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4月26日

查看其他日期

华盛顿一生最重要的
决定是什么

2017-04-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华盛顿传》
  (美)约瑟夫·J·埃利斯 著
  陈继静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1月出版

——读埃利斯《华盛顿传》

⊙夏学杰

《华盛顿传》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夫·J·埃利斯所著,他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美国建国史作品。其中《美国的斯芬克斯:杰弗逊传》和《建国兄弟:革命世代》分别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普利策历史奖。埃利斯用1999年美国喜剧演员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月亮上的男人》的名字来概括华盛顿,他认为,华盛顿总是游离在尘世之外,缄口不语,宛如来自遥远朦胧的月亮。而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要揭开这个遥远的“月亮”的面纱。

从北美殖民地一名年轻军官,到独立战争枪林弹雨中的司令,再到共和国总统,华盛顿的功业无需多言,而在现实中,华盛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知道的恐怕并不多。

埃利斯反对神化华盛顿,有意将其拉回人间世界。“因为这个新的民主国家需要一个象征性的英雄,于是围绕着华盛顿编织的神话越来越多,以致将他的真实面貌完全遮蔽起来,比他那刻意为之的沉默更让人费解,比他那传说中的假牙更加不自然。”

埃利斯用翔实的证据揭示了华盛顿身上的那些“小”。威姆斯讲述的砍倒樱桃树轶事(“父亲,我不能说谎”),自然是完全虚构。埃利斯说,华盛顿曾做过很多影响美国历史的决定,但没有一个决定的重要性能胜过他与玛莎的结合。玛莎的巨额嫁妆使华盛顿立刻跻身弗吉尼亚种植园主阶级上层,并为他的第二项事业——芒特弗农山庄主人奠定了经济基础。玛莎是有两个孩子的寡妇,弗吉尼亚最富有的寡妇,显然,最吸引华盛顿主动向她求婚的是财产,而不是爱情,因为当时华盛顿心有所属。而富兰克林亦有类似的婚姻观。据艾萨克森的《富兰克林传》记述,富兰克林在他与共读社的一个社友戈弗雷家搭伙时,戈弗雷太太想撮合富兰克林和她的外甥女,富兰克林也觉得那个女孩“非常值得追求”。当他们开始谈婚论嫁时,富兰克林通过戈弗雷太太告诉女孩家人希望能得到大约100英镑嫁妆,这也是当时他的印刷所所欠外债总额。但女孩家人回复说没那么多钱,富兰克林甚至不那么浪漫地提议他们可以抵押房子。听闻此言,女孩的家庭立刻终止了这段关系。这正应了如今人们常用来调侃的一句话:有时选择比奋斗更重要!

当华盛顿雇用一位名叫克劳福德的朋友帮忙管理西部土地时,他起草了这样的指示:“现在您既然收了我的钱,您的时间就不再属于您自己了。您滥用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对我而言都意味着损失,因此请您千万不要以为,由于我们之间长期以来的友谊,您就可以忽略对很多事务的管理……我现在仅仅把您看成一个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帮我经营业务的人……如果您并没有依此行事,我只能另请高明,并立即将您看作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不要以为这些是西方观念使然,这样丝毫不讲情面的语句,在埃利斯看来也是辣眼的。他批评道:作为一名得体的绅士,至少不该表现得过于直白。

华盛顿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缄默,但并非超然物外,而喜欢斤斤计较,并且野心十足。初露头角的华盛顿同时展现了两方面的性格特征:他很怕听到别人的批评,他一边宣布对政治毫无兴趣,一边却能把政治游戏玩得很好。被任命大陆军总司令、同意担任制宪会议的主席、接受总统一职时,他均否认对那些职位的兴趣,认为自己并不够格,而强调众人的一致推选才使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埃利斯认为,这说明华盛顿很不愿承认自己的野心。他声称自己对总司令的职务没有兴趣,与其说是谎言,不如说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在大陆会议这样一个充斥着野心勃勃代表的地方,承认他不仅个子最高,也是最有抱负的一个。

华盛顿虽戎马出身,但在战场上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从任何一个标准来看,他都并非军事天才。他战败的次数比打胜仗的次数要多;实际上,华盛顿失败的次数超过近代史上任何一个战胜国的将军。而且,失败的原因往往是他过于自信、太渴望进攻,尤其是在战争的早期阶段。”

那么,华盛顿成功的优势何在?除了在逆境中十分走运以外,他具有十分适合持久战的个人品格。他沉着冷静、不知疲倦,善于从困难中学习。他的特长就是在面临失败时仍能展现出巨大的勇气。可见,意志力在其成功的道路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华盛顿具有超强的控制力,他辞世时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好。”最后一个动作是摸着自己的脉搏直到呼吸停止。他在最后一刻都试图保持着对自己的控制。

华盛顿与富兰克林颇有些相像之处,多少都经历了正规的学校教育,都活得比较现实,非理想主义者。埃利斯说,他的天才就在于他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从哪里来的?这样说也许有点亵渎知识——华盛顿之所以具有明智的判断力,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受到复杂精深的先入之见束缚。因为他所受的教育,他和富兰克林很像,确立了十分基本的自我,没有复杂的变化。由于年轻时在弗吉尼亚边疆探险和战斗的经历,他已经深深理解了世界的千变万化。即使没有读过修昔底德、霍布斯或加尔文等人的著作,华盛顿也明白,人类和国家都是受利益而不是理想驱动的,放弃对利益的控制不仅有害,而且往往是致命的。因为有这些基本信念的支持,他能够放下思想包袱,对一系列因果相连的历史事件做出反应。在他看来,美国革命不像杰斐逊想象的那样是要破坏政治权力,而是要夺取权力,并明智地使用它。从根本上说,他的生活都是与权力有关的:面对权力,驯服权力,引导权力,使用权力。他那超乎常人的可靠的判断力就是基于对权力运作方式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埃利斯没有为尊者讳,没有将华盛顿神化,而是写出了一个有缺陷的伟人。但这一点也无损于华盛顿的历史形象。《华盛顿传》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圣人与我同类者”。同样的思想,《太平广记》中也有一段评说。关于老子是如何出生的,历来众说纷纭,有说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有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有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为姓。对此,《太平广记》评说道:“老子本神灵耳,浅见道士,欲以老子为神异,使后代学者从之,而不知此更使不信长生之可学也。何者,若谓老子是得道者。则人必勉力竞慕;若谓是神灵异类,则非可学也。”