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力戒浮躁
|
30余年的高速增长,让国人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惯性思维”——低于8%的经济增速就意味着经济运行出了问题。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将经济新常态描述为“经济转型+增速换挡+政策消化”,并把经济增速“换挡期”的发展形态进一步解释为“L”形增长,意为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增长轨迹形成“L”形走势,未来经济增长会在降低了的中高速平台上运行。然而现实是,市场不仅对显然已企稳的经济增长形态视而不见,还把“L”形走势理解为动态的叠加过程,经济增速将呈台阶式下降走势竟一度成为市场的严重担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中期(10年至20年)前景,笔者曾做过专门的研究,结论是我国未来合意增长区间为6%至9%,当前经济增长显然已在合意区间下方运行了较长时间。
对降低了的经济增速焦虑不安,实际上是“浮躁”心理在作怪。而这种对经济增长的“浮躁”心态,对经济“转型升级”很不利。宏观上的“转型升级”目标,落实到微观的企业经营和产品上,就是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优的质量。从马桶盖到电饭煲,中外产品间的质量差异有目共睹,但造成这种质量差异的原因在哪里呢?是工艺落后,还是技术不够先进?抑或工人素质不如海外?我看都不是。据我的调研和观察,我国很多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并不落后,管理手段也跟得上,工艺、科技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领先国外同行,之所以生产不出与海外同质的产品,“浮躁”心态要承担很大责任。
在“浮躁”心态支配下,一切都讲究快——生产速度要快,产量要高。快速、高产的经营,自然可以很快取得规模经济的效果。不错,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量大价平的优势,制造大国的地位也因此确立。然而,由于不能精细化生产,大路货居多,鲜有产品质量领先,以至于“大而不强”。大量生产伴随资源的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出口的运行模式,必然是“产品出去、污染留下”,给国内环境造成了不少压力。
如果我们能不以GDP为先,克服一下“浮躁”心态,放慢一点发展节奏,讲究一点增长质量,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目标,就会在不经意间前进一大步。
2000年前,我国经济处在“瓶颈”期,一直存在着某个领域(交通等基础设施、某些工业原料和产品)的供给不足;找准缺口,大干快上,是彼时经济发展特征。为追求地方经济增长,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重要的经济建设抓手。筑巢引凤,是各地政府经济工作的形象比喻:以开发区、工业区、产业园等形式,竞争性供应土地,并辅之以配套性优惠政策。2000年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动力增加了出口和地产两大强动力,要素外延扩张的模式进一步强化,全国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持续的改革激发了经济主体的活力,GDP增长在2003年至2007年间连续5年在10%以上,高速增长的思维惯性至此养成。其实,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要素禀赋优势变化,早在2007金融危机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呈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型需求,“腾笼换鸟”成了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的新内容。
无疑,“腾笼换鸟”比“筑巢引凤”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深的细致。经济转型,处置好旧有产业,才能培育新型产业;前者即为转型,后者就是升级。在转移、消除旧有产业和创设、发展新型产业之间,往往有转化时滞,带来经济增长的暂时失速。这个衔接过程就是经济转型时期特有的经济新常态。从国际经验看,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速甚至低于转型后的经济增长。
在很多领域,慢是提高产品质量内在工艺的要求。时间是有价值的,这点不会有人怀疑;时间也是生产力,这点却常被人忽视。不必说显而易见的“发酵”、养殖等生物作用过程,就是各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生产,甚至工程矿山经营,慢下来后产品质量就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提升。用一个更精确的术语表述,那就是我国过去常常忽视了材料和工程的“实效处理”。例如,工厂铸件冷却后直接被送入到切削工段,而日本的工厂里,铸件通常要求放置半年以上才能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金属内部的晶体稳定,确保加工部件不变形,这对高、精、尖产品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我国的矿山企业的不少安全事件,并非安全投入不到位,管理没跟上,而是太过追求速度,以致矿体颗粒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掘进作业通道结构不稳定。简言之,转型升级意味着追求高、精、尖,而高、精、尖就要讲究“实效处理”,“实效处理”就要求节奏慢下来。
为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用心做一件事,安心做一件事。“浮躁”心态下,何谈“工匠”?
转型升级并非单纯追求先进产业。基于更高质量、更优服务的“转型升级”目标,每个产业、每个企业、每个工种,都能为这一宏观目标贡献力量。当全社会形成工匠精神时,经济生活中的平和心态,就会成为主流。届时,我国经济就成功走过了增速“换挡期”,“经济转型”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系中国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