和战略

(一)远景目标

中国邮政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将公司建设成为治理结构规范、服务品质一流、运营管理高效、规模效益领先,社会满意、员工自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一流邮政企业。

(二)发展战略

在上述远景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邮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中邮保险、包裹快递、农村电商三个新增长极,加大资本运营力度,实现业务发展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通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邮战略、加强资本运营、强化集团管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7大战略任务的落地实施,在“十三五”期间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建设成规模效益领先、多业并举发展、增长动力持续、治理结构规范、服务品质一流、社会满意、员工自豪,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形成“一体强大,两翼齐飞,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

以依托窗口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为体,以金融和包裹快递业务为两翼,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一体两翼”齐飞并进的经营发展新格局。

2、信息化引领的科技兴邮战略

加快信息化步伐,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业务,引领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客户体验,推动流程优化,辅助科学决策,增强竞争实力。

3、以人为本的人才强邮战略

构建人才发展体系,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提高员工素质,夯实管理基础,依靠人力资本素质提升驱动发展。

(三)实施路径

1、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经营组织架构建设,完善激励约束等机制,构建管控科学、运转高效、权责明晰的集团管控体系。

2、推行包裹快递业务改革

整合产品体系,统一信息系统,统筹能力建设,强化运营管控,发挥整体优势,加快专业发展,做大做强中国邮政包裹快递业务。

3、推进邮政金融多元化经营

按照“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理念,加强邮政公司、邮储银行、中邮保险、中邮证券、中邮资产等公司的合作,打造邮政金融综合产业链。

4、打造综合便民服务平台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渠道、客户、专业等资源整合,建设强大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在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的同时,对接线上电商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线下商业服务。加强农村电商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电商与“两翼”业务协同发展。

5、推动实物运递网转型升级

着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实物运递网。优化网路组织强化航空网,整合资源统筹构建陆运网,创新机制优化投递网,全面提升寄递服务能力。

6、加快邮政信息化建设步伐

按照信息化规划,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重点推动邮政ERP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发挥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7、推动部分传统业务向文化传媒业务的转型

整合函件广告、报刊发行、集邮等传统业务,加强邮政基础性业务与传媒融合发展,推进业务转型。推动集邮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持续开展集邮文化活动,着力构建集邮文化产业链。

八、发行人违法违规情况

发行人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存在因重大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等情况。

发行人现任总经理办公会成员任职符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

九、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情况

(一)关联方关系

1、出资人

发行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组建,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为发行人实际控制人。

2、子公司及投资的重要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有关本公司子公司及投资的重要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信息具体请参见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第五节发行人基本情况”之“四、公司组织结构及权益投资情况”。

3、其他关联方

无。

(二)关联交易政策

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财经制度,加强关联交易管理,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认定为关联方交易。

(三)关联交易

发行人关联交易主要为与下属公司因正常业务开展而产生的,发行人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往来及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已进行了抵销。报告期内发行人无重大1未并入合并报表抵销的关联交易。

1 无重大口径为:交易数额合计不足发行人利润总额的3%。实际2015年披露的有环宇邮电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余额6.4亿

(四)关联担保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无重大关联担保。

(五)关联方资金占用

近三年及一期,发行人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违规占用的情形。

十、信息披露事务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发行人将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原则,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和《债券受托管理协议》的约定进行重大事项信息披露。本期债券发行上市后,公司将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债券上市规则等规定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及时公告应予披露的重要事项,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保证投资者能够公开、公正、公平地获取公开披露的信息。

第四节 财务会计信息

以下信息主要摘自本公司财务报告,投资者如需了解本公司的详细财务状况,请参阅本公司2013-2015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和2016年1-9月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本节的财务会计数据及有关指标反映了本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一、发行人财务报告编制及审计情况

发行人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9月的财务报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编制。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发行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众环审字第022743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发行人2016年1-9月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发行人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及以后期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发行人编制本财务报表时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其中:金融类业务收入在财务报表上按照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口径列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收入按报刊流转额确认收入,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发行人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已全面评估发行人自资产负债表日起未来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行人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包括近期获利经营的历史、通过银行融资等财务资源支持的信息做出评估后﹐合理预期发行人将有足够的资源在自资产负债表日起未来12个月内保持持续经营,发行人因而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本财务报表。

发行人业务发展及运营采取集团化运作方式,本公司的各项业务基本依托下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来开展,母公司主要承担管理职能,合并口径的财务数据相对母公司口径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本公司的经营成果和偿债能力。因此,为完整反映发行人的实际情况和财务实力,在本节中,发行人以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为主,并结合母公司财务报表来进行财务分析以做出简明结论性意见。

二、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

(一)合并财务报表

(下转3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